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百科 >琅琅书声背后的故事 正文

琅琅书声背后的故事

[百科] 时间:2024-04-29 15:09:4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33次

原标题:琅琅书声背后的琅琅故事

戴上新帽子和新围巾的孩子们。

欢快运动。书声事

校园书声琅琅。背后

篮球少年的琅琅追寻。

航拍校园全景。书声事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5月22日2时04分,背后突如其来的琅琅地震惊醒了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的老师,他们摇摇晃晃冲出楼门,书声事不顾一切跑向学生宿舍。背后

此时此刻,琅琅男女生宿舍楼上的书声事十几名宿管,按照每半年一次的背后地震应急演练程序,有序地组织在校学生撤离险境。琅琅为此,书声事教务处主任焦花至今说来仍很是背后骄傲,她说,震后仅仅5分钟,学生已安然集结在操场上。

经宿管和任课老师对每个班级学生逐一点名,发现有两名二一班男生和一名七三班的女生不在列,于是,小学部教务主任格日加丝毫没有犹豫,快步奔向宿舍楼,将3名躲在门后的学生带到操场。

短短5分钟,823名学生安然脱离险境,除一名学生脚踝扭伤,大家没有相互冲撞,也没有发生踩踏事故,井然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这就是一所学校应对地震灾害的“玛多速度”。

震后,天空下起小雨,由于事发突然,许多孩子光着脚板,穿着秋衣秋裤,他们集中到操场时,浑身瑟瑟发抖。在紧急清点完人数后,部分老师和教职员工,又匆忙赶往学校的仓库,将库存的被褥和棉衣用皮卡车抢运到操场,逐一分发给学生。

在采访四二班学生依里时,他正和同学们打着篮球。回想起地震当天的情景,他拉开棉校服的拉链,指着里面绿色的卫衣说:“我从宿舍跑出来的时候穿的就是这件衣服,在操场上站了几分钟,就快冻僵了,可过了不一会儿,班主任周毛老师就拿来这件校服套在我身上。”

该校负责人李秀君证实,震后仅仅十几分钟,老师们已经把从仓库中抢运出的棉衣棉被分发给了学生,有的教师甚至脱下自己脚上的鞋袜,穿在学生脚上。

她说,地震当日3时,县民政局紧急调运送的46顶帐篷抵达;5时30分,自发前来救援的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第一批十几顶帐篷搭建完毕,全部学生安然转移到帐房中;7时30分,46顶帐房全部搭建完成;8时30分,学校食堂准时将库存的食品(牛奶、面包、矿泉水)发放到每一顶帐房;9时,民政、教育、医疗、消防、应急、电力等部门人员进驻校园,省医院支医队和县医院医护人员入驻校园,组建医疗救助队;10时30分,紧急调拨的被褥在帐篷中铺设完毕;12时整,老师们熬制的板蓝根冲剂倒进一次性杯子,分发给每一名学生;18时,学校食堂供应商送来100件矿泉水,临时食堂职工为学生们泡好方便面,孩子们吃上了一顿热饭;20时,县医院驻点大夫马福霞和校医杨日尕为每一名学生测体温,给在操场上受凉后扁桃体红肿的学生分发药物,直到次日3时……

地震当日14时许,记者来到校园里,实地感受学生宿舍冷暖,发现帐房里的每个铺位都是两套被褥,当我们问及四年级学生谢热塔兴,住在里面冷不冷时,他摇着头,很认真地回答道,“在外面挺冷的,但回到帐篷就不冷了!”5月24日,周一开课时,校医杨日尕再次为学生测量体温,她告诉记者,“今天全校800多名学生没有一个因感冒发热请假的。目前学校的药品储备充分,完全能应对感冒拉肚子等常见疾病。”

这一桩桩,一件件,同样是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玛多速度”。

5月26日16时,当记者再次走进校园,看到果洛州武警支队的战士们正在搭建每顶20平方米的帐篷教室;而31名志愿者在搬运炉具、灶具等救灾物资;几名消防员往来穿梭于帐房间,排查火灾隐患;许多社会爱心人士开车给学校运送矿泉水、青稞方便面、鲜奶和酸奶等食品;县医院驻点大夫正背着喷雾器,拎着喷壶,趁着课外活动的空儿,为每一间教室消毒,做好灾后疫情防控工作。

16时30分,记者在校园里碰到主管教育的副县长叶西,他正在督促施工人员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尽管很忙,但仍然抽空带着我们,把整个校园走了一遍,在学校南侧的一排灶台前,他说,现在施工人员正在建彩钢板房,明天中午,我们就可以在里面做饭了。

到了北面,只见10余名施工人员正忙着搭建帆布移动厕所,已经完成了20多间,在还没建完的一头,能看到化粪池深约3米,宽约1.5米,还露着密集的脚手架,叶西说:“我们准备搭起40间这样的移动厕所,今天晚上就能用了。”

17时许,学生忙着搬家,每一个班级从12平方米的帐篷搬到了2顶20平方米帐篷拼成的“大教室”里。

记者在这所学校感受到的每一份温暖,无疑是全社会的爱心和力量凝聚而成的,无不彰显着玛多抗震救灾的中国力量。就像离开学校前,焦花含着泪水告诉我们,“正因为有了抗震救灾的玛多速度,还有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的理念,今日校园,才会书声琅琅。”(姚斌 公保安加 索南加)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