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郎平·姚明·社交距离 正文

郎平·姚明·社交距离

[休闲] 时间:2024-03-29 08:24:5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91次

原标题:郎平·姚明·社交距离

郎平·姚明·社交距离

( 2021-07-2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体育

靠近还是郎平远离,这是姚明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郎平率领的社交中国女排和中国篮协主席姚明19日抵达东京成田国际机场时引起的两次小小的骚动,让这个问题又一次浮上记者的距离心头。

日本当地时间19日下午5时许,郎平郎平、姚明朱婷等中国女排的社交明星球员和教练刚刚走出国际到达出口,就让现场一片沸腾。距离此时,郎平距离队伍从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出发已经过了10来个小时。姚明

数十位守候在这里的社交媒体记者和少量的中国球迷高声呼喊着她们的名字,为她们送上加油和祝福。距离因为疫情防控的郎平相关程序还没有完成,女排姑娘们出来之后没有坐上大巴前往奥运村,姚明而是社交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集体把行李推到机场外边的一个指定地点,然后回到机场大楼里的某个地点继续等待。发现中国女排还没有离开,记者们和球迷们又从抵达大厅赶出来,利用队伍在室外等待的时间继续拍摄、采访和交流。机场的工作人员忙坏了,他们既要指引和服务队伍,又要提醒媒体和球迷与队伍保持社交距离,一时之间手忙脚乱。

恢复平静大约两个小时之后,抵达大厅又热闹起来。这次是因为姚明来了,高大的姚明同中国女篮和中国男、女三人篮球队一同出现,走在队伍的最后面。跟队伍的其他人一样,姚明也戴着口罩和透明防护面罩,面罩上还有些雾气。他婉拒了记者们的采访要求,但是因为队伍“塞车”只能待在那里,几乎所有的镜头和直播画面一直对着他。

在篮球队等待的过程中,记者们拥到一位球员跟前采访。见到原本再平常不过的媒体工作场景,现场工作人员如临大敌,大声提醒并配合手势让大家注意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我的同行们仿佛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届不同寻常的奥运会,纷纷后退,与球员拉开大约两米的距离。

这次在东京采访,我常常纠结于应该靠近还是远离。18日下午第一次到达机场参与采访时,我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口罩,扫视周围的环境和人员,盘算着自己应该在哪里落脚。后来,看到年轻的女同事东奔西走开直播、做采访,我被她带动着进入到熟悉的工作状态。但是,遇到采访对象或熟人时,我还是会有一刹那的犹豫——应该更靠近,还是保持更大一点的距离。

两天之前第一次从班车站换车到新闻中心,我就意识到这是一届不一样的奥运会。那辆班车挤得满满当当,除了单位的同事之外还有一些外国同行。有那么一段时间,车里特别安静,仿佛有那么一丝紧张的气氛。在那样的空间里,实在无法依照防疫要求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

那天傍晚到奥运村采访,我又感受到新的变化。历届奥运会,记者办理相应手续即可前往奥运村的国际区采访,那是在奥运村中采访运动员最方便的地方。这次东京奥运会,因为防疫的原因,记者们失去了在国际区自由采访的权限。只有经过申请并经代表团批准,才能进入与国际区分割开的一个小小的混合区,在那里保持两米的距离采访运动员。媒体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没办法,这届奥运会有太多无奈的变化。

靠近还是远离?这或许也将是运动员和教练员们在东京奥运会上会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一位熟悉的运动员给我发来微信,提醒我注意防护,我也这么提醒她。的确,在这样一个节点来到东京,防疫是每个人的头等大事。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与很多体育赛事有所不同。它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个不同文明、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之间交流与融合的舞台。然而,防疫所要求的社交距离给这种交流与融合带来了很大困难。我想起以往的奥运会开、闭幕式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相互拥抱、合影甚至亲吻的镜头,这次还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吗?包括国际奥委会、东京奥组委在内的所有相关机构和组织都在尽最大努力,争取举办一届既安全又成功的奥运会。虽然有很多改变让人无奈,却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举办奥运会的必要条件。

我们结束采访离开机场的时候,姚明和篮球队的队员和教练们还在星光之下排队等候,不知道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所有手续前往奥运村。我们现在也不清楚,这次的疫情究竟会给体育和世界带来多大的改变,新冠病毒会跟我们共存多久。不过,相信创造了几千年文明的人类终将跨过这道难关,我们一定会共同迎来隧道尽头的那束光。 (记者王镜宇)新华社东京7月19日电(王镜宇)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