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加快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蝶变

[休闲] 时间:2024-03-29 16:59:2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99次

原标题: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东加大省广东加快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蝶变

6月,现代系广向农是化产广东收获的季节。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团一路向粤西进发,业体业强沿途红荔如云,农业佳果飘香。省蝶在茂名,打造东加大省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现代系广向农荔枝产业带正在崛起,一颗颗荔枝经过十多道工序后,化产将变成饮料销往全国各地。业体业强

在更远的农业海上,湛江首个深远海养殖智能平台“海威1号”繁忙运作,省蝶当鱼料撒入网箱,打造东加大省鱼群在海中激起朵朵银浪,现代系广向农每单个养殖周期,化产这里就将收获超60万斤优质深远海养殖鱼。

另一条调研路线上,采访团前往粤东。正值夏茶采收时,潮州棋盘樱花茶园里,采茶工头戴斗笠,巧手上下忙碌,引得游客络绎不绝前来观光“打卡”。

如何把农业农村短板变为“潜力板”?如何挖掘释放农村发展潜力和后劲?连日来,采访团的近百名记者深入珠三角和粤东粤西粤北各地,解码广东乡村振兴。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在一系列有力抓手下,广东正加快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蝶变,一幅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壮美岭南画卷正徐徐展开。

●南方日报记者 尚黎阳 孟健 关喜如意 肖文舸 昌道励 许宁宁 石磊 许舒智 梁钜聪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把“土特产”变“金饽饽”

走进茂名根子镇柏桥贡园,成片的荔枝林枝叶繁茂,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种植户们早早开始采摘,新收的荔枝装入“田头小站”货车车厢,将通过冷链物流,走向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传统农业,如何摆脱“看天吃饭”,避免“果贱伤农”?

作为全国闻名的荔枝之乡,茂名荔枝栽培历史超过2300年。为破解这一问题,茂名不断优化荔枝品种结构,大力推广桂味、岭丰糯、冰荔等核小、肉厚、味美的优质品种。利用不同品种成熟时间差,果园采取错峰上市策略,赢得更大市场。同时,组织农艺师到村里培训,通过标准化栽培、科学防治虫害,荔枝产量显著提高。

为延长生鲜保鲜期,茂名还补齐精深加工短板,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距离柏桥村约50分钟车程的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茂名)产业园,生产线隆隆作响。一颗颗新鲜荔枝,经过去枝条、清洗、去壳去核、酶解灭酶等十多道工序后,变成一箱箱荔枝饮料,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尝到“荔枝味”。

“有了种质、技术和市场保障,不发愁荔枝‘大小年’了。”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党总支部委员何树志说。目前,茂名已成全球最大的连片荔枝生产基地,全产业链产值超110亿元,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示范样板。

夏日炎炎,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棋盘樱花茶园却是满目绿意,茶韵芳香。茶丛间,工人们娴熟地采摘着单丛新叶。

高山银雾出好茶。凤凰镇四面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水汽氤氲,具有得天独厚的种茶优势。如何破除“靠山吃山”思维定式,让茶园迎来更大机遇?

凤凰镇党委书记蔡树丰介绍,当地深入挖掘茶文化,通过开展文化博览展示、茶艺展示表演等活动,持续打造凤凰茶文化品牌,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特色发展之路。

在凤凰单丛茶博物馆,茶文化培训班定期举办,教授工夫茶冲泡技艺。馆内还设有单丛茶研学教育基地,与高校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单丛茶推广的队伍中。

棋盘樱花茶园也是凤凰茶旅小镇的重点项目。茶园栈道利用溪流走向铺设,全长约1公里,并点缀种植樱花树,既方便村民采茶,又能提高茶园观赏度,拓宽茶叶销路。

“一缕茶香引客来,去年凤凰镇已接待海内外游客超800万人次。”凤凰镇副镇长张翔介绍,未来,凤凰茶旅走廊还将升级为乡村振兴示范带,让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日子越过越红火。

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近年来,广东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力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着力构建体现广东特色、展现广东优势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目前,广东累计建设7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65个农业产业强镇、157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培育现代化海洋牧场

把大海变粮仓

从湛江雷州流沙湾渔港码头出发,很快便能看到海上蓝白相间的巨型长方体设备。体型肥硕的鳘鱼等来回游动,巨大的养殖水体,为海水鱼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这是广东省内首批投入生产的海上养殖平台“海威1号”。

