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广东专家解读新冠肺炎最新诊疗方案 正文

广东专家解读新冠肺炎最新诊疗方案

[时尚] 时间:2024-04-17 03:09:0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88次

原标题:广东专家解读新冠肺炎最新诊疗方案

3月14日,广东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专家最新诊疗通知》(下称《方案》)。与此前的解读诊疗方案相比,《方案》优化了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新冠在核酸检测基础上,肺炎方案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明确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广东其中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专家最新诊疗

《方案》还下调了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标准的解读核酸Ct值,并把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改为7天居家健康监测。新冠

为何要增加抗原检测?“轻症不住院”释放了哪些信号?调整出院标准有什么意义?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感染性疾病专家、肺炎方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广东对《方案》进行解读。专家最新诊疗

谈检测与药物

抗原检测不可代替核酸检测

在您看来,解读抗原检测有哪些优点?为何需要抗原检测作为补充?

林炳亮:抗原检测的新冠优点,在于便捷易操作,肺炎方案出结果快,有助于感染者的“早发现”。如果抗原检测阳性,根据《方案》要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但一般来说,抗原检测如果是阳性,核酸检测也是阳性的概率比较大。因此,对于隔离观察人员、核酸检测能力较弱地区人员、有自我检测需求的人员,抗原检测可以作为一个补充。

为什么抗原检测不能代替核酸检测?

林炳亮:感染者如果处于疾病早期,病毒载量比较高的时候,抗原检测会呈阳性。但如果刚刚感染上,或者感染时间长但没有出现症状,此时抗原检测就有可能出现“假阴性”。这类感染者仍然有传染性,所以不能用抗原检测代替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仍然是“金标准”。

在抗病毒治疗上,《方案》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两种特异性抗新冠病毒药物写入诊疗方案。这是否意味着,新冠肺炎治疗有了“特效药”?

林炳亮:我认为这些抗病毒药物给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些选择,但是对真实世界的患者是否有很好的疗效,仍需观察,称其为“特效药”为时过早。

从目前这两种药物的临床实验数据来看,大多数用于轻型患者,并不能覆盖所有患者。另外,在安全性上,有的药品可能会对肝脏的肝酶进行抑制,如辉瑞的新冠药物临床试验并不包括严重肝病、肾病、儿童、孕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人群,将来临床实践中这些人群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关注。

谈分类收治

定点医院主要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

新的方案中明确“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林炳亮:在我看来,《方案》进一步完善病例分类收治措施,有利于减少医疗成本消耗。如果以后要应对大规模的感染,这将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目前来看,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方案》明确“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能够对轻症患者进行分流,定点医院主要救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可以节省医疗资源。

“轻症不住院”是不是意味着“不管了”?

林炳亮:“轻症不住院”并不代表“不管了”,我认为是类似方舱医院的管理模式,将轻症患者放在一起管理,由医护人员进行医学观察。特别是有基础病、孕妇、肥胖这些因素的患者,医护人员会对这类人群进行更密切的观察,防止轻症转重症。

调整出院核酸Ct值,以及出院后14天隔离为7天居家健康监测,您认为有哪些意义?

林炳亮:此前的临床数据显示,不少核酸Ct值在35到40之间的人群总是反复出现阳性。但此时他们基本已经没有症状了,而且也没有传染性,提取出来的可能是病毒碎片。《方案》明确Ct值两次大于等于35,中间间隔24小时,同时没有症状就可以出院。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可让患者更早回家。

出院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健康监测,与Ct值调整是一脉相承的。这些调整可以减轻医疗负担,也可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但要注意的是,出院后的居家健康监测要严格执行,不能放松。

谈疾病预防

持续推动老年人未成年人疫苗接种

从近期国内的疫情来看,不少感染者都是老年人与未成年人,无症状感染者也在增加。为何会出现这些变化?

林炳亮: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疫苗接种仍需要继续推进,特别是老年人基础病多,感染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更大一点。二是病毒本身的变异,它的传播能力增强,发病比较隐匿。《方案》的这些调整,是根据病毒的变异以及感染情况变化所进行的调整。

面对传染性更强的奥密克戎BA.2变异株,个人在疾病防护上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林炳亮:首先在出行上要注意目的地是否有中风险或者高风险地区,每天相关部门都会发布风险提醒,大家出行前一定要关注。第二,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出门要戴口罩、勤洗手,在室内要尽可能保持通风。第三,近期有些感染可能与境外的邮件或者快递有关联,因此大家在接收境外的快递或者邮件时,要戴口罩,有条件的也戴上手套。

南方日报记者 朱晓枫(朱晓枫)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