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法院延伸审判职能 助力三亚青法村“由乱入治”

[百科] 时间:2024-05-08 04:13:5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81次

原标题:海南法院延伸审判职能 助力三亚青法村“由乱入治”

海南日报记者 金昌波 通讯员 方茜

青法村,由乱入治是海南位于三亚市育才生态区的一个小村落。三年前,法院法村这里发生一起大规模村民围攻事件,延伸亚青让这个村子的审判“乱”远近皆知。

2017年春节期间,职能助力村民围攻致使青法村党支部原书记、由乱入治村委会原主任杨其青及其胞弟杨开青2人死亡。海南之后,法院法村40名村民被依法判刑,延伸亚青其中2人死刑、审判1人死缓。职能助力

如今,由乱入治青法村现状如何?海南近日,海南日报记者来到这里实地探访。法院法村风光秀美的生态环境,干净整洁的通户道路,安宁和谐的社会氛围,随处可见的乡村治理、普法宣传标语,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用青法村驻村第一书记王美全的话说,“青法村变化很大。”

近年来,在省高院的指导下,三亚两级法院认真剖析青法村存在的根源问题,针对性地开展审判延伸工作,通过大力实施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协调解决长效机制、开展精准普法等措施,推动青法村成功实现了“由乱到治”的根本性转变,努力打造新时代海南版社会综合治理“枫桥经验”。

基层党支部,法院来共建

过去的青法村,为何乱?

回想起当年的那场悲剧,三亚市育才生态区管委会副主任曾人孝说:“表面上系偶然,实则是村里基层治理失灵、矛盾长期叠加的必然。”

何艳,三亚中院刑庭负责人,也是负责此案的一审法官。“案件审理过程中,我多次到青法村调查案件,发现村‘两委’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崩塌。”在她看来,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治理能力差、管理方式简单粗放、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等突出问题,共同催生并激化了农村内部矛盾,是最终引发重大恶性刑事犯罪案件的重要因素。

如何补齐基层党组织短板,夯实战斗堡垒,成为当务之急。在多次带队到青法村走访调研后,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凤超要求,法院务必会同当地党委、政府、基层政权组织狠抓社会综合治理,彻底摆脱基层两委软弱涣散不利局面。

为此,三亚中级人民法院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开展专项整治,特别是安排该院刑庭党支部与青法村结为共建党支部,帮助青法村物色、培养、选任一批能干事、敢担事、作风正派、服务群众热情高的后备干部,切实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强化党组织力量。

“基层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群众学习提高、发展致富、遵纪守法、弘扬正气”“党员要充分利用对社情民情较熟悉的优势,主动参与到化解家事纠纷中来……”何艳介绍,近年来,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法院不定期到青法村讲党课、开展主题宣传,全面加强对村“两委”班子的政策宣传和普法宣传,指导村干部深入学习《村委会组织法》,规范强化党务村务,制订完善村规民约,落实“两议两公开”,切实提高两委班子管理村务能力和水平。

党支部变强了,信任重新建立起来。王美全说,过去,基层组织形同虚设,在涉及村民集体利益和矛盾纠纷时,党员不敢说话,集体失声沉默,“新上任的支部班子进行了深刻反思,并达成共识。对于村里大小事务,要让广大村民参与进来,共同商议,集体决策。”村民杨国珍也说,现在村民有事都找干部。

“一对一”联络,多元促调解

矛盾纠纷,就像滚雪球一样,如果第一时间处理不好,后果只会越来越严重。

省高院剖析指出,青法村事件的诱因之一在于缺乏长效纠纷化解机制,不能及时有效处置村民利益冲突,导致矛盾激化引发恶性案件。

对症下药!海南法院的思路是:采取法治化、现代化的手段帮助该村建立多元化矛盾纠纷协调解决长效机制,以法治“定分止争”。

2019年3月,青法村一名缓刑人员开挖水渠,冲毁了其他村民的3株槟榔苗。本是邻里小事,但因一方是当年案件被害人家属,一方是被判缓刑人员,双方差点动起手来。

“如果任由双方继续扩大仇恨,后果不堪设想。”何艳说,接到报告后,法院立即警觉起来,指派联络员教育缓刑人员,并协调村“两委”和人民调解组织实地勘查现场,评估损失金额,“最终经3次调解,双方接受了调解建议。”

一场潜在的危机,就此平息。

“这起纠纷的圆满处理,说明法院坚持把社会治理着眼点放到前置防线、前端控制、前期处置上来的思路是正确的。”三亚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录耀说,为把各类风险防范在基层、化解在源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该院联合村委会干部逐门逐户排查矛盾。

据悉,案件发生后,三亚中院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能动性,主动介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指派刑庭内勤、青法村一名村委会干部组成“一对一”联络模式,并建立微信群,邀请各调解员加入,调解过程中发现疑难问题的,法庭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通过微信群进行业务指导,在矛盾纠纷化解中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

与此同时,三亚中院联合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开展一村(社区)一常年法律顾问工作,推动建设专业人民调解服务站和法律援助服务站,加强诉调对接工作,拓宽矛盾纠纷疏导渠道,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村民王国清2018年被拖欠7万多元工资,在驻村律师和村干部的帮助下,经法院调解解决了问题。“我知道村里有律师和调委会,就主动找过来,果然拿到钱了。”王国清说。

青法村调解委员会主任黄凯雄介绍,2019年共调解纠纷32件,成功调解29件,“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社会效果好”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正在形成。

普法进乡村,法治入民心

对青法村村民法治意识的提高,三亚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娜同样感触颇深:“以前村民上普法课都打瞌睡,现在上课眼睛睁得大大的。”

“尽快整理村民关心的问题,我们将组织法官进村普法。”

“为什么农村有的土地能办林权证,有的不能?”

“农民荒废土地多年,村里想发包给其他人,是否合法?”

……

在微信群里,定期通过村“两委”干部,收集村民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针对性普法,引导村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这是三亚中院法官在青法村探索精准普法的有效举措。

“村干部、村民需要解决什么法律问题,我们就带去什么法律知识。”王娜说,这样的普法活动,被青法村村民普遍接受。

长期以来,由于精神文明建设匮乏,青法村当地青年存在着酗酒闹事的陋习。“当年的这场悲剧不是孤例,一直以来,酗酒问题都是刑事案件发生的一大导火索。”王娜介绍,三亚两级法院大力配合市委、市政府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运动,对青法村积极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宣传、送法下乡等活动,引导村民改掉陋习,树立积极生活态度。

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三亚中院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活动,把法庭搬到青法村田间地头,以案说法。与此同时,结合“智慧法院”建设,三亚中院还将为青法村送去智能普法机器人,为村民提供立体化、全天候、普惠式的网络普法服务,推动建立青法村法治文化中心,教育引导村民遵法守法用法。

“一个明显变化就是,以前,村民之间有了矛盾纠纷,都靠比谁嗓门大、比谁拳头硬。现在,大家观念不一样了,知道打架解决不了问题,使用法律武器才更高效。”青法村五组村民小组长黎良全说。

“从事后问法,到事前询法,明显看出来村民法律意识越来越强了。”黄凯雄说,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已是青法村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本报海口9月11日讯)(金昌波 方茜)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