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文献缩微工作车间:“谍战技术”能为古籍延命500年

[焦点] 时间:2024-04-30 23:57:2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4次

工作人员在进行缩微拍摄

  工作人员完成数字化前期的谍战技术组卷流程

  是什么为珍贵古籍“向天再借500年”?是什么将千年文明收进小小抽屉?日前,记者随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探秘工作人员,走进缩微工作车间。文献在这里,缩微一代代缩微人兢兢业业使用着传统的工作古籍方式,在方寸之间还原着一个清晰的车间世界。

  缩微技术保存寿命长达500年

  “缩微技术最早应用于‘谍战’,为年1870年普法战争中,延命法国人达格朗成功地利用缩微技术传递了11.5万封信件情报。谍战技术而如今,探秘含有缩微影像的文献感光胶片通常用来记录书刊、报纸、缩微照片、工作古籍图纸、车间单据等。为年广泛地应用于图书档案、军政研学等领域。”

  缩微中心副主任王浩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缩微技术是非常先进的。而进入本世纪以来,曾有一段时间,业内对缩微技术较为冷淡,“大家把精力和资金重点投入到文献的数字化上。”为什么近几年,缩微技术在业内又热门起来了呢?王浩告诉记者,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保存介质的稳定性,“在恒温恒湿的库房内,缩微文献的保存寿命长达500年。”

  王浩介绍,目前,在业界专家的不懈努力下,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载体问题依然很难解决,以普通CD光盘为例保存时间也不过20年,“大部分情况下,数字资源几年内就要做一次载体的迁移,如果涉及海量数据,这个迁移难度是非常大的,会消耗很高的成本,也很有可能造成数据的损失。另外,随着计算机系统的不断升级,在未来,有些格式的数字文件存在无法读取和识别的风险。缩微影像的保存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王浩举例: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东方汽轮机厂的厂房整个倒塌了。“此前,东汽已对工程图进行了纸本、数字化和缩微胶片等途径的保存。”在重建过程中,工程人员发现所有被抢救回的纸本文献被水淹过,且杂乱无章,查找非常不方便,而数字服务器也暂时无法恢复。“此时,缩微胶片由于介质稳定,具有很好的完整性,没有丢失任何一张图样,在东汽厂自救重建、恢复生产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