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正文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百科] 时间:2024-03-28 19:33:4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99次
中评社北京9月30日电/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的提升是三地公共资源的再分配与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的重新整合。京津冀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本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公共供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从实际情况看,服务过去五年京津冀三地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有一定的效率合作基础,也出台了一些相关协调政策,提升但是基本仍然存在一定的现实障碍。京津冀三省市经济处于不同的公共供发展阶段,北京和天津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国领先,服务公共服务资源具有优势,效率而河北则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提升这使得京津地区对河北产生了“虹吸效应”,基本区域内大量的公共供优秀人才和社会资源向京津两市聚集,使得河北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服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效率制约,三地的财政实力也相差悬殊,京津冀政府间财力不平衡,进一步阻碍了京津冀整体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进程。虽然三地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区域性公共服务标准,但制定的标准大多是推荐性标准,各地区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相应配套措施。此外,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者主要还是政府,尚未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供给模式。为此,必须完善协同机制,构建利益共同体,解决制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瓶颈问题。  就其本质而言,不再简单地追求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务的绝对均等化,而是致力于探索三地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的相对和动态的均等化过程。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三省市将面临更多跨区域政策协调和利益分享等深层次协同的问题。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构建:  推动制度创新,促进区域间资源有序整合。京津冀三地政府需要打破原有固化的行政壁垒,建立统一调配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对接平台,使得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和交通资源等要素突破地域界限充分流动,推进资源在区域间的充分流动和合理配置,逐步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努力提升环首都贫困带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政府事权和财权相匹配。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中央应承担更多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可以设立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专项基金,由中央和京津冀三地政府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按比例出资,主要用于跨省市服务合作体系建设投资。对于自身财政能力较弱的河北来说,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基金应该重点给予支持,加大对河北在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  加强统筹规划,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京津冀区域间政策和措施相互衔接,逐步实现三地之间共享优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建立京津冀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体系,整合各类公共服务信息,促进在区域内信息共享与对接,推进区域社保网、就业网、医保网等的互联互通,实现交通、通信等执行统一标准,打破地区部门之间隔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与质量。应当以京津冀公众需求为导向,深化供给侧改革,细化公共服务领域进入方式、程序以及资金偿付方式,引导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性,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构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考核体系,强化政府的权责。改革京津冀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制度,逐渐将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指标纳入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在科学的绩效评估考核体系基础上,完善评价问责和监督检测机制,以此确保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责。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晓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