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刘大钺:援汉甫归再赴塞国 为国效力义无反顾

[探索] 时间:2024-05-12 07:09:57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33次

原标题: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刘大钺:援汉甫归再赴塞国 为国效力义无反顾

“抗击‘非典’的广东冠肺奖章证书都捐给国家档案馆了,塞尔维亚的省抗塞国勋章捐给国家博物馆了,这次的击新进奖章我也打算捐出去。”面对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炎疫援汉义无荣誉,刘大钺一如既往地淡然。情先

刘大钺是人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医保管理中心主任,大钺曾在“抗非”一线奋战,甫归反顾又参与了广东MERS阻击战。再赴1月24日,为国作为广东首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院感督导组组长,效力他除夕夜义无反顾再出发。广东冠肺

5月初,省抗塞国作为第二批援助塞尔维亚抗疫专家组成员,击新进他再次为国出征,炎疫援汉义无为塞尔维亚带去了武汉抗疫经验,在当地结下了“铁杆友谊”。

在武汉收到最珍贵的礼物

1月26日,广东首批援助武汉医疗队进驻对口支援的武汉市汉口医院,接管了呼吸科六病区。作为院感专家,刘大钺最先进入病房“探路”。

面对恶劣的隔离条件,刘大钺说就像“一桶冰水从头浇到脚”。“既然给了我们,就不能不做!”他没有退缩,开启了病区改造计划——

动手清理垃圾,重新设计病区的布局和流程,改造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重新装修病区的隔离设置……凌晨4时的汉口医院,刘大钺还在为医护人员们清洗消毒护目镜,“要对大家的安全负责。”

10天后,正常的医疗秩序与流程建立起来,医生护士们的心踏实了。

医疗队员们大多数都没有穿脱防护服的经验,刘大钺和其他两位院感专家每天每人8小时轮班,每一个医护人员进出时,都一一指导操作,亲自上手帮忙穿脱。

抽出休息时间,刘大钺梳理了院感防控流程,将这些实践中的总结写成指南,发给所有广东医疗队队员甚至其他省医疗队参考。每一批新队员到来,他都负责院感培训。

在武汉,刘大钺收到了人生中最珍贵的一份礼物。

37岁的余先生是广东医疗队在武汉接收的第一个患者。刘大钺和其他几位专家一起讨论、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将余先生的生命挽救了回来。回汉口医院复查时,余先生当面将一方委托岳父篆刻的“医者仁心”印章送给刘大钺。“是他们帮助我度过了生命的寒冬,迎来了温暖的春天。”余先生深情地说。

带着抗疫实战经验去援塞

国内疫情渐渐平息之时,境外疫情又告急。

刚返粤结束休整不久,5月3日,刘大钺就与中山一院的2位同事一起,赶赴欧洲小国塞尔维亚,轮换此前援塞抗疫的中国医疗专家组3位专家。

他仍是主动请缨:“有机会为国效力,是责任,也是一份光荣。我们刚从武汉回来也比较有经验。”

出发时,他带上了不少“私房货”,都是经过他鉴定的,使用最舒服、效果最好的防护用品,如头戴式口罩、带脚套的防护服、次氯酸消毒剂等。

这些都来自武汉的实战经验——挂耳式口罩,时间长了耳朵很难受,头戴式能“解放”耳朵;带脚套的防护服减少穿脱步骤,也减少了风险;次氯酸消毒剂可以带上飞机,还可以直接喷头面部消毒。

医院还将他制定的感控流程制度翻译成英文版,又专门录制了简化版的穿脱防护服流程视频,制成U盘带过去。这些在塞尔维亚大受欢迎。

在塞尔维亚,刘大钺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每天到塞国各地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指导制度建设、消毒隔离、感染防控和病例救治;推动中国援建的“火眼”实验室落成,提高筛查检测能力;加强疑似病例及重点人群筛查,扩大筛查范围……

“为支持塞方战疫,我们不遗余力。”刘大钺说。40天里,他行程2万多公里,足迹遍布塞国25个城市中22个疫情较严重的城市,帮助塞国疫情得到基本控制。6月11日,中国援塞抗疫医疗专家组离开时,塞国每天新增病例数从六七百例下降到66例。

临走,刘大钺和队友们获得了塞尔维亚国防部授予的保卫国家最高荣誉勋章。

南方日报记者 李秀婷 通讯员 彭福祥(李秀婷)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