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数字经济、总部经济、开放经济产业高地加快建设

[焦点] 时间:2024-04-30 00:23:4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45次

原标题:长宁区:数字经济、长宁总部经济、区数开放经济产业高地加快建设

五年来,字经长宁区坚定不移稳增长、济总济开济产转方式、部经调结构,放经区域经济稳中有进、业高健康向好,地加地区生产总值2021年超过1800亿元,快建同比增长11.2%,长宁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区数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6.88亿元,字经同比增长23.06%,济总济开济产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0.33亿元,部经同比增长16.51%,放经增速居中心城区第二。

同时,长宁区也彰显出经济能级较高、产业特色鲜明等特点,在线新经济、现代商贸等产业竞争力强、显示度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现代服务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达到80.38%,较五年前提高3.84个百分点,房地产税收占全区税收比重12.08%,比五年前下降3.86个百分点。

五年来,长宁区消费、投资和进出口三大需求稳定发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2亿元,实到外资33.49亿美元。经济楼宇累计开工191万平方米、竣工203万平方米,亿元楼31幢。总部经济加快发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近80家。

经济韧性强,市场主体活力充沛,使长宁区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2022年,长宁一季度生产总值达428.94亿元,增长6.8%,增速居全市首位。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38.5%,增速居全市各区第一。

建设“大虹桥”开放特征最鲜明城区

今年3月4日,长宁区举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一周年总结推进大会,集中发布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长宁片区《行动方案》、重点任务清单、重点产业目录、“规划一张图”以及“交通一张网”。

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功能布局中,长宁区全域纳入北向拓展带,其中西部19.9平方公里纳入核心区范围,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上海市域范围内唯一的中心城区。2021年,长宁片区综合税收占商务区比重达37.4%,以不到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1/7的土地面积,贡献了近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超过1/3的税收。

一年多来,长宁区发挥区域综合优势,“双循环”载体平台作用在区域内显著提升,长宁片区也成为目前“大虹桥”开放特征最鲜明的城区。2021年,长宁片区外商投资实到金额1.35亿美元,同比增长61.61%,远超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平均增幅,进一步促进了要素资源在区内实现跨境流动。

长宁区领导表示,目前长宁区在“大虹桥”地区中优势最为明显,但同时压力也最大,仍需克服高基数和建成区带来的提升挑战,必须将“把事干成”的韧性、全力以赴的拼劲切实化为动力,把“优势”变“胜势”。

为此,该区域明确了“4+6+2”的产业导向。其中,“4”即临空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和开放经济等四大经济;“6”即六大重点产业,包括航空及物流、时尚创意等长宁区“人无我有”的特色产业,信息服务业、人工智能、“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和专业服务等“人有我优”的优势产业,还有金融服务、大健康等正在培育发展的潜力产业;“2”即绿色低碳和智能驾驶两个新兴产业生态,进一步契合上海市和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打造高能级的总部经济

6月15日,在上海市政府举办的第三十五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仪式上,长宁区3家外资企业被认定为新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包括上海得斯威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蝶理(中国)商业有限公司和泷定大阪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截至目前,长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贸易型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和民营企业总部已累计达到118家。

三家新总部企业中,DSV“得斯威”是丹麦哥本哈根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已经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公司或办事机构。此次获颁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亚太区)证书的上海得斯威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在中国投资注册的市场主体共有4家,均位于上海。近期,得斯威投资近3亿元,在长三角地区筹建新的仓储物流公司,看好国内物流市场的发展前景。

作为上海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区之一,长宁区内目前已集聚近6800家外资企业、1500多家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和近8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区登记境外人口约占上海境外人口总数1/5。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宁片区中,总部企业认定数已达49家,41家企业主体中,税收亿元级企业5家,千万元级企业21家,百万元级企业15家。

为此,下一步长宁区将从“双轮驱动”扩增量、稳存量出发,增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的功能,进一步打造高能级的总部经济,提升长宁片区在虹桥中央商务区发展中的动力引擎作用。

自2021年起,长宁区就建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商务委和区外办承办、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圆桌会议制度。通过定期召开会议,了解企业发展战略,及时回应和解决企业诉求,倾听企业对区域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形成了政企面对面沟通的长效机制,并发布《支持总部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

6月中旬以来,长宁进入了项目签约、企业沟通的“旺季”。6月15日,2022年长宁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重点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暨虹桥友谊联盟政企对话会首场活动举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泷定大阪等10家日企代表参与。6月21日,第二场圆桌会议即欧洲企业专场举行,包括博世、联合利华等企业代表参加。围绕长宁区于5月底推出的《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政策措施》,就税收减免、社保缓缴、房租减免、援企稳岗、金融服务、出入境便利等36条举措展开推介,长宁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当场回应了企业诉求。

在6月16日召开的长宁区投资促进季度签约大会上,20家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在线上签约落户长宁,涵盖“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时尚创意、大健康、金融服务和金融科技等长宁区四个特色产业,区首家公募基金泉果基金在会上正式揭牌。此次揭牌和签约的企业投资规模达111亿元,其中多家企业拟在长宁设立全国性或华东地区商贸中心,致力于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打造服务于双循环战略的贸易类总部。

