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惩罚性赔偿要准确适用,避免“小错大赔”

[探索] 时间:2024-04-19 07:31:5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21次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摄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摄

4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下称“《条例》”)有关情况。市场会上,监管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提问:当前,总局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惩罚偿准往往要付出较高的性赔维权成本才能获得救济,同时一些恶意维权也引发社会关注,确适请问《条例》在消费争议解决方面有哪些完善?

对此,用避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况旭表示,小错大赔《条例》完善了消费争议的市场解决机制。

首先,监管注重源头和解。总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是惩罚偿准对消费者最便捷、对全社会最经济的性赔方式,经营者是确适消费维权的第一责任人。《条例》要求经营者落实首问负责,“谁销售谁负责”“谁服务谁负责”,消费者有权直接找销售者、服务商。也鼓励先行赔付,商场、平台、景区等在入驻商家拒不履责时,先向消费者垫付。引导在线争议解决,目前全国已经有16.6万家企业入驻了全国12315平台,先行和解成功率53%,比传统的调解提速将近10天,改善了维权体验。

其次,加强行政调解。行政调解量大面广,化解了大量纠纷,深受群众信赖。法律把行政调解作为争议的解决渠道,就是让政府帮助消费者解决纠纷,真正案结事了,而不仅是查处违法行为。《条例》首次规定有关行政部门受理投诉后,经营者和消费者同意调解的,应当依据职责及时调解,也体现了“谁主管谁维权”的一种取向。还规定了投诉的受理要件、时限、委托调解、鉴定检测等程序,比如重大、复杂、涉及众多人的消费争议,可以纳入政府的抽查检验,“鉴定一次、解决一片”,这也缓解了消费者经常反映的鉴定贵、鉴定难的痛点。

最后,规范消费索赔。消费纠纷是市场经济成长的烦恼,市场监管部门始终畅通诉求渠道,支持社会监督,实行举报奖励,“打假人人有责”。但近年来恶意索赔蔓延,破坏营商环境、滥用公共资源,还妨碍普通消费者维权。有的夹带、掉包、造假,被公安机关查获,有的以“碰瓷”瑕疵为业,一本万利。去年,市场监管系统接受投诉1740.3万件,参与投诉的人均1.8件,而有人投诉超过3000件。况旭表示,消费者和经营者都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双方都要秉持诚实信用原则、在法治轨道内开展民事活动。《条例》首次规定,投诉举报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不得牟取不正当利益,侵害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骗取赔偿、敲诈勒索的要承担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惩罚性赔偿、行政处罚制度要准确适用,避免“小错大赔”“小过重罚”。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