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先40个县基础上新增28个县 浙川协作之路如何走得更深?

[热点] 时间:2024-04-29 07:49: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91次

原标题:在原先40个县基础上新增28个县 浙川协作之路如何走得更深?

在浙江对口城市的原先帮助下,阆中市天宫镇五龙村探索出“旅游+扶贫”的个县更深乡村振兴之路。图为近日,基础游客在当地的上新民宿院落里拍照留念。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向雨 摄

范围更大

浙江11个市62个县与四川12个市(州)68个县结对,增个作之走在原先结对40个县的川协基础上新增加28个县,实现对四川原国定贫困县和原深度贫困县的原先全覆盖帮扶

目标更高

浙川双方将聚焦受援县“脱贫基础更加巩固、成效更可持续”目标任务,个县更深提升脱贫地区发展水平,基础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上新协同发展、增个作之走共同发展的川协格局

模式更新

立足东部所能、西部所需,原先加快推动东西部地区人流、个县更深物流、基础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增强协作的互补性、兼容性,打通长期协作通道

8月27日一早,宜宾天之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厂房,脱贫户唐凯换上工作服、佩戴好口罩,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两年前她第一次操作机器,“手都在发抖”,如今已经成为一名熟练的挡车工,每月有50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

唐凯所在的企业,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与宜宾市屏山县共建的浙川纺织产业扶贫协作示范园。目前,园区共吸引35家纺织企业入驻,为5200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脱贫户1042人。

按照国家安排部署,今年起的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浙江“一对一”帮扶四川,浙江11个市62个县与四川12个市(州)68个县结对,在原先结对40个县的基础上新增加28个县。调整之后,浙江11个市全部参与结对,实现对四川原国定贫困县和原深度贫困县的全覆盖帮扶,浙川持续在产业、劳务、人才、消费等领域深化协作。

“多听多看,才能迅速进入角色”

新力量

155名挂职干部进川,1000余名专技人才集“智”

6月以来,新一批155名浙江来川挂职干部陆续到岗,开始为期3年的履职工作。

从嘉兴到屏山挂职3个月,屏山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顾建忠跑田间地头、看项目现场、开座谈会、到企业问需,足迹遍布全县11个乡镇和部分边远乡村、原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多听多看,才能迅速进入角色。”

在8月23日召开的屏山2021年东西部协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顾建忠牵头拟定的《屏山县打造东西部协作“五张名片”三年行动计划》进入征求意见阶段。“用3年建设十大标志性工程。”顾建忠定下目标,“我将带着使命、带着感情,积极发挥东西部协作的纽带作用,多领域、多层面推进两地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更多东部项目在屏山落地。”

7月21日,好消息从嘉兴市秀洲区传回屏山:秀水屏山协同智造纺织园等7个项目总投资42亿元签约落户屏山,涉及纺织、食品、养殖、旅游等领域。

宁波从佛山手里接过“接力棒”,对口支援凉山11个县。6月起,宁波百余名专技人才分批抵达凉山,其中超过半数的专技人才将在凉山开展半年以上的帮扶工作。

这个夏天,一场冰雹灾害造成盐源县种植的部分烤烟主茎折断,损失严重。宁波市鄞州区农业专技人才凡改恩立即赶往现场,给出技术意见:已确定绝收的烟田,立刻补种其他经济作物;部分受灾的烟株,砍掉主茎上部,保留底部烟芽进行二代烟株培养;加紧采收可销售烟叶,同时配合烟田清理、喷洒农药、薄肥勤施等灾后恢复技术。全部措施到位后,预计经济损失可减少50%以上。

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获悉,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开展以来,浙江省已有1000余名专技人才赴四川挂职帮扶,助力当地科技、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技术提升。

“稳岗就业是有效途径”

新任务

强化劳务协作,实现脱贫成效可持续

省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脱贫攻坚期,协作支援主要是帮助贫困人口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浙川双方将聚焦受援县“脱贫基础更加巩固、成效更可持续”目标任务,提升脱贫地区发展水平,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格局。

