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翻两番 温岭水库移民“逆袭”走上致富路

[焦点] 时间:2024-05-03 03:19:4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116次

  中国小康网讯 通讯员 王超 住进崭新的逆袭楼房,通过培训当上自己小区的年收物业经理,在家门口接送孙子上学,入翻这是两番路65岁的湖漫水库移民蒋梅宝做梦都想不到的新生活;作为法人代表,每天到6个太湖水库移民村合办企业投资建造的温岭标准厂房工地巡查,这是水库移民村太湖新村党支部书记黄友根的必修课;两村合并后,当选淋头村党支部书记,移民带领300余名长潭水库移民和2000多名原淋头村村民共同富裕,走上致富这是逆袭原长潭水库移民村长川村党支部书记阮哲骄的初心……

  远离故土,重建家园。年收靠着勤劳的入翻双手和移民办的政策帮扶,温岭市24166位水库移民,两番路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温岭不足8000元提升到2020年的34431元,翻了两番,水库移民的移民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攀升,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1.png

安置重建的洞桥村和双岙村的村委会大楼

  脱贫:六旬水库移民搬进新房享天伦

  4月28日上午,63岁温岭石桥头镇洞桥村村民蒋梅宝像往常一样,将8岁的孙子送到小区附近的石桥头镇中心小学上学,然后再返回石景小区物业办公室上班。放在10年前,这样的日子他想都不敢想。

  蒋梅宝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位于湖漫水库库区的上洞桥村,一家5口人挤在一间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继承下来的两层砖木结构老房子里,下一次雨屋内要湿一个星期,村里唯一进出山的是一条3米宽的泥土路。以打零工为生的他,根本无力到镇上买房。“眼看儿子快30岁了,谈了好几个女朋友,都因为家里条件原因,最后不了了之,我真是愁坏了。直到2010年,村里开始移民迁建,终于是把婚事敲定。”蒋梅宝说,家里前后分到了两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

2.png

安置后村里崭新的阅读室

  蒋梅宝还清楚的记着,2013年年12月16日,是他搬进新家的日子。为了照顾这个贫困的家庭,蒋梅宝参加为水库移民免费安排的就业技能培训,通过竞争上岗,他当上了自家小区的物业经理,每月5000元工资。老伴也通过招聘进入石桥头镇环卫所工作,每月3000元工资。

3.png

正在办公的蒋梅宝

  “真的是没想到,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有份好工作,还住上新楼房,接送孙子上学、买菜都非常方便。”说起现在的新生活,蒋梅宝满是幸福。

  蒋梅宝只是水库移民过上好日子的一个缩影,自2010年开始迁建以来,位于湖漫水库库区的石桥头镇洞桥村、双岙村800余户3000余人陆续搬出大山,告别山上的旧居,在新家开启新生活。

  致富:6个水库移民村合办村企谋富裕

  望着马上就要完工的5层标准厂房,正在工地上巡查的太湖新村党支部书记黄友根,眼里充满了希望。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太湖新村、毛坦村等6个温岭太湖水库移民村组建的温岭市协力投资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在他眼里,这个总投资4700余万元的项目就是“下金蛋的母鸡”,更是9000余名移民未来的一份依靠。按照估算,厂房建好之后,每年可以带来420万元的收入,以太湖新村8.33%的占股比例来算,村里每年能分到35万元。

  遥想当年,还没搬下来之前,黄友根所在的太湖水库原梅安村,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我刚开始当村党支部书记的时候,村里连订报纸杂志的钱都没有,慰问困难群众都要村干部自掏腰包。”

  2001年,在黄友根的带领下,梅安村积极响应移民号召,搬迁下山建立了新梅安村,后并村改名为太湖新村。村民上班方便了,孩子上学路近了,日子越过越好,如今家家户户都开上了小汽车。

  为了谋求共同富裕,2015年,在温岭市移民办的指导下大溪镇6个水库移民村抱团成立了温岭市协力投资有限公司,寻找稳定长久的投资项目。

  2016年,在温岭市移民办的帮助下,争取到水库移民专项资金扶持4000余万,加上公司自筹资金700余万元,在淘宝司法拍卖买下了大溪潘郎工业园的一块5794平方米的工业用地,并建厂房出租。

4_meitu_1.jpg

厂房设计的效果图

  厂房将于今年7月份建成出租,这些天,寻租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进黄友根的手机,让他对公司未来的前景充满了信心。“公司盈利后,每年将按照各个村的占股比例,拿出一部分分红到到村民手上,另一部分用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壮大。”

  融合:水库移民村书记扛起合并村大任

  33年前,阮哲骄和同村的160多名村民从黄岩长潭水库库区后院村,搬迁到温岭东浦农场15大队。那时25岁的他可能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了松门当地淋头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带领300余位长潭移民和2000余位淋头村民共奔致富路。

  回想当年,阮哲骄和村民们在荒凉的东浦农场重建家园,取名长川村,寓意长潭人到淋川镇。第二年村里遇到水灾,老书记带着一部分村民抹着眼泪偷偷回了黄岩老家。阮哲骄和几个年轻人通过选举成为了临时村委会的班子成员,带领留下来的村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过来。

  “在东浦农场,长川村分到了300多亩地,村民们种西瓜、西蓝花,要么外出打工,腰包渐渐地鼓了起来,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阮哲骄说,但是因为地处偏僻,依然存在生活不便和孩子上学困难等问题。

  2002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长川村再次整村搬迁,落户于原淋川镇政府所在地淋头村附近,南靠324省道,北邻228国道,地理位置优越。眼看着这边日子越过越好,部分留在黄岩生活的移民陆续都过来建房入住,村子里日渐热闹了起来。

  2018年,长川村和淋头村合并成立新的淋头村,阮哲骄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如何让长潭移民融入到当地村民中,从此不再分你我,是他工作中最大的目标。

5.png

工作中的阮哲骄

  为此,在工作中,阮哲骄对待两边的村民,坚持一碗水端平,不偏袒任何一方。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原淋头村村民的肯定,去年换届选举,他成功地当选了一肩挑书记。“从300多人到2400多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阮哲骄说,“在移民办的帮助下,村里菜场重建、老年公寓建设等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安排中,相信移民在这里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虽然每年会回长潭看看,但阮哲骄知道,从儿子到孙子,几代人的传承,移民们已经渐渐地融入温岭当地社会,扎根在了这片几代人为之奋斗的新家园。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