项目签约、企业落地的“旺季效应”,也标志着长宁经济基本面向好发展的积极态势没有变,长宁面临的“大虹桥”和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机遇没有变,长宁区吸引各方投资兴业的优质环境没有变。

开启“3320”数字化转型战略

在今年6月16日举行的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长宁区“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正式发布。作为三个上海市级在线新经济生态园之一,将努力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创新高地和数字经济总部集聚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样板间”。

近年来,国内数字经济领域的头部企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企业纷纷将市场主体设立在上海长宁。去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黑湖科技总部项目与长宁区政府正式签约,同年12月正式进驻上海百年历史风貌道路武夷路,在武夷路333—335号园区开启企业上下游生态圈建设的新篇章。

作为一家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潜在独角兽”企业,黑湖科技曾入选2021年十大工业数字化服务商。企业的主打服务产品“黑湖智造”是一个工业协同SaaS平台,可为制造型企业提供基于云端的数据协同与分析服务,结合机器学习和数据建模,帮助制造业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数据实时驱动决策。目前,黑湖科技服务领域已覆盖食品饮料、塑料、化工、金属、医药、电器等近20个细分行业的全链路生产场景。

眼下,长宁区内数字经济产业企业的最新研发成果、主打产品,都有机会展示在今年初刚刚开放的“数字长宁体验馆”。数字长宁体验馆坐落于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内的光大安石虹桥中心,是上海首座开设在城市综合体、集中展示区域城市数字化转型成果与“未来城市”体验等的一站式场馆。观众通过参观科大讯飞展厅、拼多多智慧农业展厅、上海荷福研究院总院展台等,领略长宁区数字孪生场景应用,可感知当下最前沿的数字创新技术、数字应用场景体验和数字便民服务。

面向未来,长宁区将充分发挥“数字长宁”品牌优势,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全力实施“3320”数字战略,努力实现“十百千万亿”的发展目标。

“3320”指“3区、3带、20个数字专项”。其中,“3区”指数字经济转型标杆区、数字生活示范引领区和数字治理最佳体验区;“3带”指长宁东部数字技术创新集聚带、中部数字应用场景集聚带和西部数字企业总部集聚带;“20个数字专项”指围绕推进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和治理数字化转型提出的20个专项行动。

“十百千万亿”的发展目标包括:培育、集聚10家行业领先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形成龙头带动中小企业竞相成长、蓬勃发展的良好数字产业生态;培育、集聚100家具有相当能级的创新型企业;营造1000个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应用场景;推动1万家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培育集聚一批万亿级市值/估值或万亿级GMV的龙头企业。

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五年来,长宁区重要领域的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尤其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区方面,长宁已成功入选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虹桥智谷”获批国家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而随着区内已集聚国家级、市级科技创新载体24家,市、区级创业孵化基地13家,累计孵化小微企业1500余家,长宁区人才服务提升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也不断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人才高地”支撑“产业高地”,过去五年,长宁区成立了虹桥国际人才港分中心,上海虹桥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功能拓展至17项,“虹桥人才荟”服务站点增加至38个,古北市民中心设立了全市首个“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社区服务专窗,开展区级外籍人才表彰,创设并颁发了“虹桥友谊奖”。

疫情以来,长宁区人社局不断创新人才服务举措,采用“数据比对、视频核验、远程受理”等方式,在上海率先试点了人才引进落户审批全程网办,做到人才引进落户“一次不跑”和“不见面办理”,不断探索以良好的政务服务为精准暖才惠企贡献力量。

长宁区国资系统坚持立足长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国有资产、资源、资金全面聚焦和服务于长宁经济社会发展。长宁区市场监管局作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力军”,从“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再到“一证多址”,以及创新实践全国首例食品许可“一址两证”,都是围绕“照”和“证”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域不断探索。

今年5月至8月,长宁区正举办“职等你来就业同行”2022年百日千企万岗招聘高校毕业招聘系列活动。目前,该活动已纳入上海市落实国家人社部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重点工作项目,聚焦长宁“3+3”重点产业,对接全市近60所高校资源,将用100天左右的时间,动员1000家以上的用人单位,提供1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

6月中旬,长宁区还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分别签约,与前者明确了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对接高质量创新提升、实现高质量监管效能、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等4个方面10个合作事项,与后者将围绕老虹桥地区城市更新、“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美丽街区建设、生态惠民工程等探索创新实践。

在大中小企业均关注的金融惠企方面,长宁区投促办(金融办)开发的“长宁营商通——企业服务小程序”已经于6月中旬正式上线,将进一步增强助企纾困的时效性与实效性。为了更好发挥金融机构对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持续深化长宁区“政银企”三方对接机制,长宁区投促办(金融办)已牵头区内20家金融机构,推出一批战“疫”金融产品,助力中小微企业战疫情、保生产,有序开展生产经营,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舒抒)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