近日,2021年第二批“宣汉海员”订单式培训开启线上、线下报名通道,计划招收90人,将于9月10日出发到舟山航海学校参训。学员们可在值班水手和值班机工两个工种中选择一种,培训期间,培训费、住宿费、考证费全免。培训结束后,政府、学校推荐学员上船实习,实习期间企业补贴2000-3000元/月。实习期满,取得船员适任证书的,企业与学员正式签订协议,薪资待遇为9000-10000元/月。自2019年启动以来,培训已经连续举办4期。

家住宣汉县蒲江街道周桥社区的冉绿英告诉记者,她的老公就是一名“宣汉海员”。“我们以前做过家电生意,但生意惨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去年,老公参加了海员培训,现在月收入一万多。”

2014年退役后,向进贤辗转南京、合肥、成都等地务工,当过建筑工人、送过外卖、开过网约车,工作、收入都不稳定。今年6月,他从成都返乡报名参加了2021年第一批“宣汉海员”订单式培训,“海员待遇可以,后续晋升空间也挺大,之前干过那么多工作,技术含量不是很高,当海员相当于学了个谋生技能,这让我对以后的生活更有期待了。”

宁波市慈溪市“牵手”凉山州布拖县,首批103名布拖籍务工者已在慈溪开启了新的生活。

“干了一段时间,感觉岗位挺适合我的,师傅讲过后简单易学,车间环境也干净。”在宁波大超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年轻小伙日力色雀当起了生产车间的操作员,主要工作内容是操作配线端子机。企业安排的吃住环境也让日力色雀感觉很舒适:6人一间的宿舍,配备有空调、热水器等,食堂饮食搭配丰富,每天有10多个菜可挑选。

“稳岗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省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浙川将进一步强化劳务协作,加强就业技能培训,优化精准对接机制,落实稳岗拓岗措施。

“增强协作的互补性、兼容性”

新模式

立足浙江所能四川所需,让资源流动起来

从最早的捐钱捐物,到造血式帮扶,再到抱团式发展,东西部协作正在从单向帮扶走向立足“浙江所能、四川所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8月26日,在西昌华宁禽业有限公司养殖场,一只只幼小的白鹅“嘎嘎嘎”地叫着。这不是普通的白鹅,而是8月12日从杭州萧山机场打“飞的”来到凉山的象山白鹅。

象山是浙东白鹅的原产地。象山白鹅易养,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近年来,象山县创新探索“白鹅扶贫”模式,北上、南下、西进,带动13个省份的2000余户低收入农户实现了致富增收。

“以宜宾市屏山县为例,在茵红李树下发展白鹅养殖,亩均增收5000元。凉山同样拥有苹果、脐橙等各类果树,加上适宜的气候环境,也是白鹅生态放养的绝佳之地。”7月中旬,在2021年度凉山州科技管理干部培训班上,浙江农技专家重点介绍了象山白鹅养殖方式、产业发展以及扶贫成功的案例。

培训让西昌华宁禽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浪萌生了养殖象山白鹅的想法。于是,他主动对接象山文杰大白鹅养殖有限公司,希望将象山白鹅引进凉山州。经过近半个月的交流,双方达成共识。今年,象山文杰大白鹅养殖有限公司将分两批运送鹅苗共7000羽至凉山。“我们专门建立了微信群,养殖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交流,也欢迎凉山的养殖者来象山实地学习。”象山文杰大白鹅养殖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对于象山来说,白鹅引入西部地区养殖,不仅增加当地农户收入,还有利于品牌形象塑造和白鹅产业深度发展。”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说。

更多的主动谋划正在推进。泸州市古蔺县与丽水市青田县协作项目——龙山镇农特产品中心项目破土动工。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古蔺县龙山镇产业由“粗产出”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同时,解决当地劳动力的就近务工问题,带动脱贫群众致富增收,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此外,苍溪县浙川东西部协作项目——中小微企业孵化园(三期)项目全面启动,将着力解决苍溪工业总体层次不高的问题,引导传统行业企业向新兴行业企业转变,规模小、档次低的中小微企业和家庭作坊式企业向体现大工业基础的装备制造业转变。

“立足东部所能、西部所需,加快推动东西部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增强协作的互补性、兼容性,促进两地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蓝红星认为,要逐步推动东西部协作由政府引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打通长期协作通道,让各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莎(记者 文莎 李向雨)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