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就粮食安全问题建言献策:让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稳

[娱乐] 时间:2024-04-29 11:50:5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65次

原标题: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就粮食安全问题建言献策:让老百姓的饭碗“饭碗”端得更稳

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安全,住川政协关键是全国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委员问题稳供得上。粮食作为农业大省,安全四川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担负着重要责任。献策如何做到让老百姓“食无忧”?

“保障粮食安全,让老要求我们守住耕地红线,百姓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端得更把农田水利搞上去,饭碗种子自主创新提质增效,住川政协真正把藏粮于地、全国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委员问题稳”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以来,粮食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围绕这个话题积极呼吁发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婷

藏粮于地,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

根据全国“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清查评估工作成果,在设计年限内能基本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一季千斤、两季吨粮要求的农田,仅占现有高标准农田的45.2%。

“四川的情况与全国基本一致,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最大短板,今后提质改造任务非常艰巨。”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说。

难在哪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是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吴德以四川省为例,由于地形差异较大,不同类区建设投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每亩投资需求分别在3000元、5000元、7000元以上,部分条件更差的地方甚至需要每亩投资上万元,地方普遍反映财政困难配套难度大。

吴德建议,国家尽快颁布“农田建设条例”,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责任,让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依据地形地貌特征,分区、分类明确建设内容、制定建设标准,确保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能够实现“旱涝保收,宜机作业,高产稳产”。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唐诚青建议,切实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中央财政预算,继续出台鼓励高标准农田投入政策,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上来。

藏粮于技,确保农田“有水喝”

灌溉工程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四川省委专职副主委曾蓉调查发现,四川中型灌区大多建成于上世纪60—70年代,目前总体工程状况较差。

“这些灌区渠道配套率低,部分蓄水灌区存在有水用不出现象;已建渠道、渠系建筑物完好率低,近一半亟待整治改造;部分灌区用水效率低,节水空间巨大。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分必要。”曾蓉说。

唐诚青委员与曾蓉持有同样观点。他指出,2000年以来,中央和省级在中型灌区总投入仅34亿元,与中型灌区改造总需求初步测算174亿元相距甚远,缺乏大力持续投入是四川中型灌区最大的短板。

两位委员建议,中央扩大灌区建设总体投资规模,加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投入力度,提高对西部地区中型灌区配套改造补助资金比例,尽快发挥已建水源工程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当前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不通的问题非常突出。”民革四川省委建议,在全国范围对末级渠系(农渠和毛渠)进行全方位摸排调查,准确掌握损毁情况,全面开展“末级渠系整治行动”,并纳入“十四五”专项规划分年度实施,确保末级渠系在“十四五”期间得到全面整治。

藏粮于种,加大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

“当前我国种子仍然存在‘卡脖子’问题,部分农业种子依然靠进口,蔬菜、水果种子和种猪、肉鸡、奶牛等外来品种占比大。”吴德指出,一方面,当前种子研发同质化严重,重复产生大量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新品种”;另一方面,由于保护和利用体系不健全,我国珍贵特有种质资源正加速流失,部分种质资源存在濒临灭绝的风险。

为什么难有“新品种”?吴德介绍说,种子研发是需要大量资金和科技投入的高科技行业,周期长,见效慢,而品种审定通过率约为60%,使育种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模仿市场上已有的优势品种进行“修饰”育种。

吴德建议,加大农业种业研发投入,完善种质资源库,构建资源共享数字平台,提升育种创新能力。可充分利用公共科研单位基础研究的优势,加大种子公益性研究的投入,构建政府科研经费、育种企业研发配套经费、企业配套经费、社会资金共同持续注资的育种创新融合体。(记者 陈婷)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