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四代科研人接力为黑土粮仓扎起“绿色栅栏”

[热点] 时间:2024-04-29 14:57:3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41次

文波龙在湿地中工作。绿色栅栏(资料图)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吉林西部是中科扎起中国苏打盐碱地的集中分布区,长久以来,院代大风将盐碱向东部搬运,科研威胁着中部典型黑土区。人接20多年来,力为粮仓中国科学院四代科研人致力于用科技扎起绿色栅栏,黑土守护黑土平原大粮仓的绿色栅栏安全。今秋,中科扎起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文波龙格外忙碌。院代近日,科研在吉林省镇赉县盐碱地试验田里,人接他和团队把田里的力为粮仓河蟹捕捞上来给第三方专家们测产,这一步决定着整个盐碱稻田—湿地系统综合利用模式能否形成完美闭环。黑土

中国科学院及相关专家在镇赉县试验田测产。绿色栅栏(资料图) 郭佳 摄试验田蟹种产量为77公斤/亩,规格为140只/公斤,长势良好、活力强、个头整齐、底板干净、肥度饱满。测产结果使文波龙紧锁的眉头一下舒展开。吉林西部生态环境复杂而脆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的刘兴土院士等四代人在此创建了盐碱湿地生态渔业、芦苇资源化利用、盐碱稻田种养结合技术等大批成果,破解改良难点,丰富利用方式。然而,科技成果和治理模式向更大范围推广还存在不少困难。这当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治理主体的问题,相比政府统筹推动,调动企业、合作社和农民积极投入到盐碱地治理和利用才是长久之计。文波龙说,这也是整个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最末一环。此次测产的3300亩试验田,文波龙及团队通过苏打盐碱水型蟹种培育技术和以养促改苏打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与龙头企业联合示范,节本增效,实现盐碱地改良投入与产出的平衡。承接试验示范的镇赉县汇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葛俊说,测产结果超出预期,荒废的盐碱地长出了芦苇等植被,河蟹粪便、残余饵料还能培肥地力,在改良土壤的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获取养殖收益,极大提高了大伙的参与热情。文波龙介绍,目前,吉林西部仍有数百万亩具备灌排条件的盐碱地亟待提高开发利用效益和质量。通过以养促改、种养结合等提高收益的方式将极大促进这些盐碱地的综合利用。近些年,中国科学院盐碱地生态恢复技术在吉林西部得到广泛应用,以大安牛心套保国家湿地公园为代表的数千公顷盐碱地逐渐恢复成芦花摇曳、水鸟翔集的集中连片湿地。在以稻治碱的思路下,吉林西部大片盐碱地正在被改造成稻田。然而,灌区退水又带来了生态风险。因此,文波龙创新开展利用荒碱地构建工程湿地,消纳稻田退水。这相当于给新型灌区增加一个基础设施,在灌区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建立缓冲区,既消减了碱地种稻的环境约束,又扩大了生态用地规模,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他说。文波龙告诉记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松嫩平原西部的生态恢复就像给中部粮食主产区扎上了一个绿色栅栏,阻挡着西部的风沙、盐碱的入侵,调蓄着洪水资源,起到了生态屏障的作用。80后文波龙扎根吉林西部14年,是第三代团队的骨干,如今,这里又迎来了更年轻的第四代。夕阳下,文波龙带领他们忙碌的身影在芦苇荡中若隐若现,他们像前辈们一样,把对土地的热爱藏在了这片金黄与碧绿之中。(记者 郭佳)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