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骄傲!华西医院荣获全国抗疫先进集体 多名医生获得表彰

[探索] 时间:2024-04-26 23:06:4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49次

原标题:四川骄傲!川骄华西医院荣获全国抗疫先进集体 多名医生获得表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傲华“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西医“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等多项殊荣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8日讯(记者 胡旭阳 乔永祯)9月8日上午,院荣疫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获全据悉,国抗在此次表彰大会中,进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体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梁宗安教授、名医重症医学科康焰教授、生获医院感染管理部宗志勇教授、得表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魏于全院士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川骄同时,傲华梁宗安教授、西医康焰教授还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院荣疫先

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此前接受本网记者采访采访时表示,疫情发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奋勇当先,派出四川第一位援助湖北医疗专家,此后不仅派出专家支援湖北,还支援成都市公卫中心、重庆、西藏,支援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吉布提,为全国乃至全球贡献了“华西力量”。

李为民表示,在重症抢救方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采取了重症分区救治。重症病人继续分为红、黄、绿三层次,分区后就能制定一对一的精准方案,这是危重症抢救成功的重中之重的经验,这样就能使得我们对最危重的红区病人投入更多、最佳的医疗资源去管理。

而在团队作战方面。华西医院也是颇具亮点,抗疫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派出的不仅有医疗、护理、技师、检验、影像的专业团队,还重点还关注了呼吸机治疗师,还派了后勤保障人员,保障供电、供氧。当很多人都需要氧气治疗时,要保证足够的氧气,就需要这样的工程师、后勤保障团队来支撑。“通过这两方面,我们实现了患者死亡率低的目标。”李为民院长告诉记者。

梁宗安在意大利

全方位支撑四川省疫情防控、全力投身抗疫

在疫情爆发后,华西医院以不遗漏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为目标,第一时间建立2个24小时开放的发热门诊,累计诊治2.7万余发热病人,筛检出疑似病例3000余人,隔离治疗345人。仅用10天时间改建出300张床位的独立诊治中心,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全国率先建立“三通道”“三个分开”院内防控机制,切实做好院感防控,实现院内病患及医护人员“零感染”。

华西医院全面接管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重症病房,派出69人规模的医护队伍、历时54天,在整建制接管后实现了重症、危重症患者零死亡的佳绩。

全国首次建立5G远程多科、多地会诊模式,专家组每天对全省208家定点医院每例重症危重症病患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使得四川省在成都以外地市周无一例患者死亡。

第一时间开通疫情专项心理干预咨询电话和网络问诊,面向公众构建了疾病咨询、心理咨询、自我测评与居家管理的“四位一体”新冠肺炎疫情干预整合平台。

康焰准备出发前往武汉

驰援湖北、黑龙江、新疆

1月25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指派四川援鄂的第一位院感专家从成都出发,在武汉坚守74天,全程指导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雷神山医院院感防控。

华西医院派出5批次共175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一线,是四川省派出援鄂队员最多的医院。

全国首创重症分区精准治疗模式,援鄂团队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死亡率远低于武汉市整体患者死亡率。

派出8名重症、检验、院感方面的专家驰援黑龙江、新疆,协助当地疫情防控救治工作。

宗志勇在非洲交流抗疫经验

华西专家支援国际战疫

疫情期间,华西医院共派出19位顶级专家赶赴意大利、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阿塞拜疆支援海外新冠疫情防控。向格鲁吉亚政府捐赠医院自主研发的快速检测试剂盒等防疫物品。远程连线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莫桑比克、黎巴嫩,在与海外同道分享抗疫“华西方案、四川经验、中国智慧”。

魏于全带领团队讨论疫苗研发工作

科技攻关助力疫情防控

在四川省新冠科研项目的支撑下开展关键防控技术集成推广应用研究,第一时间发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内防控的华西紧急推荐》指导全国各级医院。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研究,为四川省防控决策提供科学支撑。联合清华大学自主研发国内首个快速检测试剂盒,可在1.5小时一次性检测新冠病毒在内的6种呼吸道常见病毒,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并用于一线防控,该成果于2020年3月2日获习近平总书记肯定。魏于全院士团队牵头研发新冠病毒重组蛋白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抗疫先进个人

梁宗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梁宗安教授:

新冠疫情发生后,梁宗安作为党员先后三次挂帅出征、奔赴“疫”线,而这和他17年前应对SARS时一样。

作为非典战场的老将,今年1月29日,他率领华西医院专家组进驻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指导该院确诊病人的救治工作。他把征战非典、甲流感、新冠肺炎等积累的实战经验引入抗疫工作,推行“四早”“四集中”和精准筛查、分类诊疗,有效切断了传染源头,严格把控了病人的隔离工作,扎实地做好了早期防疫工作。

2月16日,他率华西医院69名医务人员全面接管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重症病房,直接指导救治成都市的危重患者。他坚持亲力亲为,对所有重症、危重症病人进行逐一细致查房,高效展开床旁监测与治疗,从疫情现实出发构建多学科讨论,在不断地实践中对病人实施精准治疗。在此期间,他率领的医疗队伍在重压、危机中埋头奋勇前进,成功救治危重症病例23名,不仅强有力地保证了医务人员零感染,还以“硬实力”交出了危重症病例零死亡的优秀答卷。

作为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专家组常务副组长,梁宗安还参与构建了全省医疗救治模式,多措并举强化医疗救治能力,并利用5G技术提升了四川省危重症患者救治水平,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

