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焦点 >撑起“生命之舟” 正文

撑起“生命之舟”

[焦点] 时间:2024-04-24 11:02:4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79次

原标题:撑起“生命之舟”

8月12日,生命之舟郑州市骨科医院宜居健康城院区感染防控组的撑起医护人员在隔离病区。李柳摄

□河南日报记者 柯杨 李倩

源于一起院感事件的生命之舟新冠肺炎疫情,让郑州这个夏末骤然紧张:

7月30日,撑起发现第一例核酸初筛阳性。生命之舟此后病例日增,撑起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成为风暴眼。生命之舟

8月3日起,撑起郑州市骨科医院宜居健康城院区、生命之舟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惠济院区、撑起郑州人民医院南部院区和郑州阳城医院,生命之舟按照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标准,撑起紧急启动改扩建。生命之舟

8月5日,撑起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改建完毕,生命之舟用作收治全市新冠肺炎感染者。

截至8月8日,近千名病患全部转运分流至上述5家定点医院。

东、西、南、北,在远离市区的不同方位组建定点医院,救治患者、隔离病毒,是减少疫情传播的关键举措。河南拿出最快速度,尽最大努力圈住封死疫情。

地方政府统筹主导、公立医院担当主力、民营医院配合参与、定点医院快速组建,这样大规模的医疗资源重新整合,对河南来说尚属首次。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为了这一共同目标,千万人闪电响应、高效行动,合力构筑中原防线。

“特战队”和“弹药库”的紧密配合

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陈传亮、郑州市骨科医院常务副院长王爱国,两个原来没有交集的人,成了亲密战友。

8月3日,他们接到同一个指令:启用郑州市骨科医院宜居健康城院区,次日收治来自郑州六院的百余名病人。

疫情紧迫,改扩建是最佳选择。但要在一天之内改造成传染病医院,难度可想而知。在国家和省级专家组指导下,每家定点医院都经历了极速24小时,都有数百人日夜奋战。

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宜居健康城院区,曾于去年带领河南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接管武汉武钢体育中心青山方舱医院的陈传亮,率领百余名医护人员负责治疗,成为抗疫一线的“特战队”;王爱国率队保障救治,负责提供“弹药”补给。

转来的病患很多人兼有传染病和基础病,治疗任务相当重。但院区发出的求助信号,总会第一时间得到响应:

有人需要做肾透析,4日病人入住当晚,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协调的两台透析机就已送达。呼吸机、支气管镜、防护服……设备物资源源而来。

根据治疗需要,省医增派脑外、血液、呼吸、肿瘤专家,奔赴院区。

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医生们还能直接和国家级、省级专家视频连线,远程会诊。

郑州市中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每天送来熬好的中药,帮助病患抵抗病毒强身健体。

每家定点医院都集结了数支队伍,在郑州阳城医院,医护力量甚至来自十几家医院。怎么在最短时间里,把各种力量融合到一起,发挥最大作用?专班制发挥了很大作用。省级医院各派出一名副院长,组建临时领导专班,与郑州市卫生健康委紧密配合,统筹管理定点医院。

5家定点医院都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闪耀的党员徽章、防护服上“我是党员在您身边”的字样,随处可见。

“捐院区、捐医护,河南医疗卫生机构有担当。”一位专家如是感慨。

“三对接”的实践探索

被抽调到宜居健康城院区没两天,省医护理部副主任张俊梅就因为爱操心、问题多,有了个昵称“事儿妈”。

院区人员来自四面八方,新任务、新环境、新同事,哪一点想得不细致、做得不严谨,就有可能出纰漏。

“事关每个人的健康安全,不较真儿不行,真心希望再多些像张主任这样的‘事儿妈’。”大家都说。

患者中有年过八旬的老人,还有刚满俩月的婴儿,他们的身心都需要精心呵护。怎么让护士们尽快进入状态,掌握每一名病人情况?张俊梅把他们按业务分到4个病区,要求护士跟病人之间、现有护士团队之间、护士跟六院原有护理人员之间,都做到精准对接。

院区不设陪护,因为转运时没带手机,联系不上家人,一名男病人焦躁不安,故意把饭菜泼到床上。张俊梅弄清情况后,协调来专用手机。视频电话拨通那一刻,中年男人看着妻子和孩子,满眼泪花,反复念叨着:“我很好,你们平安,我就放心了。”挂断电话后,他痛痛快快哭了一场,情绪平和下来。

一名外教患者对光线敏感,总说自己睡不好觉。大家用床单当窗帘,把黑色塑料袋裁剪好,贴在病房门上的玻璃处。护士们还用英语在防护服上写上励志的话,给他加油打气。

为了让痴呆老人配合核酸检测,省医本部的一位护士特地画了张手绘。看到张开嘴的动漫形象,老人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模仿着手绘上粉色的小猪佩奇,她笑着张大嘴巴,顺利完成了采样。

上班忙病人、下班写规范。张俊梅说,要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把建章立制做到位,这样甭管来的是王俊梅还是李俊梅,再遇上紧急抽调任务就不慌张。

“守护神”的冲锋在前

新院区启用前,哪项工作必须先做到位?“肯定是感染防控。”宜居健康城院区感染防控组负责人刘云红、李会川说。

医患通道怎么设计、专业场所怎么规划、防护服穿脱培训怎么开展……院感防控就像给战士们“挖战壕”“砌堡垒”“铸铠甲”,必须冲锋在前。定点医院组建后,国家级、省级专家多次前往指导检查,助力守住这道“防火墙”。

“我们的工作容不得半点感情用事,只有严格、精准、有序,才能最大限度保护所有人安全。”刘云红说。

医护人员被明确要求,不能串门、串岗,不同团队乘坐不同车辆。每个人都要严守“两点一线”,除了回隔离酒店休息,就是在院区忙碌。

“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管理、安保、后勤、保洁、司机等所有人员,都必须落实各项要求。

并肩战斗10天,刘云红才知道,李会川的家在封控区,80多岁的父亲做了膀胱造瘘术,到了换造瘘管的时间,她却回不了家,只能视频教丈夫每天给父亲消消毒。

“等等吧,等疫情过去,不能给大家添麻烦……”李会川用纸巾捂住眼睛,哽咽着说。

截至目前,5家定点医院里,病人整体情况稳定。

党旗闪耀、临危受命、敢打硬仗、同声相应,5家定点医院从建成到运行,不仅闪现了太多令人感怀的瞬间,更是对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的积极探索。

但大考未到交卷时。人口超千万的省会城市,如何从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是一道需要长远谋划的必答题。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