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西安学生运动与西安事变 正文

西安学生运动与西安事变

[焦点] 时间:2024-03-29 05:14:4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88次
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西安学生西安加快,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运动全国各族人民抗日救国热情日益高涨。事变1936年4月25日,西安学生西安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创立全国各党各派的运动抗日人民阵线宣言》,首次公开把国民党列为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事变对象。根据形势的西安学生西安变化,8月25日,运动中共中央又发出致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并转全体国民党员的事变信,倡议在抗日的西安学生西安大目标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运动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实行联共抗日之后,事变也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西安学生西安联共抗日。运动但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事变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继续调遣重兵入陕,企图“围剿”陕甘根据地和红军。1936年10月,蒋介石亲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率部“剿共”。

1936年12月9日,西安学生救国联合会和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西安总队部在西北各界救国联合会、东北民众救亡会的配合下,发动1万余学生冒着凛冽的寒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纪念大会和请愿游行活动,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他们向陕西省政府、西安绥靖公署请愿,坚决要求蒋介石释放爱国领袖,与各党各派联合抗日。国民党特务出面阻拦并开枪打伤学生。学生群情激愤,列队前往临潼华清池蒋介石住地请愿。蒋介石得知后严令张学良实行武力镇压。为避免发生流血事件,张学良赶到灞桥,以天色已晚、路途不安全为由,劝导学生返回。学生们高喊:“我们不愿做亡国奴,我们愿为国而死,我们前进吧!”一时哭声、喊声震动山岳。张学良为学生们的爱国热忱所感动,诚恳地保证一周内给学生答复。这次学生大规模的请愿游行,唤起了广大群众和西北军、东北军士兵的觉醒,也更坚定了张学良和杨虎城逼蒋抗日的决心,成为西安事变的一大导火索。

12月12日凌晨,在张学良、杨虎城的共同指挥下,东北军一部迅速包围华清池,扣留蒋介石;第十七路军同时控制西安全城,囚禁了随蒋介石来陕的国民党军政要员10余人。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引起了强烈而复杂的反响。面对错综紧张的政治形势,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大义出发,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决定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人为中共代表,前往西安参加谈判。

12月17日,应张学良邀请的中共代表到达西安,参加西安事变的和平谈判。周恩来先与张学良、杨虎城分别进行了会谈,建议应争取团结抗日的前途,并确定了双方与蒋介石谈判的五项基本条件。

23日、24日,张学良代表东北军,杨虎城代表第十七路军,周恩来代表中共和红军,宋子文、宋美龄代表蒋介石,在西安城内张学良公馆举行谈判,最后达成六项条件:(一)改组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二)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三)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四)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五)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的关系;(六)实行其他具体的救国办法。24日晚,周恩来会见蒋介石,向其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政策。蒋介石表示同意谈判议定的六项条件。至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它粉碎了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阴谋,促进了中共中央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这也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孙都兴)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