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顶顶红军笠 深深鱼水情

[探索] 时间:2024-05-09 09:07:3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55次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顶顶红军笠 深深鱼水情

顶顶红军笠 深深鱼水情

红色娘子军民兵连纪念馆展出的奋斗娘子军战士当年使用的蓑衣和斗笠复制品。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海南日报记者 黄媛艳 梁君穷

“万泉河水清又清,百年我编斗笠送红军……”作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启笠深配歌,《万泉河水清又清》中的航新红军这一经典唱段被人们所熟知。随着芭蕾舞剧等红色娘子军主题作品的征程不断推出,“肩挎斗笠”的顶顶红色娘子军形象已经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当中。

斗笠,深鱼水情当地人称之为“东坡笠”。奋斗在艰苦的百年革命岁月里,它作为挡雨遮阳的启笠深器具,与草鞋、航新红军木屐、征程巡灯、顶顶蓑衣等,深鱼水情都是奋斗琼崖革命者的必备物品。琼岛的妇女以不同方式积极参与革命,她们中,有的是加入红色娘子军,不惧生死,英勇杀敌,但更多的是用一双双巧手为红军编制斗笠等必备物资,不断供应前线。

当年,红色娘子军还组织阳江百姓编斗笠送给红军,因此东坡笠也被称为红军笠。而一顶顶红军笠也随着战士们历经战火,见证着琼崖人民的不屈斗争和“军爱民来民拥军”的鱼水情深。

战争的硝烟已散去,生活在新时代的琼崖人民依旧保持勤勉本色,巧手编织的斗笠“摇身”变成旅游商品,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破竹剖篾、将做好的竹篾条上下编织成“笠斗坯”,山葵叶铺叶拼装后,再用竹篾拢合挤压、细密锁边……琼海市阳江镇岭下村民、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坡笠代表传承人冯增超熟练地编织着“东坡笠”。

而在位于琼海嘉积镇的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斗笠是最好卖的旅游商品,一天能卖10多顶。”纪念园商店销售员蒙盛说。

如今,随着传统手工艺品越来越受市场青睐,制作斗笠等特色手工艺品正成为当地人增加收入的新方式。“斗笠故事”在新时代翻开了新的一页。(本报嘉积3月9日电)

青年说>>

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叶作林

来到琼海市红色娘子军成立大会旧址和红色娘子军纪念园之前,我对红色娘子军的认识主要是来自影视作品。经过走访了解后,才知道红色娘子军当年的光辉革命斗争历程。

巾帼不让须眉,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红色娘子军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与反动革命势力进行英勇斗争,出色地完成了保卫领导机关,宣传发动群众等项任务,并有力地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在沙帽岭伏击战、火攻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及马鞍岭阻击战中,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琼崖革命立下不朽的功勋。

红色娘子军传承不绝。至今,以红色娘子军为题材的舞蹈、戏剧、电影等仍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要积极主动学习和传承红色娘子军不怕牺牲、吃苦耐劳的精神,紧跟党走,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海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赵舟

在琼崖革命的伟大征程中,妇女能顶半边天。无论在革命高潮期,还是在白色恐怖下的革命低潮时期,她们既能在战场上攻炮楼、勇杀敌,又能在敌后助生产、打掩护,实为“巾帼不让须眉”典范。

我曾经疑惑,为什么琼崖革命中还需要女子上战场?是因为男儿郎怯懦吗?绝不是!正因中华民族处在危急存亡之秋的关键时刻,正因这片大地上的人民生活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之下,正因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志士们也是她们的父亲、兄弟、丈夫……看着印在纪念墙上的红色娘子军战士照片,有着坚毅的眼神,那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新时代,吾辈青年更应感悟初心,为前行积蓄磅礴的精神力量,用行动谱写新时代的青春赞歌!(黄媛艳 梁君穷)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