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文化周刊 | 岩塘陂泽被千年 正文

文化周刊 | 岩塘陂泽被千年

[百科] 时间:2024-04-27 03:37:5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86次

原标题:文化周刊 | 岩塘陂泽被千年

7月7日,文化小暑。周刊海口羊山地区草木葱茏,岩塘生机盎然,陂泽被千尤其是文化地处龙泉、龙桥、周刊龙塘三镇之间的岩塘新旧沟湿地乡村公园,夏收后的陂泽被千农田被雨季的丰盈降水所覆盖,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化湖泊。

大约1200年前,周刊唐朝宰相韦执谊被降职为崖州司户,岩塘离开故土长安(今西安),陂泽被千万里迢迢来到位于琼北的文化崖州(今属海口)。他当宰相不到1年,周刊谪居海南却长达7年之久,岩塘最终病死在海南,年仅48岁。

在崖州任上,韦执谊受委派协助管理政务,几年时间里,他兴修水利,教民种养,兴学育才,传播中原文化,留下千古美谈。在今天的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雅咏村附近,韦执谊及其后人兴修的水利工程——岩塘陂、亭塘陂(俗称旧沟、新沟),仍在灌溉农田,滋养一方。韦执谊创修的水利设施岩塘陂、及其后代续修的亭塘陂,于2019年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韦执谊像。资料图

贬谪成贤令

遭贬谪是不幸的,但韦执谊在崖州还算是幸运的,因为他碰到了一个人品不错、善待贬官的地方官李甲。

据宋代大型类书《太平广记》记载:彼时的崖州刺史李甲专门写信给下属官员,称“多谢珍禽不随俗,谪官犹作贵人看”,要求他们善待韦执谊。这样写信给地方要求善待贬官是很少见的。

韦执谊受李甲的赏识与爱护,工作尽职尽责,用他的才干认真协助管理崖州事务。

韦执谊在崖州做过哪些事?史料记载不多,但族谱却有传述,民间也有传说。

韦执谊出生于陕西京兆,为韦氏九公房中的龙门公房,二十多岁进士擢第,又应制策试中高第,拜右拾遗,后召入翰林为学士。德宗皇帝爱执谊年轻有才学,常与他一起赋诗填词,颇得信用。

在地处琼北的崖州,韦执谊兴办教育,教化莘莘学子,使得海南的文教进一步发展;他还教导老百姓农业种植技术,带来了北方的农耕文化,与本地的稻作文化有机结合;他甚至看到羊山地区,由于火山岩较多,土层浅薄,不利于农耕,于是引导民众养殖黑山羊,据传地处海口城区南郊的玄武岩地带被称作“羊山”,正是因此而得名,当地的黑山羊如今已蜚声全岛。

当然,让他名传至今的,却另有其事。

新旧沟周边村民撑起小舟,运送稻谷。清风 摄

修岩塘陂留身后名

海口龙泉镇雅咏村东边不到1公里处,有个旧沟泉,旧沟泉的泉眼很多,自流量大,根据水文监测,每秒流量达482升,雨季更加明显,可以用“奔涌”一词来形容。这样的泉水,相信在12个世纪以前,流量会更大,而如此丰富的泉水,如果没有水利设施储存和引导,就无法有效灌溉农田,白白流掉。

806年,韦执谊上任崖州司户后,便在那里就地取材,用火山岩修建了一道水利设施——岩塘陂(今称旧沟),引水灌溉农田。

清代道光《韦氏族谱》对其渡琼始祖韦执谊所修的水利工程,做这般描述:“架潭成桥,砌陂岸如长虹;引水长流,濯万顷而渺然。”韦执谊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察看地形,并着手筹款,雇工开凿岩石,用石砌成堤岸,创筑岩塘陂,引得清流灌田。

可惜岩塘水利尚未全部建成,韦执谊就病逝了。临终之际,韦执谊嘱咐后代想办法完成水陂的建设,以继遗志。到了宋代,韦执谊的一位八世孙韦魁才继续修筑完成。

明代正德《琼台志》如此记载岩塘陂:“高一丈六尺,阔三丈八尺,驾桥砌陂为堤堰,延袤二百余丈,阔半之。至土名将军,流分三派,南派灌溉郑、暂、遵、麻等都田,北派灌溉洒塘、抱园大小等都田,共数百余顷。”

其时,官府还派专人管理岩塘陂,设陂甲32名,以备岁收,更有陂长1名负责全权管理,来保证“任水性分流”,不让人“擅利塞泄”。

10年前,海南大学社科中心教授曹锡仁实地调查岩塘陂后发现,韦执谊修筑的这一水利设施,虽然规模不大,但很大程度上是模仿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方法,不但能够蓄水,还能科学引水,能按照灌溉、防洪的需要,分配丰水期、枯水期的流量。

曹锡仁说:“难得的是,岩塘陂跟都江堰一样,至今仍在使用,灌溉农田,这就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有历史意义;而韦执谊的历史功绩,以及他对海南岛的贡献,都应得到重新的认识和评价。”

及至几百年后的明代,韦执谊的后人又在韦公洋的另一侧、距离岩塘陂约1公里的地方修筑了亭塘陂,俗称新沟,引亭塘之水灌田,灌溉面积更加广袤。《琼台志》称:“(亭塘)陂高一丈五尺,长百余丈,开沟引水,皆以岩塘规制灌田。”可以看出亭塘陂是照着岩塘陂的样式来修筑的,只是高度、长度、规模等方面稍逊一筹。

清代海南探花、著名书画家张岳崧曾撰一联赞颂韦执谊:“祖德树宏谟,训至一经,三相高明昭北阙;宗功垂大业,田开万顷,两陂利泽遍南溟。”

两陂利泽遍南溟

《一朝宰相 千古崖州:唐代改革家韦执谊》一书认为,韦执谊不仅是改革家、政治家,正如王安石赞之为“天下奇才”,他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学家、思想家。值得欣慰的是,在乡俗民间,他一直活在人民心中,尤其是海南人民的心中,被尊为韦姓渡海琼公。

由韦执谊及其后人开凿、修筑的这两条水利工程,历经千年,仍在灌溉着周边的广袤农田,这片丰沃的美丽田洋,也因此被后人称为韦公洋。

岩塘陂和亭塘陂所蓄之水,惠及了被后人称为韦公洋的3000多亩田洋,灌溉区域除了韦执谊落籍的今海口市龙华区龙泉镇新联村,还覆盖到龙华区的龙桥镇和琼山区的龙塘镇。

田洋是琼北地区特有的一个名词,主要是指大片状态有变化的水田,其特点是随着旱季雨季的变化,水退成田,水盈为洋,成田种稻,为洋养鱼,动态交替神奇而美丽。

韦公洋位于海口羊山东南端与南渡江西岸之间,1200年前还是一片干旱荒芜的坡地,如今,韦公洋跟东边的南渡江江畔湿地和西边的“网红”蛇桥一带的水体一道,成为海口新旧沟湿地乡村公园。

2019年下半年,海南省水务厅对岩塘陂和亭塘陂进行了考察,表示将综合施策,保护好、利用好新旧沟历史文化遗存,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和展现海南水利文化,并计划将其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申报。相信未来它们跻身世界灌溉工程遗迹,也是指日可待的。(陈耿)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