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从碳博会看实现“双碳”目标新路径 正文

从碳博会看实现“双碳”目标新路径

[时尚] 时间:2024-04-30 08:20:59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102次
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双碳产品与成果博览会日前在上海开幕,从碳前沿技术、博会标新创新产品、看实环保创意等层出不穷,现目无论是双碳跨国巨头还是本土企业,都在加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从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博会标新

  生产中保持“减排”

  作为深耕绿色出行和清洁能源整合方案的看实先行企业,特斯拉携全套可持续能源布局亮相此次博览会,现目共同探讨绿色低碳技术与应用的双碳多种可能。

  记者在特斯拉展台上看到,从碳除了众所周知的博会标新新能源旗舰车型Model S、Model X外,看实特斯拉还创新性地将特斯拉闻名遐迩的现目另一力作“上海超级工厂”通过精妙的沙盘形式在现场进行呈现。代表着“上海速度”,更透露出特斯拉在可持续能源之路上的“碳”索。所有到场的观众可以切身感受光储充一体化的未来绿色科技,亲手体验绿色能量的“生长绽放”也在特斯拉展台成为现实。特斯拉的目标就是“加速全球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而“清洁”、“环保”,也成为了特斯拉的标签——“零排放,零妥协”。

  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特斯拉深知碳减排不仅体现在新能源产品的使用过程中,生产碳减排也同样重要。通过精细化管理与技术驱动工艺创新,上海超级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90%被回收利用,单车制造过程中减少30%温室气体排放,单车制造过程中用水量可减少15%。

  在巴斯夫展台上,传统的蒸汽裂解装置被电气化改造,有望实现至少90%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高级经理茅昱指着一块展板介绍说,蒸汽裂解装置将碳氢化合物分解成烯烃和芳烃,需要将炉内温度升至约850℃,目前主要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实现加热,这也成为巴斯夫碳排放最高的生产环节,每年二氧化碳排放超过300万吨。巴斯夫设定了清晰的中期和长期目标: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8年减少25%,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比这个目标提前了10年。对一家化工企业来说,如果没有技术的不断革新,这样的目标不可能实现。”茅昱说。

  在百威展台,记者了解到,百威与誉硕能源合作的佛山工厂首个并网运行储能项目,打造了一个可再生电力循环使用的闭环解决方案,成为百威全球和中国啤酒行业的第一个案例,因此誉硕能源的储能电池项目获得了世界银行的第一笔贷款。

  绿色技术应用更为广泛

  步入东航集团的“绿色东航为爱飞翔”展区,一个以正在建设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为原型的沙盘呈现在观众眼前。这个沙盘模型涵盖了东航基地建设、飞机维修、物流货运、航空配餐、设备制造等各版块。

  通过沙盘演示,观众能近距离、直观领略到东航将如何把绿色低碳理念贯彻到企业发展和航班运行过程之中——未来,浦东机场东航基地建筑将全面应用智慧建造技术,全面使用低碳建材,强化资源节约和能源高效利用;东航飞机维修机库则将采用电子工卡代替传统纸质工卡降低碳排放,引进智能发动机水洗设备提升发动机燃油效率,回收拆解临近退役飞机的零部件,实现航材资源回收再利用;在航班配餐过程中,东航将运用数字化生产管控系统(DPC),一方面通过精细化生产配餐,减少食物损耗和浪费,另一方面通过优化航食送餐车线路,降低车辆燃油消耗;在货物运输方面,东航集团旗下东航物流公司将使用电动牵引车、升降平台车进一步提升运行减排能力,智能绿色仓储技术可提升自动化分拣装备的使用率,通过自动路径规划降低仓储能源消耗,推动绿色物流产业发展。

  无独有偶,在林清轩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林清轩正在通过建设上海首家“碳中和化妆品科研智造基地”,引领中国化妆品行业在“双碳”目标下可持续发展。为此,林清轩与金风科技集团强强联合,共同打造基地“碳中和能效平台”,全部采用自给自足光伏发电,依托能效平台对全厂用电情况、能源结构、绿电结构、碳排情况、减排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高效管理,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型用电技术开始变得触手可及。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规模达112.82万辆,位居全球城市第一,背后离不开充电网络设施建设的支撑。据国网上海电力介绍,上海全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抄表电量今年已两次创单月历史新高。如何满足新能源汽车的愈发高涨的充能需求?国家电网展示了未来的“光伏智能道路”,将城市道路本身变成光伏电站,新能源车在驾驶过程中可以持续无线充电,届时,新能源将成为城市基建的重要一环。

  记者还了解到,在碳博会上,普华永道中国与上海氢能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举行了氢能战略性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将就氢能行业及标准研究、行业交流活动、企业服务开展一系列合作。申能集团氢能业务负责人陈笠,未来氢能推广还有赖于政策创新和政策突破,中国的优秀制造业基础已经对氢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未来钢铁、水泥、玻璃等建筑领域的脱碳目标都将与氢能都息息相关,也将会成为未来的工作重心。

  齐心协力共同致力“碳中和”

  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奔向长青——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高管洞察》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减碳整体呈现三大趋势。第一,企业减碳意识大幅提升,2022年制定明确碳中和目标的受访企业比2021年提升15%。第二,企业减碳动力正由外压转向内生。2021年,高达90%的受访企业减碳是受政策和监管的外部压力驱动,而2022年66%的受访企业减碳来自于内生动力。第三,可持续不仅是成本更是投资,66%的受访企业认为减碳可以提高产品溢价。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表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坚定践行者,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拥有17家‘零碳工厂’,15家工信部‘绿色工厂’和12家‘碳中和’工厂,为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同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赋能者,施耐德电气将充分发挥碳博会平台的影响力,形成更广泛的生态圈合力,助力中国产业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到工业生产,小到“一只口红”,“双碳”共识已经凝聚。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先生表示:“通过‘一支口红的碳索之旅’这一主题,我们希望传达出我们所创造的美是可持续的未来之美。从2013年提出的‘美丽,与众共享’承诺到面向2030年的全新可持续发展承诺‘欧莱雅,为明天’,我们努力推进自我转型,与中国的双碳目标不谋而合。除此之外,我们还致力于携手整个生态圈,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致力于践行可持续发展,造福每一个人。“此次碳博会上,欧莱雅举办了“明天合伙人”系列活动,欧莱雅北亚10家战略供应商共同发布了“低碳不低调”的减碳宣言。

  作为支持实体产业的金融行业,同样在积极加入“双碳“行动中。在碳博会,记者了解到,建设银行正加大对绿色金融创新的关注与投入,持续研发并推出绿色金融与低碳转型金融产品,率先成功研发自动化ESG评级工具,从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综合评价客户在“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开创全球同业ESG评级实践先河。“交行在发展绿色金融、服务包括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内的重大战略过程中,探索形成了一些经验,可以概括为四个‘更加主动’,即更加主动加大资源供给、更加主动参与市场创新、更加主动共建生态体系以及更加主动管理‘绿色’相关风险。”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表示,金融必须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作用,在应对气候变化、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中勇担使命。一是让绿色更绿、让棕色变绿,扎实推进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协同发展。二是加快产品服务创新、优化绿色金融供给,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三是立足上海主场、放眼全球市场,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

(责任编辑:综合)

代表国足出战22次打入3球 朱挺获赠11号纪念球衣中国与格鲁吉亚互免签证协定将于5月28日生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