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号公司营收、净利双降:剥离小米毛利率依然难见起色?海外市场遭“反倾销”处罚

[热点] 时间:2024-04-20 02:10: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73次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坤

  两轮电动车江湖中,反倾销近年来的号公海外后起之秀除了小牛电动,还有成立8年就登陆上交所科创板的司营收净市场九号公司。上市前后,利双离小利率九号公司的降剥营收增速基本保持了两位数增长,2022年,米毛九号公司又突破了营收百亿大关。起色在刚刚过去的遭处双十一和黑五,九号公司也陆续发布战报,反倾销销量与销售额也表现亮眼。号公海外

  然而,司营收净市场在似乎一片繁荣的利双离小利率光景背后,九号公司也并非高枕无忧。降剥逐渐剥离小米生态链之后营收、米毛净利润双双下滑,起色各项费用高企导致利润空间被蚕食,海内外市场均面临一定威胁,近年来股价断崖式的下跌等问题依然存在。

  据近期的三季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九号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26亿元,同比下滑1.39%,是九号公司在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两季度收入减少;实现净利润3.78亿元,同比减少3.75%;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3.49亿元,同比减少12.45%。

  业绩表现不佳,股价也疲态尽显。2020年九号公司上市后,曾在2021年1月来到历史高点112.70元/股,但上涨的光景并不持久,自此之后,九号公司便一路下行,截至2023年12月6日收盘,九号公司的股价为32.59元/股。实际上,近一年来九号公司均在30-40元的低点徘徊,市值仅为235亿元。

  剥离小米背后:收入下滑、毛利率并无明显起色、净利率低于同行

  在2020年上市前后,九号公司的业绩曾经实现过迅猛增长,特别是营业收入增幅一度达到三位数。但突飞猛进的增速并不持久,2022年,九号公司的业绩增长颓势就已经初见端倪,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增速分别降至10.70%、9.95%。

  2023年,九号公司依然未能扭转这一颓势,收入与净利润双双下滑。营业收入第一、第二季度接连减少13.32%、6.37%,而净利润则分别减少54.28%、5.80%。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5.26亿元,同比下滑1.39%;实现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下降3.75%。

  按照销售渠道划分,九号公司的销售收入来源分为自主品牌销售、ToB产品销售以及小米定制产品销售,而其收入结构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在几年前,九号公司身为小米生态链企业,在销售渠道、股权等方面都对小米有着较高的依赖,2017-2019年,九号公司对于小米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0.19亿元、24.34亿元与24.00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 73.76%、57.31%和 52.12%,连续多年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于小米。

  但从最新财报的收入结构来看,九号公司明显在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与小米逐渐剥离。2023年第三季度,九号公司自主品牌分销收入27.92 亿元,同比增长 48.59%,收入占比高达88.75%;ToB 产品直营收入 3.15 亿元,同比下降 50.55%;其他渠道(小米分销)0.40 亿元,同比下降 86.49%,占比仅为1.27%。

  由此来看,来自小米及ToB 产品收入的大幅缩减,是九号公司2023年以来整体收入下滑的主要拖累。

  小米生态链的企业常常因与小米关联交易重大、关系复杂微妙、销售渠道与供应等方面形成依赖等遭到市场诟病,同时,为小米代工也就注定了利润空间被压缩。这也是多家小米生态链公司在“站稳脚跟”之后纷纷选择逐渐与小米生态链剥离的原因。但实际上,与小米分道扬镳后,除了收入下滑之外,九号公司其他业绩指标也未见明显起色。

  一直以来,九号公司为小米代工的毛利率相对较低,2017-2019年,九号公司对小米的毛利率分别为22.46%、20.79%和15.11%,而自主品牌相对较高的毛利率将公司整体毛利率拉升至25%上下。近年来,自主品牌收入大幅上涨,为小米代工则逐渐减少,九号公司的毛利率本该明显提升,但实际却并非如此。2022-2023年前三季度,九号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5.97%、26.62%,相较以往并无明显提升。

  此外,发展自主品牌也就意味着公司需要在营销、研发等方面持续发力,各项费用自然居高不下。其中特别是销售费用,从2019年的2.9亿元一路增加至2022年的9.25亿元,每年同比增长超50%,2023年前三季度依然同比增长14.68%,为6.81亿元。与此同时,研发费用从2019年的3.17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5.83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4.68亿元,但其每年的同比增幅与销售百分比均低于销售费用。

  各项费用承压下,盈利空间也被压缩,九号公司即便逐渐剥离了为小米代工业务,其销售净利率指标也并未明显改善,2023年前三季度仅为5%,低于同期雅迪的7%,爱玛的9%。

  海内外市场均难高枕无忧 机器人“执念”仍未达成?

  近期,一直以来在海外市场“如鱼得水”的九号公司却遭到了监管处罚。

  据公告显示,随着欧盟对于E-BIKE行业进口管制收紧,荷兰海关财政部认为土耳其供应商本地化比例未达欧盟免税标准,要求九号公司的全资子公司SDEBV对未达本地化比例的部分产品按照原产地为中国进行税率更正,补缴反倾销税及反补贴税等税款。

  根据荷兰海关财政部通知,要求SDEBV支付工业产品关税549,058.71欧元,最终反倾销税5,682,758.41欧元,最终反补贴税1,573,968.64欧元,事后计入利息452,798.09欧元,合计8,258,583.85欧元。

  遭到处罚的背后,是海外市场对于九号公司而言实际上愈发重要。在近年来的出海过程中,九号公司的平衡车、滑板车等产品在海外市场销量表现不俗,逐渐成为了公司业绩的主要支撑。2022年,九号公司海外市场实现收入57.39亿元,占比达到56.69%,实现了对国内业务的反超。

  而此次处罚,或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海外本土市场对于反倾销与反补贴更为重视,对于过半收入依赖海外市场的九号公司而言并非一个积极讯号。

  在公告中,九号公司表示,截至前三季度,公司的共享E-BIKE共出货1.86亿人民币,该事项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如按《税务事项通知书》缴纳全部税款及事后计入利息,预计将影响公司2023年当期损益,最终以2023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表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海外市场暗藏风险的同时,对于九号公司而言,国内市场也并非高枕无忧。尽管双十一期间战报频传,但九号公司目前在销量、线下门店等重要指标方面相比雅迪、爱玛等传统电动车厂商依然望尘莫及。2023年前三季度九号电动车实现销量115万台,同比增长81%;而雅迪仅在2023年上半年就卖出了821万台电动车。门店方面,截至7月末,九号公司中国区专卖门店超过3800家,但截至2022年底,雅迪、爱玛在国内的门店数量均超3万个。

  此外,除了电动车业务,九号公司一直以来也自诩为机器人公司,在公司的业务介绍中并未直接提及两轮电动车,而是“智能短交通和服务类机器人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虽然上市时证券名称未能如愿为“九号机器人”,但保留了英文名称“Ninebot Limited”,在业务方面也一直对机器人颇有执念。

  但即便是持续投入多年,九号公司的机器人相关业务成果却并不喜人。2023年上半年,九号公司的机器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而同期营业收入43.80亿元,收入占比仅为3%,仅为杯水车薪。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