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红红火火农家乐 乡愁乡韵二龙山

[时尚] 时间:2024-05-01 21:23:4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31次

原标题:【视频】红红火火农家乐 乡愁乡韵二龙山

东北网8月20日讯(记者 迟亦达 郑通 王原龙) 近日,视频山记者走进宾县宾州镇二龙山村马家屯晓明农家乐的红红火火大院,大门旁“十星级文明户”的乐乡牌子格外醒目。农家乐屋内窗明几净,愁乡院里桌椅整整齐齐,韵龙正忙着打扫客房的视频山于晓明前脚刚送走客人,预约订房的红红火火客人已至。红火的乐乡生意不仅得益于二龙山旅游的地理优势,于晓明一直秉承的愁乡诚信经营理念,也让农家乐得到了游客广泛认可。韵龙

“自从村里开始美丽乡村建设,视频山慕名而来的红红火火游客越来越多。我们响应政府号召开办农家乐,乐乡不坑人,愁乡不宰客,韵龙生意越做越红火。”于晓明自信地说。

发展乡村游打出特色“组合拳”

在二龙山村,像于晓明家这样靠着乡村游富起来的农户有80余户,第三产业成了村里除了农业外的又一大支柱产业,拉动乡村的振兴发展。而这一切都要从2010年说起。

宾县二龙山村经济发展乡村文明双提升。东北网记者郑通摄 (1)

“当时的村子既不富,也不美,为找到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村里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二龙山村党支部书记吴少军介绍,由于二龙山村的位置得天独厚,国家AAAA级风景区二龙山就在村边,所以村里决定以马家屯、崔家屯为试点,瞄准农家乐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游。

宾县二龙山村经济发展乡村文明双提升。东北网记者郑通摄 (2)

“村子不美、村容不靓,怎么好意思让游客留在村里?所以我们第一步,就是下大气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扮靓乡村。”吴少军介绍,在乡里的大力支持下,二龙山村的村容村貌大变样。以马家屯为例,全屯房屋立体改造89户,铺设地下排水管网3900延长米,建地下排水井60个、渗水井116个,安装了路灯120盏,道路全面硬化,路肩全部完成绿化,补齐了旅游硬件。

宾县二龙山村经济发展乡村文明双提升。东北网记者郑通摄

村子美了,如何吸引旅游者前来又成了关键。在村委会的精心谋划下,根据农户自身具体条件,扶持每户各自经营旅店、饭店等具有农家特色的项目,拉长乡村游链条,并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几年来,二龙山乡村旅游知名度不断提高,引来不少旅游者。

光有农家乐还不够,二龙山村还打出了乡村特色旅游“组合拳”。启动采摘园项目建设,村委会积极协调租用农户土地,共建设了310个小菜园、47栋葡萄大棚、2栋温室,游客来园区自行采摘,以市场价格出售,切实拉动了村集体与村民收入明显增长。村“两委”又组织村民创办了村酒厂,专门生产纯高粱地产酒,让游客走进村庄,全面体会到这里的形、色、美、味。

打造民俗馆用“乡村记忆”留住乡愁

“来到我们二龙山村,不但玩得美、吃得香、住得舒坦,游客回到城市还能念念不忘,那是因为我们村留住了那股浓浓的乡愁。”吴少军带着记者走进村里建起的民俗馆。

馆内分别设置了老大队部、旧民居、流金岁月等板块,陈设了传统农具、粮票布票、农家院用品等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展品。从衣、食、住、用、行等全面展示乡村民俗、文化特色以及从贫困到富裕的发展轨迹。

二龙山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把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相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乡村文明双提升。为了记住乡愁,不忘传统,让后人有根可寻,二龙山村建设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馆,集展览、体验、参观学习、青少年教育于一体,目前共收藏各个时期的农耕文化及生产生活用具300余件。自开馆以来,每天吸引不少游客来参观,成为该村乡愁乡韵的一大亮点。

如今,二龙山村农家乐现已发展到80余家,形成了产业集群。都市游客对此情有独钟,纷至踏来,络绎不绝,二龙山村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年增收2000余万元。外来游人来体验农家乐,能感受到远离都市喧嚣、回归质朴农家生活的乐趣,那是一种男耕女织、厨有美食、宿有火炕、玩有采摘、赏有庭院的美好田园生活。(迟亦达 郑通 王原龙)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