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释放科技力量:筑起"安全屏",助力战疫情

[热点] 时间:2024-05-02 18:32:2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28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屏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陕西释放综合多学科力量,科技统一领导、力量协同推进,筑起助力战疫在坚持科学性、安全屏确保安全性的陕西释放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科技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力量总体战、筑起助力战疫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安全屏科技如何助力抗击疫情,陕西释放如何支撑优化治疗手段?在今天上午举行的科技陕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第二十二场发布会上,陕西省科技厅厅长赵岩,力量陕西省卫健委副主任赵岚,筑起助力战疫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席光就相关情况做了介绍。

从诊断到救治 陕西医药卫生科技彰显这些硬实力?

当前陕西省疫情防控呈现积极向好的态势。截至3月9日8时,陕西已连续18日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连续15日无新增疑似病例,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45例,227例治愈出院,治愈率92.7%。“自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始终围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的救治目标,坚持疫情防控与科研攻关双线作战、协同作战,在疾病诊断、患者救治、疾病机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彰显了陕西医药卫生科技的硬实力。”陕西省卫健委副主任赵岚说。

据赵岚介绍,陕西省医药卫生科技硬实力主要体现在疾病诊断、患者救治和疾病机理三个方面。

在疾病诊断方面,不断创新诊断方法。西安交大一附院自主研发肺部感染辅助诊断系统,实现对新冠肺炎感染者肺内病变部分快速检出、病变范围定量评价和病变演变过程评估,已在陕西全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推广使用。同时,该院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基于基因编辑技术,提出了一种快速、特异的诊断方法,从样本提取RNA后,可在60分钟内使用试纸检出新冠病毒感染,目前已开发试剂盒,正准备临床验证。西京医院开发出包含新冠病毒在内的呼吸道多种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可快速区分新冠肺炎和其他病毒感染,已获得国家注册,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2000多例。

在患者救治方面,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率先在全国建立感染科ICU,针对重症患者病情加重的高危因素,提出“一稳二抗三联合”救治方案(稳呼吸,抗病毒和继发感染,联合多学科会诊、激素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指数。目前,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了全省88%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无1例病亡,抢救率和治愈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安交大二附院探索提出阻断新冠病毒母婴传播路径方法,为陕西省首例新冠肺炎孕妇成功实施分娩,所产婴儿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阴性。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等机构创新研发“清瘟护肺颗粒”“益肺解毒颗粒”等5个院内制剂,获得审批备案,用于新冠肺炎的预防及疑似、轻症患者的治疗。

在疾病机理方面,不断探索病毒源头、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和预警系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通过对我国社交媒体中的某些关键词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发现根据活跃度,可提前发现疫情暴发苗头。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字预警系统,可作为传统传染病监测系统的补充,在未来新发疫情的极早期阶段发出预警并将其控制。

科技筑起“安全屏障” 技术运用助企业渡难关

据陕西省科技厅厅长赵岩介绍,陕西科研单位积极利用在人工智能、热成像、人脸识别、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积累和领先优势,针对疫情防控积极研发人体温度筛查红外热像仪、非接触式医用听诊器、防疫巡逻机器人、无人消杀巡检机器人、防疫消杀服务无人机等产品,相继在多个省份的火车站、汽车站、机场、医院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得到应用,为复工复产带来的人员流动和聚集筑起“安全屏障”。

在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运用方面,陕西省积极开发疫情地图、疫情上报管理系统、物联管理等大数据应用平台,对相关疫情防控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同时,动用广大科技特派员在疫情防控期间,推行“不见面、事照办”服务,利用服务管理系统、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线上培训指导服务,采取视频直播、在线答疑等方式,把疫情防控科普知识和农业生产实用技术送到一线。“我们及时出台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优先拨付科研经费、支持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领域技术创新等10条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积极应对疫情,渡过难关。”赵岩说。

据介绍,截至目前,陕西36家孵化载体已为916家企业减免租金2232万元,对1824家高企实行一次性奖补9120万元,推荐支持重点科技企业信贷需求,总计规模5.78亿元。

赵岩表示,下一步陕西将在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建设上出实招,一方面通过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布局一批省级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组织推荐省内优势科研力量申报国家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另一方面,加强陕西公共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治领域科研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及时发现对疫情防控工作有一定支撑作用的科研项目、成果、团队予以激励;并将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科研工作纳入“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在继续推进新冠肺炎应急专项科研工作方面,将临床研究和临床救治协同推进,让科研成果更多向临床一线倾斜。

如何化科技势能为战"疫"动能?西安交大给出答案

西安交大副校长席光介绍,针对此次疫情暴露出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缺少公共卫生专家和疾病防治救治管理者这一重要短板,交大副校长颜虹教授在牵头国内其他高校试点培养公共卫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项目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开展公共卫生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专家建议,引起国内同行广泛共识。公共卫生学院派出12位专家支援省市两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提交动态疫情分析报告17部,疫情简报50篇,作为重要决策参考。

“我校第一时间启动应急科研项目,全校师生迅速组织133个科研项目,学校资助科研经费820万元,在病毒快速检测、流行趋势预测、防护消杀手段、疫情监控预警等方面立项43项,部分项目已取得成果并实际应用。”席光说。

据介绍,交大机械学院彭年才团队开发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及相关核酸提取和检测仪器已供应至全国198家疾控中心、367家医疗机构,包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武汉和湖北疾控中心、方舱医院移动实验室等。梅雪松团队开发的体温筛查巡检机器人、无人消杀巡检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已在陕西省科技厅、深圳海关、合肥机场、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等环境应用。数学学院徐颂华团队开发出在线健康咨询、问诊与新冠风险筛查系统,实现患者与二附院40余个科室的医生进行远程咨询、问诊和筛查,服务超过5万人次。电信学部网络化系统工程团队紧急开展疫情研究分析与预测,2月初估算出了武汉已经感染但尚未确诊人数,准确预测了全国和各省市的疫情发展,较早基于日用电量测算出陕西省经济活动达额率,提出了尽快恢复陕西省经济活动的建议。管理学院刘跃文副教授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的预测模型及系统,在云南省应用到4000余个检查点,识别1人不到1秒钟,能够快速、批量锁定风险。

在发挥智库功能,建言献策方面,西安交大组织学者针对疫情防控撰写《决策建言》,共收到建言120余篇,报送教育部专题约稿8篇,疫情专报95份,为各级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我们经金学院李香菊教授围绕抗疫殉职医务人员应认定为烈士等议题提出的建言被全国政协采纳,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席光介绍道。

陕西如何在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领域抢占前沿?

陕西省在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等领域有哪些基础研究优势,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举措抢占前沿,省科技厅厅长赵岩进行了介绍。

“我省基础科学研究整体实力在全国处于前列,在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领域也有着不俗的实力和水平,我省有13位两院院士和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开展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消化道肿瘤病原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突破了个性化颅颌面骨替代物设计制造、组织再生和器官修复、类人胶原蛋白生物材料等一大批前沿性技术。”赵岩说。

据赵岩介绍,下一步,陕西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在生命科学、医疗健康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

一是加快推进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和陕西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好这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平台,在分子、细胞、组织等层面研究人类重大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等,强化医疗健康领域的底层基础性科学研究。

二是加强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省内相关科研机构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

三是聚焦生命科学领域重大前沿问题,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和稳定支持。在省基础研究定向委托项目中支持一批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领域项目,积极培育前沿性及颠覆性技术。

四是发挥陕西省学科门类齐全、优势学科众多的特点,推动多学科融合并催生交叉性技术,推进再生医学、分子医学、多模态分子影像、医学材料等新兴技术跨界创新,推动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更多突破。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