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用创新标注时代 致敬湖南最美科技工作者!

[知识] 时间:2024-03-29 17:05:2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50次

原标题:致敬最美|用创新标注时代 致敬湖南最美科技工作者!致敬最美注时作

编者按:11月上旬,用创湖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防控战士”“最美学会工作者”“最美科技志愿者”“最美基层科协工作者”等“五美”评选揭晓,新标为弘扬他们的敬湖技工爱国、奋斗、南最创新精神,美科即日起,致敬最美注时作红网时刻推出《致敬最美》系列报道,用创讲好湖南科技工作者爱党爱国为民的新标感人故事,敬请关注。敬湖技工

红网时刻记者 何青 通讯员 马文胜 长沙报道

有这样一群人,南最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舍生忘死、美科逆行出征、致敬最美注时作挽救生命;

他们常年扎根在基层,用创聚焦脱贫攻坚和科学普及领域,新标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他们不断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作出他们的贡献……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科技工作者。11月初,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开展的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结果揭晓,冯江华、徐军美、杨远柱等10位科技工作者获得该殊荣。今天,我们走近这些“最美科技工作者”,聆听他们的故事。

冯江华。(左二)(资料图)

冯江华:打造轨道交通技术创新高地

从牵头研制“复兴号”牵引与控制系统,攻克动力高效、装备安全等多个业界难题;

到组建国内第一支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研发团队,创建高速永磁牵引技术新平台,成果装备世界首列时速350公里永磁列车;

再到首创自主导向智轨列车,入选国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作为高速列车牵引与控制领域知名专家,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冯江华30年专注于高动力、高效率、高实时控制技术研究,建立了该领域“研制一代、储备一代、探索一代”创新生态和创新能力。

这些科技成果已形成规模收益逾150亿元,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7个国家,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的产业化和市场国际化,为高铁核心技术实现从追赶、并跑到领跑做出突出贡献。

朱莹。(资料图)

朱莹:誉满杏林 医者仁心

作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朱莹长期工作在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的第一线,始终秉持对工作严谨负责、对病人关切服务及对自身自律自警的信念。30多年来,产学研统筹兼顾。

作为知名医师专家的她,对待病人总是将心比心,兢兢业业,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即使生病打着吊针、事务繁多占用门诊时间、深夜急需抢救病人……朱莹从不缺席,加班加点,随叫随到,得到许多病人的肯定与信任。

为人师表的她,对自己“不放过”、精益求精的同时,也要求所带医生团队、研究生与博士生刻苦钻研,不容懈怠,迄今已培养数十名中医高精尖研究生及博士生。

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脾胃病专科学术带头人的她,注重传经也乐意“送宝”,为提高全省同行的脾胃病诊治水平,朱莹时常自己带头授课、带头组织继续教育及带领学会专家深入贫困地区义诊。与此同时,做科研的她,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省中管局,省卫生厅级课题多项,并为主承担了多项中药新药科研观察项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及参编书籍5本。

何旭辉。(资料图)

何旭辉:高铁桥梁的安全守望者

中国目前3.5万公里高速铁路,超过一半是桥梁,公交化运行的高速列车在时空上很难避开强风作用。如何保障强风作用下高铁桥上行车安全?多年来,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何旭辉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一直聚焦这一国家重大需求。

他研发的技术就是为了保障强风作用下桥梁自身和桥上高速列车的安全,成果成功应用于40余座受强风影响的高速铁路重大桥梁工程,大幅提高了风期运能,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同时,何旭辉率先提出将中国古桥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发起成立了“中南大学古桥研究中心”,不畏严寒酷暑带队实地考察湖南古桥,创新提出跨学科交叉“诗话桥梁”课题,开辟文化育人的新途径;他积极投身科普工作,多次协助科普栏目讲解有关“风”和“桥”的知识。

宋奎(中)。(资料图)

宋奎:以血为媒 与百姓血脉相连

为了支援家乡的医疗事业,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宋奎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作为高素质人才被引进回到湘西。

从医24年,他主攻血液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擅长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与临床输血治疗。在湘西血液病诊治设备欠缺、人才紧缺、相关知识陈旧以及技术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临危受命,组建了血液风湿科,填补了过去湘西没有血液、风湿病专科病区的空白。

2014年12月,宋奎又开始筹备血液病实验室及风湿免疫专科实验室,建成的实验室将是四省边区首个相关疾病的实验室。极大地提升了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率,使湘西州摆脱了缺乏血液病专科人才的困境。

同时,宋奎积极参与湘西州脱贫攻坚事业,助力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

吴买生。(资料图)

吴买生:情牵畜牧的养猪专家

从1984年7月分配到湘潭市家畜育种站,到后来调往市畜牧局,再到农业农村局,工作36年来,湖南省湘潭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湘潭市畜牧水产学会理事长吴买生一直在做一件事——致力于湘潭沙子岭猪地方品种保种工作,保护和发展了沙子岭猪种优质资源。

沙子岭猪是原产湘潭的珍稀遗传资源,湘潭市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就将其作为重点保护品种。多年来,吴买生主持开展以沙子岭猪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研究,经推广创产值4.5亿元,创利润8175万元。开展沙子岭猪遗传资源调查研究,推广沙子岭杂交猪368万头,创产值48.03亿元,创纯利7.63亿元。主持湘沙猪配套系育种工作,2019年7月通过了农业农村部组织的专家现场审定,成为湖南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畜禽配套系。

