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湖南郴州:农业有奔头,农田变抢手 正文

湖南郴州:农业有奔头,农田变抢手

[百科] 时间:2024-04-28 17:49:1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13次

原标题:湖南郴州:农业有奔头,湖南农田变抢手

湖南郴州:农业有奔头,郴州农田变抢手

( 2020-07-10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乡村振兴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吴山村整理出了一片400亩的农业土地预流转。曹四应和几家农业企业争着要。有奔

57岁的头农田变曹四应是吴山村富硒蔬菜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住在城里,抢手和儿子做窗台装修生意。湖南五年前,郴州曹四应的农业心思开始从工程转移到农田上。他每周往村里跑好几趟,有奔开始新“半工半农”。头农田变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抢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湖南农民家庭收入靠农业耕作和外出务工,郴州被为“半工半农”。农业传统的“半工半农”是年轻子女进城务工,年老父母在家务农。“工”是主要收入来源,“农”则是解决口粮问题。

曹四应不一样。他在郴州城里安了家,重返农田是因为农业有奔头。

吴山村土地肥沃,富含硒。可二十多年前,曹四应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丢下农具,一窝蜂进城务工,只留下老年人在土里刨食,土地抛荒不少。

“那时候有地但没人要。现在有点连片的地都很抢手。”曹四应告诉本报记者,自己打工去过不少地方,经常听工友们谈起各自村里的产业,长了不少见识。听得多了,自己也开始琢磨,吴山村条件不赖,怎么就搞不好?

2004年,他回到郴州,承包窗台装修工程,偶尔才回到村子里。他发现村民还是像以前一样起早贪黑,种出的蔬菜却卖不出好价。

凌晨三点,吴山村的菜农就要拉着装好的菜,赶去城里的菜市场。等天亮卖了菜,又赶回地里忙活。就算忙成这样,一亩地一年到头收入最多也就五六千块钱。

他找来12户要好的农民,想成立合作社,种富硒蔬菜。可富硒蔬菜怎么种?怎么能卖好价?收入比以前更差怎么办?当时,很多村民连什么是富硒蔬菜都不清楚,免不了有顾虑。

“合作社有分工,有人管销售,有人管技术、管种植。”曹四应说,加入合作社的农民不用再凌晨摸黑开着农用车把菜拉到城里了。合作社联系了配送平台、电商和社区超市,农民只要把菜种好就行。

为了把菜种好,合作社还请来了当地科协技术人员手把手做示范。一开始,还有农民不服气,觉得,“种了大半辈子菜,还要别人教?”

“按老办法种的菜确实比不上合作社种的菜,村民不服不行。”曹四应说,产量高了,价格涨了,蔬菜销路也不愁。普通黄瓜一块钱一斤,他这能卖一块八,大家还抢着要。

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年,成员一亩地收入从加入前的五六千一年变成最少一万五一年。最初那些有顾虑的村民也对曹四应说,这件事多亏了他搭帮(方言,帮助的意思)。

没几年,曹四应的合作社流转的土地面积,从最初的60多亩扩大到120多亩。越来越多的村民也想加入,曹四应也想扩大规模,只是卡在了土地上。

如今想在村子里找连片的土地越来越难。这几年,吴山村引进农业企业、职业农民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烤烟、草莓、小龙虾、荷花等产业,土地自然抢手。好不容易有块400亩的地,曹四应也加入角逐。

与此同时,村子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从事农业创业。“我在理论上比不了年轻人,但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比年轻人好。”曹四应觉得自己不输年轻人,但他说,最终吴山村产业发展还得靠这些年轻人,自己只是个带头的。

(本报记者张典标、张玉洁)(张典标 张玉洁)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