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家书之美与文化传承 正文

家书之美与文化传承

[百科] 时间:2024-04-29 17:54:2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62次

原标题:家书之美与文化传承

如今,家书随着互联网的文化日益发达,人们也进入了互联互通时代,传承手写家书逐步淡出人们的家书视野。尽管云锦鲤素趋向边缘,文化书帖鱼笺走向落寞,传承但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家书家书文化依然应当传承,国人的文化礼仪情怀依然应当秉持。

家书是传承信函、简牍的家书一种,主要包括书、文化启、传承笺、家书移、文化牍、传承简、札、帖等,一般应用于家人之间的文字交流。按照清代著名散文家、“桐城三祖”之一姚鼐的考证和解释,家书最早起源于周公的《君奭》,其早期形式是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或诸侯国内部上层之间相互往来的文书,后来逐步完成了公文的私人化和写作主体由社会上层向平民百姓的延伸。

家书亦称作尺牍或尺翰,是家人之间用来沟通联系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前信息化时代一种常用的文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书信承载言语,以言语表达意愿。叙事表意、设理陈情、寄发期许、阐释主张,凡此种种,人们都把家书视为载体,将尺翰作为途径,于是,情感和心绪倾露于宣纸之上,快乐和愉悦生发于毫端之下。对于收到家书尺翰的人而言,无论展信诵读还是开函默念,都会萌生亲切之感和抚慰之意。

还应认识到,我国传统家书尺翰注重称谓不讹,主张行款无误,讲究封缄有法,倡导纸墨相宜,追求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注重本质与表象的完美融合。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家书尺翰是具有文学、史学、美学、文字学、文献学、社会学多学科属性的综合体。家书尺翰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诸如尺素、雁书、雁帛、雁音、鱼雁、鱼书、鱼笺、鲤素、尺书、尺简、玉札、玉函、瑶函、瑶章、瑶札、朵云、云笺、锦书等,这也从一个方面体现出我国家书文化的精深与博大。

明代晚期,商品经济开始萌发,文化日趋活跃,社会中上层家族之间的交流广泛而频繁,遂产生了大量的信函书牍,这些信函书牍既有关照时局政务、针砭世相百态的淋漓之笔,又有言说文化、论说议事、状摹自然、抒发心绪的性灵之作,所触及的对象极为丰富,所涉猎的内容非常广博。文学家兼史学家王世贞、戏曲家兼书画家屠隆、散文家归有光、史学家兼心学家李贽、诗人兼散文家袁宏道、文学家兼书画家陈继儒、书画家兼文学家徐渭、文学家兼戏曲家汤显祖等人,都是文风殊绝、各擅其长的尺牍大家,对家书文化的发展贡献卓著。比如《玉茗堂尺牍》是汤显祖的书信专集,承载着一代戏曲名家的个人行踪和独特心曲。

清代依旧延续了朱明王朝的家书传统和书牍风格,著名诗人钱谦益,杰出思想家、经学家顾炎武,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洪亮吉,知名诗词学家吴锡麒,著名散文家、性灵学派代表人物袁枚,著名文学家兼戏剧家李渔,朴学大师兼著名文学家俞樾等,在与家人和友朋的交往中,都撰写了众多书牍,为后人留下了他们的萍踪影迹和为官治学的心得感悟。清代中叶以后,一些艺术家和政治家通过书牍力倡家训家风,家书文化日渐兴盛起来,流传至今且影响甚巨的当属《板桥家书》等,这些家书中表达的家训、家诫已不再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传读,还能引发其他社会成员的共鸣与思考。

尽管书信与写作都是运用文字加以叙说和阐发,但是家书与文章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家书是写给特定对象阅读的,具有较强的私密性;而文章是写给众人欣赏的,呈现一定的公开性。古代知识分子的家书往来除了固有的礼节功能之外,还蕴含一种难以释怀的人文情结,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一种情致。换言之,虽然家书一般情况下篇幅较短,甚至只有三言两语,但可以显现出写作者澄明的心境和真诚的心绪,世道人心和人情冷暖也蕴含其中。

所以,中国古代经常出现以诗词代替家书的情形。例如,被后世广为诵读的杜甫的《春望》、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张籍的《秋思》、晏几道的《蝶恋花》等,这些均是感情真挚、情意笃诚的诗词尺牍,别有一番意味和意境。明清两朝和近现代还有许多文人用家书信札阐述思想和论及学问,在家书信札中直接表达个人对某一或诸多学术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成为学者学术体系和思想脉络的重要支撑。例如,明代中叶大画家董其昌对书画的研究和论断,几乎全部见诸于其家书信牍之中;再比如,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缪荃孙精心编辑的《艺风堂友朋书札》一书,收录了包括清廷重臣张之洞、瞿鸿禨、端方、盛宣怀等在内的当时官学商三界著名人物157人的数百封信札书牍,举凡研经修史、搜典刻书、访碑摩拓、创办学堂以及朝廷要事、社会事件、学者唱酬、趣闻轶事等,均有明确而详细的记载,清朝末年之政局演变、学术风向、文化情状,于此家书札牍汇编中也可观其大概。

中国古代任何一类文本都有其可圈可点的美感。家书信札之美,在于其不受题材限制和形式束缚,可以自由酣畅地挥洒和淋漓尽致地表达,可以一倾衷肠和一诉心曲。在家书信札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心境的恣意表白,张扬着情感的痛快宣泄。家书信札的美感,不仅在于用词的古朴典雅、称谓的适中得体、行文的流利畅达,还在于书写的端庄与整饬。通常而言,书写家书信札宜用楷书或行书,特别是给父老长辈和新交友人的家书信札,忌用章草和狂草书写,这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对方阅读,另一方面是出于尊重对方的考虑。尽管古时家书信札的式样众多,但对父老长辈和新交友人一般用朱丝栏的八行笺;用于祭奠或守丧时的家书尺牍,则忌用朱丝栏而改用乌丝栏。一封家书信札能折射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能揭示出一个时代的文化时尚和人文状貌,因此有人说,家书是“文学中特别有趣味的东西”。

当今时代,作为信息传递载体的互联网,与家书信札相比,其特点是快速、便捷、直观,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天涯若比邻”。但也许是由于过于快速和便捷,人们对信息的内涵反而忽略了,对传递信息的方式反而更随意了,远远不如古人看到手书“见字如面”时那么谦恭与敬畏,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冲击下,传统家书信札所承载的思想力量和美学韵味正在消失。

鉴于家书信札的文本格式就是古人所说的一种文体,它蕴含着深湛的文化内涵和丰沛的历史信息,表达着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和心性品格。因而,笔者建议,人们在给家人发送电子邮件时,应当按照传统家书信札的文本格式进行书写,既培养“于细微处见精神”的良好习惯,也彰显对优秀传统家书文化的赓续与弘扬。(■刘金祥)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