现代化海洋牧场,如何挺进深远海?随着广东海洋牧场建设的深入推进,“海威”系列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应运而生。

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东戈介绍,深海养殖的鱼类品质高、价值高,令养殖户望而却步的最大痛点,在于深海的不可控自然因素多,传统的重力式深海网箱遭遇极端天气易破损,会对经营造成重大打击。

有了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这样的担心可以消除——坚实的钢结构起到了抵御海浪,稳定养殖水体,避免鱼体擦伤的作用,养殖平台可抵抗15级台风,大大提高了生产实践中对于自然风险的抵抗力。

“海威1号”养殖水体1.5万立方米,平台首期投放了三万尾鳘鱼,目前长势良好。“除了抵抗不可控的自然因素外,它的投产也是对渔业数字化实践的一种尝试。”刘东戈说。

不断走向深远海,不仅是海威响应国家海洋牧场建设的号召,也是产业发展的切实所需。2022年8月,海威农业集团联合湛江湾实验室、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共同研建了3万立方米水体的桁架式平台“海威2号”。这也是广东目前规模最大的半潜桁架式海上智能养殖平台。

6月20日,“海威2号”在流沙湾海域顺利下水。“海威2号”养殖水体约3.6万立方米,单个养殖周期可收获各类深远海优质鱼超120万斤。

当前,广东正全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将其作为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作为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海威2号”搭载的智能养殖平台配套吊机和传感监测设备等,为广东下一步探索深远海养殖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放眼广东,已有四台养殖平台投入使用,还有多台在规划建造中。这些先进的养殖设备,支撑着广东海洋牧场从近海走向深海远海,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巨无霸”在海上崛起。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把落后变先进

宽敞整洁的柏油马路、标准完备的生活和文娱设施……走进佛山禅城紫南村,一幅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画卷映入眼帘。

贫穷落后的桑基鱼塘小村,如何变成富庶美丽的现代化乡村?以产业为骨、基础设施为形、乡村文明为魂,地处大湾区腹地的紫南村,迎来了美丽蝶变。

道路脏、管理差……2007年之前,紫南村曾面临种种困境,当年全村集体收入1100万元,村民人均分红882元,排名镇上倒数。

紫南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潘柱升上任后,从股权改革入手重聚民心、重塑威信,通过土地确权、固化股权,理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产权关系。潘柱升回忆,集体土地经过统一规划,营商环境得到大幅提升,成功引进包括3家上市公司、26家规上企业在内的60多家优质企业落户,为全村产业发展奠定了“骨架”。经过十多年发展,去年紫南村集体收入已达1.2亿元。

“紫南村坚持不‘吃光分光’,每年提留部分集体收入用于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民生保障的村庄‘塑形’工程。”当地村干部说,这些年,紫南村先后完成厕所革命、三线整治、天然气进村入户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15个自然村实现党群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标准篮球场、休闲公园等公共基础设施全覆盖。

“以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以一群好人温暖一座村庄”,紫南村还开展“紫南孝子”“紫南仁善家庭”等系列活动,持续以“仁善”文化打造文明乡风,先后获得“广东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等多个荣誉称号。

46公里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红树林,水上翩飞的鹭鸟……走在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海边一派生机勃勃自然和谐的美丽景象。

红树林是湛江的生态名片,也是许多村民的共同记忆。“从小我们就到红树林里摸鱼捉蟹,这些红树林长了几百年,防风消浪、保护堤坝、净化海水,保护着我们的家园。”村民告诉记者。

如何用好优质生态资源,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湖光镇委书记黄志超说,以“最美红树林”为引擎,当地挖掘打造了“十里画廊”和“千岛湖”式红树林景观,推动金牛岛红树林科普基地建设,开辟特色乡村旅游新线路。同时,计划在金牛岛片区营造修复红树林6000多亩、拓展建设红树林科普基地,进一步释放红树林的生态教育价值和经济效益。

去年,广东乡村振兴已实现“取得显著成效”既定目标,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聚焦“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今年,广东还将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让农民就地能够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生态美、环境靓、村民富、乡韵佳……南粤大地,一个个山清水秀、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欣欣向荣的美丽村庄正在渐次出现。(尚黎阳 孟健等)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