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治、责任共担、效益共享——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取得积极成效

[娱乐] 时间:2024-03-29 04:53:2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03次

原标题:合作共治、合作河流责任共担、共治共担共享效益共享——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取得积极成效

新华社记者李黔渝

深山飞瀑直挂,责任水汽弥漫山林,效益效崖壁上刻着红色大字“赤水源”……近年来,赤水偿位于赤水河的域跨源头的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到访游客络绎不绝。省生

从过去的态补煤矿村,发展成现在的得积生态村、旅游村,极成在外打工多年回村创业的合作河流村民余辉见证了赤水河的变化。“那时村里煤矿矿洞流出的共治共担共享水,把河里的责任石头都染红了。现在煤矿不准搞了,效益效村里禁止养畜、赤水偿放牧,河水变清了,河岸环境也变好了。”他说。

流经云、贵、川三省的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记载着红军史诗般“四渡赤水”的壮举,孕育了闻名天下的茅台酒等玉液琼浆。从2018年2月开始,三省按照“保护者受益、利用者补偿”的生态补偿原则,签订补偿协议,建立了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启动以来的第一个跨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流域内“牺牲自身利益、保护生态发展”的地方,将专项资金用于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效果日显。

赤水河发源地云南镇雄县有171万人口,生活在赤水河流域的约占全县总人口的一半。流域内人多耕地少,土地资源多集中在流域沿线。如何在保护“源头活水”的同时发展经济?

镇雄县赤水源镇党委书记张永朝介绍,为保护流域生态环境,近年来,县里在赤水源镇关闭了1家化肥厂、40余家水晶加工厂和10余家小型煤矿。如今,镇里重点发展了2.5万亩方竹产业,并同步实施退耕还林、综合整治、河道治理等工程。

记者了解,根据补偿协议,云、贵、川三省按比例共同出资2亿元设立赤水河流域水环境横向补偿资金。按比例进行资金分配,贵州省和四川省各出资2000万元补偿上游云南省,以解决上下游投入和收益不对等问题。

三省按照“水质只能变好、不能更差”的要求,通过生态补偿机制“攥指成拳”,形成合作共治、责任共担、效益共享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

近年来,贵州省投巨资对赤水河进行生态治理,将赤水河作为全省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在酿酒企业集中的仁怀市,通过推进流域酿造废水治理,建成酿酒废水集中污水处理设施19座,污水处理能力达每天5.04万吨。茅台集团投资4.3亿元进行冷却水循环利用改造,每年减少用水315万吨。一些白酒小作坊被兼并重组,进入产业园区规范化发展,实施统一集中治污,并试点实行第三方治理。

依托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契机,2019年,四川省出台《四川省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方案中新增赤水河干流醒觉溪断面,责任县为合江县,由泸州市统筹中央、省、市级资金分配,给予合江县补偿资金,激励其守护好赤水河入长江干流水质断面。

在三省共同努力下,经过生态治理,赤水河水质发生根本性好转,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水,赤水河鱼类达到149种,社会、经济、环境成效显著,创造了河流生态治理的成功“样本”。(李黔渝)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