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火热的发展干劲火热的新村生活 正文

火热的发展干劲火热的新村生活

[时尚] 时间:2024-04-29 12:54:1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92次

原标题:火热的火热发展干劲火热的新村生活

典哲村易地搬迁新村全貌。

西宁海关按照“五个坚持”“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展干要求,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劲火大力实施基础建设扶贫、新村产业和就业扶贫、生活异地搬迁扶贫、火热教育扶贫、展干医疗健康扶贫、劲火党建扶贫等多项精准扶贫行动,新村取得了积极成效。生活

王金梅老人在打理门前的火热花花草草。

茶卡村村民在西宁海关援建的展干村卫生室看病。

扶贫工作队在生态管护员临时驻地开展入户调查。劲火

扶贫工作队入户调查与牧民话家常。新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15年,生活西宁海关作为中央驻青单位,组建两支扶贫工作队进驻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青珍乡典哲村、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茶卡村开始开展全面帮扶。

5年来,按照“五个坚持”“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西宁海关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和就业扶贫、异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医疗健康扶贫、党建扶贫等多项精准扶贫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截至目前,西宁海关向两村累计捐助资金130余万元,捐助物资折合人民币224.17万元,各类培训投资19.3万元,引进项目15个,总计投入资金2831.87万元,组织、协调各类培训12次,接受培训人员350人次,培训后转移就业46人。

2018年,茶卡村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典哲村通过省脱贫攻坚核查验收小组的全面验收,最终认定完成绝对贫困“清零”任务,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铺筑“连心路”

架起“关爱桥”

典哲村又叫“岭·典哲”,是传说中格萨尔王得胜归来赛马庆功的地方。这里的赛马会在涉藏州县久负盛名,但是因为交通不便,多年来的举办规模始终有限。

2015年,村里的三条沟都还没有通路。牧民相保一家,就是贡麻沟最里面的一户人家。“从沟口到我家就有13公里,最后一段还是陡上坡。以前送孩子上学要先徒步或骑马3公里,再换乘寄存在邻居家的摩托车去乡上,总共15公里的山路,要颠簸一个多小时,到了学校孩子们的小脸都冻成了紫红色。”回忆过去,相保感慨万千。

要致富,先修路。只有路修好了,乡亲们的生活条件才能得以改善。

对此,西宁海关明确目标:一要延展通村公路,实现户户通路。二要修桥,实现以最短路程连接县道、国道。

该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主动学习路桥项目规划政策,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整理了厚厚一沓材料,多次到各级交通部门进行汇报。

现在回想起来,驻村第一书记李国元笑着说,跑路桥项目那半年,我差点把州交通局的门槛踩断了,连交通局门卫的值班大爷都认识我,远远见了就会说“典哲村的第一书记又来啦”。

功夫不负有心人,村里的路桥项目相继获批并顺利实施。当通往相保家的最后3公里路修通的时候,他激动地紧紧抓着李国元的手,一遍又一遍地用藏语说着“谢谢!谢谢!”

2020年9月8日,一座造价429.83万的连通着227国道和典哲村格萨尔王赛马场的T型中桥正式建成通车。

桥头指示牌上镌刻的“关爱桥”三个字,深深地刻录着西宁海关与典哲村深厚情谊,更加坚定了典哲人走出去奔小康的信念。

民宿产业化

土地集约化

曾经的茶卡村,近三分之一都是贫困户。2015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异地搬迁的好政策让茶卡人离开了“耕着田却吃不饱,生着火也捂不暖”的老村,搬到了如今的茶卡盐湖景区的“大门口”。

新村的土地盐碱化程度高,不能耕种。“除了种地,我们啥也不会,就算有了新房子,我们也没有谋生的新门路啊!一开始,我们一家还真是不想往下搬。”村民王进忠说。王进忠的妻子常年生病,自己也因为腰肌劳损,不能干重体力活,两个女儿还在上学,家庭收入来源十分有限。

针对王进忠一家的情况,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争取国家“530”免息贷款、协调双帮单位资助等,帮助王进忠家进行了住房扩建和内部简单装修,一个简洁干净的家庭宾馆建成开业了。为了稳定客源,村里还帮助王进忠利用互联网搞营销,一个旅游旺季就挣了5万多元。

王进忠高兴地说:“这些钱能抵得上我种五六年地的收入,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海关的驻村工作队,以后我会继续努力,把日子过出个样来!”

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鼓励、帮助下,依托茶卡盐湖旅游资源,茶卡新村第三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截至目前,全村开设家庭宾馆207家,共有3850余张床位,开设农家乐、饭店14家,出租行业从业18户,全村全年旅游总收入超过1000万元,人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盐湖景区客流大幅下降,但村里人的收入并没有断。原来,异地搬迁后,茶卡村将老村的土地进行了复垦和集约流转,种地能手们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种起了连片的庄稼。西宁海关还协调当地政府和部门,为每家每户修建了农用仓库。

此外,由于茶卡羊肉质鲜美,远近闻名,很多村民想发展养殖业。经过西宁海关协调,乌兰县已同意该村在老村规划专用用地建设畜棚,由村民自筹资金建设畜棚。目前,畜棚建设已全面动工,部分村民已建设完成。

短短几年,茶卡村经济发展成功转型,以民宿旅游产业化发展和土地流转农业集约化发展为主的产业结构模式基本形成。

特色合作社

定制公益岗

典哲村地处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原牧区,常年气候严寒,无霜期仅有2个月,是一个纯牧业村。

2015年,全村212户,819人,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多元。初次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户109户,286人,分别占全村51.4%、34.9%。全村大小牲畜存栏0.19万头(只),人均仅有2.32头(只)。

这些数据让驻村第一书记刘浩光深感压力重大,责任更加重大。针对全村实际,扶贫工作队制定了精准脱贫实施方案。

首先,继续治理黑土滩,扩大饲草合作社种植面积,实现产能覆盖本村需求后出售结余部分。其次,建立奶牛养殖合作社,提高入股牧民分红及工人工资。在此基础上,2017年,又整合利用扶贫资金陆续投资了餐饮企业、光伏电站和驾考中心。

2019年,饲草种植合作社户均分红510元,奶牛养殖合作社人均分红250元,餐饮企业投资户人均分红610元。光伏产业首次分红,收益达35150元。经村集体商议,决定将收益的80%用于开发23个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就业问题。

贫困户曲羊措一家从两个合作社拿到了1200多元的分红。此外,她还拿到了21600元的生态管护员工资。加上自己打零工的收入和女儿的牧业收入,一家三口人均年收入如今已排到了村里的前列。

两年多来,西宁海关继续帮助典哲村开发公益性岗位。目前,全村共有公益性岗位74个,惠及所有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积极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掌握技能,自食其力拓宽增收渠道。5年来,全村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不足2000元增加到了8000多元。(解丽娜 仁青措)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