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侨批”捐赠者谢龙波:368封家族侨批见证家国情怀

[休闲] 时间:2024-04-19 18:02:1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52次

原标题:“家族侨批”捐赠者谢龙波:368封家族侨批见证家国情怀

谢昭璧捐赠的家族侨批侨批。受访者供图

对于汕头侨批文物馆,捐赠华侨后人谢龙波有一份特殊的谢族侨证情感记忆。3年前,龙波他陪同已是国情耄耋之年的父亲谢昭璧,把珍藏的家族侨批本家侨批和其他涉侨文物资料近500件一次性无偿捐出,其中家族侨批有368封,捐赠开创了汕头侨批文物馆获赠本家侨批文物的谢族侨证多项先例。

“总书记走进汕头侨批文物馆,龙波深入了解侨批历史和潮汕华侨文化,国情充分肯定了华侨先辈的家族侨批家国情怀,我和家人感到很温暖、捐赠很激动、谢族侨证很振奋。龙波”他动情说道,国情尽管水客的身影与批局的繁荣已成为过往,尘封在侨批里的感人往事却源远流长,侨批演绎的亲情乡情仍历历在目。作为被侨批养大的一代,他希望有更多的人铭记侨批的珍贵历史记忆,传承、弘扬祖辈敢闯敢拼、守信重义、爱国恋乡的精神。

侨批成为侨乡文化名片

“父亲平常都还在农村祖宅生活,每次接他到汕头市区居住,侨批文物馆是他必定会重游的地方。节假日,我的女儿女婿也常到小公园开埠区老街,走进侨批文物馆‘打卡’。”谢龙波说,汕头侨批文物馆已然成为全家人割舍不下的地方。那里,流淌着他们的家族记忆。

百余年前,自曾祖父时期起,谢龙波一家先后有三代共13名亲人下南洋“过番”。他们有些在当地扎根,有些衣锦还乡。通过侨批与在国内的乡亲互通,成为重要的情感联络。

2016年10月的一天,时年84岁的谢昭璧老人外出散步,不经意间走进外马路的汕头侨批文物馆。馆内大量的图像和文物,令他思绪飞扬。回家后,他与家人商量并做了一个决定:把自己数十年来保留的368封家族侨批都捐赠给文物馆。

谢龙波回忆,家中侨批之所以能保存这么久,与父亲的工作和习惯有直接关系。“父亲做了多年侨务工作,为人认真,把家里的侨批都放在抽屉里保管起来,妥善包装,防潮防虫。”目前留下的是1949年至1990年期间的侨批,均来自新加坡,寄出者主要为谢昭璧的父亲、姑姑和妹妹。

汕头侨批文物馆负责人介绍,谢家侨批极其珍贵,无法以所谓“市价”来衡量。这是一个家族自身保留下来并可追溯到源头的侨批,是研究侨史和侨批史、挖掘中华文化和潮汕文化的珍贵资料,是家情、乡情、国情和海外情势的见证,也是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训的生动教材。

呼吁让侨批文化走出国门

谢龙波说,把家族侨批捐赠给侨批文物馆,不仅可以让后辈们知道家史,同时能更好地发挥侨批的社会价值。

记者看到,从折叠式的早期侨批到有批封的侨批,从有特色印记的各批局自印封到白底红蓝边框的空邮批封,从黑色毛笔字迹到蓝色钢笔或圆珠笔字迹……谢家侨批的批封、内文都保留得十分完整,折射出时代的轨迹。

“我已抵马来,一切顺利。不过日前血路有些阻塞,幸有好转,免介。附上人民币两百元,并问近好。姑书。”这是迄今谢家保存下来时间最晚的一封侨批,落款时间为1990年10月23日,出自谢昭璧的妹妹谢映貂之手。三言两语,为延续数十年的谢家侨批画上了句号。

除了本家批信,谢昭璧老人还向汕头侨批文物馆捐赠了海外照片、番邦证书、银行汇单、海关凭证以及南洋谋生工具、远渡重洋的生活物件等涉侨文物资料,填补了侨批文物馆的馆藏空白。

谢龙波呼吁,更多华侨后人站出来,捐赠华侨史料文物,分享侨批背后的故事,以更好铭记和传承先辈们艰苦奋斗、敢于拼搏、追根念祖的文化传统。同时,他期待,作为延续了上百年的侨乡集体记忆,侨批文化能够更多走出家门、国门,发挥亲情乡情的纽带作用,广泛团结动员海内外侨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龚春辉 胡良光(龚春辉 胡良光)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