同时,大力推广普及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撰写200多万字技术资料;主编生猪健康养殖杂志,出刊63期;主持制定11个国家、省级行业标准;培训养殖户3000多人次,帮助企业、农户解决技术难题300多个;举办培训班和科普下乡活动45期(次),学术交流活动26次,印发技术资料30多万份。

余席茂(资料图)

余席茂:“长在地里”的农技专家

“我学的是蔬菜专业,搞科研更能发挥我的专业特长”,这是衡阳市蔬菜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余席茂的口头禅。

2000年,余席茂从湖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毕业后,一直在衡阳市蔬菜研究所从事蔬菜栽培育种、科技推广和科技管理工作,20年始终扎根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被群众称为“长在地里”的农技专家。

他主持的“瓜类蔬菜嫁接技术的研究”实现连作区蔬菜增产20%以上的目标;他主持的“蔬菜提早延后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集成技术模式8项,解决衡阳蔬菜总体生产效益偏低问题,实现了蔬菜供应的“淡季不淡”……极大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

同时,长期致力于科技扶贫和科技服务工作,指导国家级贫困县汝城将辣椒种植及加工作为产业扶贫手段并成功申报了全国特色农产品(朝天椒)优势区,有效带动了老区群众的脱贫;连续12年作为衡阳市科技特派员深入蔬菜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累计开展技术培训达130多期,培训蔬菜基地生产技术人员达5000多人,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模式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30多万亩,为农民增收过亿元。

杨远柱。(资料图)

杨远柱:水稻育种的辛勤耕耘者

从事水稻育种39年中,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员的杨远柱是一只地地道道的追逐太阳的候鸟。

“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培育优良品种、富裕亿万农民’,不论在哪里搞科研,这都是我一生的坚持与责任。”在国内率先建立企业水稻商业化育种体系,创制出国内领先的育性安全、矮秆抗倒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新资源,共培育出通过省级审定的水稻不育系27个,累计培育国内审定水稻新品种331个(其中国审152个),国外审定的水稻新品种13个,

从常规稻到杂交稻,从单一高产转向绿色安全优质高效,选育出多个适合大面积应用推广的品种和育种材料,累计推广面积6亿多亩,增产稻谷200多亿公斤,为农民增收近300亿元。

胡惠华。(资料图)

胡惠华:让边坡灾害防治由“未知”变为“已知”

岁月无痕,大地留印。工作多年来,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惠华在祖国大地留下了属于他的痕迹。

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恢复交通争取时间,使社会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面对高速公路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毁坏的危急情形,他经常奔赴在地灾抢险一线,及时提出精准有效的抢险方案和处治方案,化险为夷。

同时,他常年“医治”边坡失稳和滑坡两大地质灾害,为省内外几千公里的高速公路保驾护航。首次提出“边坡失稳源”概念,揭示了边坡稳定性衰变灾变机制,实现了对边坡衰变的精准监测和预判,让边坡灾害防治由“未知”变为“已知”。山区复杂地段公路边坡关键技术等成果广泛应用于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山区公路建设,为偏远山区脱贫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技术支撑。

胡惠华还主持完成了京珠国道湖南段、吉茶高速、常张高速等数十项重大工程的地质勘察和岩土设计工作,为湘西矮寨大桥四个“世界第一”的设计创新提供了关键的地质支撑。

潘频华。(资料图)

潘频华:冲锋在前的“呼吸人”

2020新年伊始,全国打响抗击新冠疫情战“疫”。作为一名呼吸与危重症科资深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兼科主任潘频华,坚守抗疫前线长达134天,转战湖南、武汉、哈尔滨、舒兰等地。

在武汉期间,潘频华组织在武汉的全国专家,编写《成人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气道管理推荐意见(试行)》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承担新冠课题2项,中南大学新冠肺炎专项课题《新型冠状病毒临床特征分析》、长沙市新冠应急专项课题《新冠肺炎的病原学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系统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全球临床注册研究2项。

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阵营中的一名老将,潘频华还曾参与抗击非典、禽流感等大仗,擅长呼吸危重症、呼吸衰竭的诊断与防治。

徐军美。(资料图)

徐军美:抗疫一线的湖湘号“船长”

疫情突发,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徐军美临危受命,带领湘雅二医院国家医疗救援队驰援武汉,并被任命为武昌方舱医院医疗院长。

在职期间,共收治轻症394人,转出重症104人,治愈290名,治愈率73.6%,居各方舱医疗队前列。期间,徐军美创立“MDT湘雅模式”,首提“医护人员零感染、轻症病人零死亡、出舱人员零复发”的目标,成为其他方舱医院的模板。

在临床工作上,徐军美年平均完成各种重大手术超500台,如心肺移植、华中地区首例幼儿亲体肝移植及亚洲第二例全腹腔多脏器移植手术的麻醉,具有丰富的临床麻醉经验。特别是在小儿复杂先心病的肺部管理、困难气道的管理、舒适化医疗以及大数据下的循证医学研究方面成果显著。(何青 马文胜)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