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热点 >“工业医生”为中小企业纾困 正文

“工业医生”为中小企业纾困

[热点] 时间:2024-03-29 19:43:4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79次
中评社北京1月23日电/近期,工业医生广州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发现,为中新研发的小企新能源电池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导致隐患的业纾异物难以查找。政府请来工业“医生”送诊上门,工业医生锁定了异物来源,为中把产品良率从89%提高到了100%,小企让产品顺利实现量产,业纾最终为企业减少经济损失四百多万元。工业医生  这是为中发生在当下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期”,由政府出资为中小企业免费送专家、小企送技术、业纾送服务的工业医生一个“暖企”样本。企业跟人一样,为中都会生病。小企产品生病,等于企业有病。由于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更加需要专业的“医生”来支撑、协助其提升。送技上门的专家就是为中小企业切实解决困难的工业“医生”。  中小企业转型也如同“看病”,关键是对症下药。广州创新性采用“政产研”新模式,对的是制约中小企业产品升级转型的技术难题之“症”,下的是关键核心技术的“药”。工业“医院”组织专家深入企业现场“把脉问诊”,开展实验室根因分析,汇聚专家意见形成“药方”,辅助企业改进“治疗”,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由此,工业“医生”诊断,企业“按方”增效,面对面、一对一地精准解决制约中小企业产品升级转型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促进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想进一步深化“政产研”合作,还需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紧扣产业发展需要,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统筹整合优势资源,共同开展技术攻坚。下一步,应紧紧围绕容易受制于人的产业链环节,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中小企业继续加大创新投入力度,主动补齐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短板,切实打通生产制造和基础研究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人才是促进创新的第一资源。要想掰开中小企业“卡脖子的手”,关键是要聚集一批工业“医生”人才队伍。因此,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持续造就更多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工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发展团队,为工业科技融合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唯有做好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才能将两块“好铁”熔成一炉“好钢”,练就破解“卡脖子”难题的“撒手锏”。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刘冉冉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