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以信用建设优化医疗机构营商环境 正文

以信用建设优化医疗机构营商环境

[休闲] 时间:2024-05-05 20:47:4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97次

原标题:以信用建设优化医疗机构营商环境

行知讲谈

党的信用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建设机构市场准入、优化医疗营商公平竞争、环境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信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机构”这为我省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优化医疗营商过程监管机制,进一步优化卫生健康领域营商环境指明了方向。环境医疗机构营商环境是信用营商环境在医疗卫生与健康服务业领域的具体体现,要以医疗机构营商环境的建设机构改善,推进海南自贸港更高水平健康岛建设,优化医疗营商推进海南医疗卫生行业高质量发展,环境增进更高水平全民健康福祉。信用

当前我省医疗机构营商环境存在的建设机构问题

一是事前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匹配不够。随着海南“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优化医疗营商普遍落实“承诺即入制”“准入即准营”改革,市场准入条件大幅放宽,办事效率稳步提升,医疗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加。与庞大的医疗市场和健康资源需求相对应的是,综合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匹配不够。当前,基层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少、业务监督能力参差不齐、缺乏智能化监管手段,无法实现对增量的全覆盖现场核查、对存量的常态化校验监管。

二是监管需求与监管联动供给匹配不够。随着医疗健康领域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卫生健康法治建设存在滞后性,监管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有些仍然停留在“单兵作战”阶段,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降低了监管效能。同时,各部门对不良医疗机构的多次一般违规行为、尚未违法但有较大负面影响的行为,缺少法规依据难以开展联合惩戒,跨部门综合监管尚未形成合力。

三是健康需求与多元供给体系匹配不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公有与民营、非营利与营利共存的医疗健康发展格局。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民营医疗机构在获得政策支持方面还存在困难,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健康需求。以融资为例,民营医疗机构融资门槛设置较高,可供支配的现金流不稳定。

医疗机构营商环境政策分析框架

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营商环境是指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医疗机构营商环境是指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生产经营、市场退出等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外部环境因素的总和。

2020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医疗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等信用记录制度,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照国家规定实施联合惩戒。这对医疗机构及人员开展信用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

医疗机构营商环境的影响要素体现在政务环境、司法环境、商务环境、社会环境等4个方面。政务环境主要影响医疗机构获得公共服务的成本和效率,司法环境主要影响医疗机构市场秩序,商务环境主要影响医疗机构的融资机会和盈利,而社会环境主要影响医疗机构的运营理念和人才管理。

提升医疗机构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是建立医疗机构信用体系,实现精准监管。在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将信用承诺和履诺情况纳入信用记录,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为履行承诺的医疗机构提供便利措施。推动医疗机构的信用信息采集,开展信用评价,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可对医疗机构进行精准信用画像,并据此进行靶向抽查和差别化监管,做到有的放矢和精准施策,既节约医疗机构的迎检时间和合规成本,也使监管人员能够集中力量专注于高风险不良医疗机构的检查整改,减轻对诚信医疗机构的监管负担,赋能营商环境优化。

二是开展三医联动信用监管,实施联合惩戒。对医疗机构的跨部门监管,难点在于监管的过程及结果如何相互认可,减少重复监管干扰。由省卫生健康委牵头,联合省医保局、省药监局,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三医联动信用监管互认机制,在行政监管各环节采集信用信息进行“过程互认”及“结果互认”,实施“双清单一标准”,即三医联动职责清单、三医信息互认清单、三医联动信用信息互认标准。同时,对于联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严重失信行为,依法认定严重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通过三医联动信用监管互认机制及信用立法,切实增加不良医疗机构违法成本,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三是加强信用风险等级研判,破解融资难题。民营医疗机构融资面临信用不足的问题,建议结合信用监管体系构建,建立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平台,探索推进数据平台中关联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信用数据的实时共享,运用数字化监管协议、智能风控平台等监管平台,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不断深化信用大数据应用,为民营医疗机构信用风险研判提供强力支撑。推动信用数据通过地方征信平台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享,提高信用状况良好民营医疗机构的融资贷款可及性,解决民营医疗机构的资金周转、扩大运营规模等营商问题。

四是搭建诚信执业制度体系,规范医疗服务。以医疗服务行为为核心,重点评价医师、护士、药师在执业过程中的信用情况,开展医护人员执业信用信息的归集、评价、运用、监督管理,建立执业信用管理办法,动态评价医护人员执业信用状况,提高医护人员法治意识、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坚持依法执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在患者就医过程中,建立免预交充值、自费部分免现场结算、医保实时结算、先医后付、免费煎药送药等信用就医应用场景,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围绕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分级监管、事后信用联合惩戒,构建起以信用为基础,贯穿医疗机构全生命周期的闭环式新型监管机制,将有效促进医疗机构守法诚信经营、规范健康发展。

(作者系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国民经济学博士生、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主任)(王宝元)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