3月11日,受中国政府委派,梁宗安担任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组长,再次出征。他北上米兰、帕多瓦等疫情严重地区,以高度参与、积极合作的专业态度对当地一线医院进行系统性实地考察。同时,与在意侨民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向数以万计的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的华侨同胞、留学生开展了新冠肺炎防控视频讲座,为他们传授防护实战经验,让大洋彼岸的同胞们感受到了“与家共情、与国共力”的纽带情谊。

从非典征战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从成都奔赴到意大利,这是梁宗安这名58岁的老将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共产党员的本分。

康焰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康焰教授:

2月7日,康焰作为华西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长,带领130名队员赶赴武汉,对口支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

作为医疗队队长,他亲力亲为,完成了医疗队的第一例气管插管、第一例深静脉置管、第一例气管拔管、第一例俯卧位通气、第一例经皮气管切开及第一例有创机械通气+ECMO患者转运等工作,极大的鼓舞了全队的士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武汉的60天中,康焰和队员们交出了亮眼的成绩——整建制接管东院的2个危重症病区,负责共计80张床位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截止4月6日共收治230人,抢救成功率97.3%。

在武汉“解封”之日,康焰和全国其他7名顶级重症专家仍坚守在那里,组成了中国重症领域的豪华顶配阵容,一时间,“重症八仙”成为了热搜词,大家说,看到他们,就如同看到了希望。

4月7日,完成任务的康焰和医疗队一起从武汉返回成都,才在宾馆隔离休整了3天,他又受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委派,紧急前往黑龙江。在绥芬河与牡丹江,他指导重症患者筛查流程制定、定点救治医院改造、医疗队伍培训等管理工作,具体参与救治了25名危重症病人,并坚守至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最后4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实现了初期定下的“输入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7月18日,受国家卫健委指派,康焰又前往乌鲁木齐指导当地新冠肺炎重症治疗工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染病医院,他指导病区改造,组织和培训新冠肺炎治疗团队,将武汉“红黄绿”三个病区的分级救治方法搬过来,根据不同区域的患者制定不同的医疗和护理方案。在喀什地区,康焰带领华西ECMO小分队对当地重症患者展开救治,取得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佳绩。

从湖北到黑龙江再到新疆,142天在一线的坚守,康焰一次次把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为抗击新冠疫情做了巨大贡献。

宗志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感染管理部宗志勇教授: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宗志勇任全国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四川省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兼医院感染防控组组长,参与了患者救治、科研攻关和防控治理等方面的工作。除负责华西医院院内及指导派驻武汉前线医疗队医院感染防控外,还多次到四川疫情的最前线如成都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绵阳定点医院等进行现场指导,被称为四川抗疫阻击战的“守门人”。

4月16日,宗志勇作为中国赴埃塞俄比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从成都启程,开展了为期近4周的非洲抗疫工作。

在非洲,他和队员一起深入新冠病毒感染的定点救治医院、方舱医院、隔离中心、检疫中心、检测实验室等地,深入确诊患者房间参与查房,与一线医务人员病例讨论、深入交流和开展培训,并为流程动线改造优化、医务人员防控和患者救治等方面提出专业意见。与两国卫生部及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驻埃塞俄比亚办公室等机构的官员和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基于中国的防控经验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意见建议。对我国驻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大使馆及驻非盟的使团、我国派驻当地的医疗队、我国在当地的中资机构和我国在当地工作生活的同胞举行了多次现场和视频培训和连线互动。因援非突出表现,宗志勇和他的队友们得到了吉布提总理亲自授予的骑士级独立日勋章。

因为流利的口语,宗志勇还先后参与了与意大利、西班牙、莫桑比克、圣多美普林西比、佛得角、坦桑尼亚和玻利维亚等国的视频连线培训或解疑答惑,为国际防疫做出贡献。

魏于全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魏于全院士:

8月29日,成都人的朋友圈被一条关于新冠疫苗注入志愿者体内的新闻刷屏了,该疫苗正是由魏于全院士带领的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

魏于全院士主要从事生物治疗包括疫苗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及临床治疗等,特别是有关免疫治疗与疫苗、基因治疗与靶向药物等相关研究。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在短时间内,他搭建了一支近100人的新冠疫苗攻坚的多学科队伍,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与卫健委的疫苗专项、教育部与四川省等项目,全力投入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研发工作上,突破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

7月29日,实验室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的Nature杂志发表了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相关研究论文,也是今年新冠流行以来Nature杂志发表的第一篇新冠疫苗论著。其中提到,该疫苗在猴子等动物实验,发现有很好的预防SARS-CoV-2感染的保护作用,未见明显的副作用。

8月21日,魏于全院士带领的团队研发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文。该疫苗靶向SARS-CoV-2使用其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域(S-RBD),产生中和抗体阻断病毒感染人体细胞。该疫苗利用昆虫细胞在培养液中大量繁殖,将新冠病毒的基因引入昆虫细胞,该细胞作为工厂生产出高质量的重组疫苗蛋白,并进行精致纯化,该技术易于大规模生产投入市场。

8月28日,该疫苗Ⅰ期临床研究在中国医药城启动培训工作,次日,第一支疫苗注入志愿者体中。在这场全民抗疫的战斗中,作为科研人员,科技是他的武器,实验室是他的战场,他用精业、精准、速度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图片由华西医院提供)

(记者 胡旭阳 乔永祯)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