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分层共治 打造云南东川社会治理样本

[百科] 时间:2024-03-29 21:01:1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47次

  近年来,基层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紧紧围绕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治理总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分层完善党委领导、共治政府负责、打造东川民主协商、云南样本社会协同、基层公众参与、治理治理法治保障、分层科技支撑的共治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东川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云南样本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基层利益协调、治理治理权益保障通道,分层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区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探索出符合本地实际、具有实际成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

  基层社区社会治理网格化

  东川区完善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加强基层综治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综治信息化建设程度。积极构建区、镇(街道)、村(社区)、格(城市社区)“四级联动”网格化管理体系。实行分片包干、划片负责,把村(社区)合理地划分为168个三级网格,配备网格员186名,由部分网格员兼任村(社区)调解员、辅警,实行“三岗合一”,实现“一区两辅、一村一辅100%覆盖”。依托网格员将服务延伸到社区每个角落,打通多元解决纠纷“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诉前。按照“先行试点、建立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的工作思路,率先在9个乡镇(街道)20个村(社区)建民情驿站,推进“枫桥经验”落地生根,注重“知听解促”四字要诀实现了基层群众的困难诉求、矛盾纠纷在驿站反映,在驿站解决。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的工作目标,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搭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平台

  东川区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创新打造“民情驿站+综治中心+平安办”模式,“菜单式”管理、线上指导与线下化解相结合形成联动调解工作机制,建成一支由综治、司法、乡贤等多方力量参与的专业矛盾纠纷调解队伍。综合利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手段,对群众诉求事项“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一条龙链式服务”,形成“一个平台统一受理、各种手段综合调解”多元共治模式。同时实行矛盾纠纷排查“双向”报送制度和排查责任“双绑”倒查制度,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形成“问题收集—驿站吹哨—部门报到—问题处理—答复反馈—综合评价—核实销号”闭环管理,推动各级各部门力量下沉,确实解决服务基层和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坚持党建引领。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主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坚强有力。

  坚持服务群众。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与时俱进坚持好、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群众基础。

  深入治理群众搭建沟通桥梁

  东川区坚持防患于未然,推动防线前置、治理前瞻、处置前期,把好源头关、监测关、管控关、责任关,最大限度把各类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不断提升基层预测预警预防能力。积极发动公众力量,加大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建立“驿站吹哨、党员报到”“驿站吹哨、乡镇报到”“驿站吹哨、部门报到”“驿站吹哨、领导报到”四级吹哨报到制度,建立完善领导干部下访制度、政法干警挂钩联系走访制度。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收集掌握村情民意,积极协调解决群众反映集中、诉求强烈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村(社区)定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积极组织开展化解和整治工作,无法化解消除的矛盾纠纷,在妥善做好教育引导和安全防范的基础上,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聚焦责任落实提升治理意识

  为及时掌握各种社会情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升筑牢政法干部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法纪意识和服务意识,维护好基层和谐稳定,不断推动法治、平安东川建设向纵深发展。

  云南网记者 郭丽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