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雪原: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焦点] 时间:2024-03-28 16:24: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41次

    文/田雪原  当前,田雪县域经济是原立域经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什么是足中质量县域经济?本书以为,就是国式国县以县(县级市、建制县、现代旗、化全自治旗)管辖为界的面推区域经济,包括农(农林牧副渔)、进中济高工、发展商、田雪交通、原立域经运输、足中质量金融、国式国县贸易、现代科技、化全服务等行业。涵盖全民、集体、个体、股份、股份合作、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如此,县域经济带有明显的行政区划、地理地质和分散性色彩,与大城市高大上经济形成鲜明对照。如果将县域经济比作汪洋大海,高大上的城市经济就是一个个岛屿,形成我国经济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结构。  推动汪洋大海式县域经济发展,很难提出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但是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已定,县域经济无疑囊括其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统领包括县域经济在内各项事业发展的总目标和总任务,是贯穿发展始终的一条红线,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的遵循。因此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首先找准并解决好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的关键节点和问题。主要是:  一、大力推进种植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中国原本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道出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期提出并推行农业“以粮为纲”方针,粮食生产被视为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手头有粮、心中不慌”成为各级干部和群众耳熟能详的共识、安定民心的“压仓石”。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发展起来,这一共识和名言受到一定挑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目标诱导下,“种粮不赚钱”“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和“民工潮”经久不衰,一些农村变成“三八(妇女)六一(儿童)九九(老年人口)部队”留守之地,粮食“压仓石”基础受到挑战。粮食种植等耕地面积逐步被蚕食,以守住18亿亩耕地和粮食种植面积为目标的“保卫战”打响,需要寻求治本的突围之策。要认识这一“保卫战”的极端重要性。一是相对14亿人口、18亿亩耕地“红线”说来,人均1.29亩水平很低,是必须严防死守的“底线”,不能有失。二是面对加速推进的人口城市化、农民工进城势头不减说来,农村土地抛荒或变相抛荒严重,必须妥善处之,加大改革力度,推行有效的土地流转改革。三是要因地制宜,在东北、华北等平原粮食主产区地带,加快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步伐,推行以家庭农场为主的农业现代化体制改革。  二、深入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驱动力在人力资本,已被国内外无数事实所证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以微电子技术为前导的新技术革命现已推进到以生命科学为先导,包括生物工程、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克隆技术、自动化技术在内的全新的现代化技术,从而进入智能工具时代。智能工具渗透到各个领域,改变着生产的要素构成、运行方式、产品的效用和效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改变着一切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创造出更加强大和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作为总体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的农业经济,必须也能够走出高质量发展道路。广义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业,高质量发展道路宽广。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曾形成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农业八字宪法”。不管“宪法”本身如何变化发展,但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是不竭的推动力。  水的利用,需要改变不计成本、浪费水资源的落后用水方式,向着喷灌、滴灌、根灌节约用水、多用途综合用水转变。需要认识到,这是水资源利用带有革命性质的转变。如以国土面积不大且多为沙漠半沙漠的以色列为例,实行科学综合节约用水改革后,硬是在不毛之地上发展为中东蔬菜种植和出口大国,成为中东等多个国家的蔬菜供应基地。  提升种子质量的改革,同样重要。袁隆平先生研发并推广水稻杂交技术,使杂交水稻单产增加10%左右,为中国粮食自给做出彪炳史册的贡献。  福建省等地“农—牧—菌”循环农业体系将养猪场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将“农牧废弃物—食用菌”循环农业综合开发体系及调控技术运用其中,从而实现了有益微生物菌剂筛选、主要接口技术优化、高效栽培基质研发、温室气体有效减排、复合体系碳中和等集成创新。形成“农—牧—菌”一体化的产业链,最终促进了农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至于当今太空育种,无人机播种、施肥、喷洒药物等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更显示出神通无限、潜力无穷!科技创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展现出县域经济美好前景的曙光。  三、扶持壮大民营经济,走富民强国之路  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可用流行的“56789”形象说法窥其全豹:  5——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  6——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60%以上的GDP;  7——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  8——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经济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9——民营经济的企业数量占90%以上。  尽管这样的概括不一定十分准确,但也足以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取得的骄人业绩,对国家建设和发展贡献的权重。然而近来一个时期传出某些异样的声音,对民营经济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民营经济性质、地位和作用提出质疑,甚至进行打压,带来不良后果。所幸在党的多次决议和文献中,对民营经济给予充分地肯定,明确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如何恢复、壮大、发展和再繁荣?近来多种改革建议充斥讲坛,需要大道至简、找出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方向、重点和决策摆选择。  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出台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202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明确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力量。  从当前实际出发,尤其要提振信心,消除前一段出现的某些问题和阴影。要拿出政策促进发展的典型事例和经验,以安定民心,促进发展。要具体落实各项扶助政策,特别是扩大贷款政策。因为三年疫情冲击力较大,大量中小微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需要扩大资金来源。要推进企业资产重组和转型升级,推进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提高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  四、发挥比较优势,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在汪洋大海般的县域经济中,许多产业和企业优势明显,特色产业蜚声海内外。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也承受着某种冲击。有的传统名、优、特产品所使用的某些原材料和传统生产工艺,用现代化技术可以轻松地制造出来。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传统的优秀产品失去价格优势。同时形形色色的假冒伪劣产品冲斥市场,以假乱真、真假难辨,则败坏了传统名、优、特产品和厂商的声誉,危害甚大。这就需要完善专利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把好专利的申请和授予关口,防止那些达不到要求的假冒产品蒙混过关。这在中国知识产权专利申请数量庞大、甚至名列世界首位情况下,更需要按照标准要求严格程序、公开透明评审、严厉惩治弄虚作假行为。  与此同时,要加大改革力度,实行资金、人才、技术、市场适度向名、优、特厂商倾斜的政策。要制定并落实专利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激励发明创造、增强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弘扬崇尚发明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劳动的精神,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县战略,将其落实到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力资本积聚上来。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产业生力军,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  五,发展绿色产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般县域经济处于技术构成中低端,相当数量的企业还没有摆脱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困境。但是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县域经济也必须毫无例外地走这条道路,完成向着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的转变。因此,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县域经济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之中。调整县域经济结构、提升发展水平、优化生态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强度。要以绿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构建可持续的绿色发展蓝图,将县域经济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此,要特别注意和处理好县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数量扩张与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在国民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后,县域经济也必须跳出数量扩张型、驶入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要加大引进创新人才、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型平台。在产业发展上要跟随5G、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推动县域经济智能化发展,提升县域产业质量效益。营造浓厚的县域科教环境,厚植人力资源势能。推进科学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县域科学、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人口素质,增强人力资本积聚。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提供智力保障。  二是当前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国际社会最早给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定义从代际关系上诠释可持续发展,囊括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后来有的阐释发生偏重“后代人”倾向,是不够全面的。不过强调的重点放在纠正不顾后代人需求上,也是有针对性和正确的。因此,县域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应在满足当代人需求基础上,将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作为重点。将认识、摆正并处理好发展的代际关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有之义。  三是产出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发展县域经济,人们很重视资金投入,尤其是物化资本——产出资本或生产资本的投入。这是我可以理解、也是应该的。但是不要忘记,当今时代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积聚的增长。这在县域经济增长动力有所不足情况下,应更多地转向以人力资本积聚为主导上来。(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中国社科院首届学部委员,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首席专家。)  *参见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作者简介】  田雪原,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中国社科院首届学部委员,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大会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