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观楼长联》里的生物多样性,助母亲湖滇池万物新生

[热点] 时间:2024-04-28 23:20:2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40次

  原标题:看《大观楼长联》里的观楼生物多样性,助母亲湖滇池万物新生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长联池万大观楼长联不止描绘了亮丽的生物生风景和厚重的历史,还蕴含了丰富的多样生物多样性,无论是性助“蟹屿螺洲,苹天苇地,母亲翠羽丹霞,湖滇四围香稻,物新九夏芙蓉,观楼三春杨柳”,长联池万亦或“半江渔火,生物生两行秋雁”,多样人类与动植物、性助微生物,母亲同滇池的湖滇波涛一起奔涌数千年直到如今。

滇池

滇池

  昆明市西山区福海街道办事处新河社区,东至船房河,南至船房河入滇池口,西至草海湿地,北至边防路。社区里的两大滇池湖滨湿地,面积过千亩。

  从曾经的西坝河尾村,到新开河村,再到如今的新河社区,名称在不断变化;从渔民、农民,变成如今的居民,生长于此的人们,身份也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滇池的湖光山色,还有那草长莺飞,生物多样性一直印在福海新河人极深的记忆和特殊的情怀里。

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的智慧化“样本”

  现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正在这里进行。5月22日,在云南“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系列主题发布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向昆明市西山区福海街道赠送了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花鱼蚌生态模型”。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维薇表示,将在福海街道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普展示。为本地居民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物种介绍,为游客和市民提供可参与的科普互动内容,弘扬和保护当地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大观楼长联里的文化记忆,滇池里的生物多样性,将依托一系列这样的工作传承和延续下去。

  童年的滇池,鱼多得用脚都能踩到

  多年前的每一个清晨,熹微的晨光唤醒滇池的碧波,岸边随着波浪轻摆的渔船内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少年李永周张开惺忪的睡眼,父母已经在整理渔具,观察风向,准备起帆出海。李永周生于1952年,新河社区人,从小在渔船上长大。在他的记忆里,童年的滇池,清得能看到水下两三米,在船上渴了用瓢直接舀一口来喝,到了饭点用滇池水煮饭。比李永周小13岁的李海也曾是新河渔家人,他回忆自己家里喝水,是划船到滇池上舀回来倒进大缸里。

滇池

  清澈的湖水里海菜花、韭菜花等随处可见。渔民一早出海(老昆明人把滇池叫作海)忙碌到中午,在船上用柴火或煤生好炉子,水和鱼都是现成的,再伸手薅把海菜花,放到煮鱼的锅里。在一把炉灰捂香的干辣椒碎末和少许盐巴自制而成的佐料加持下,“这样做出来的一锅熟,鲜得很!”李海讲起来津津有味。

海菜花

  海菜花曾是当地人离不开的食物。土生土长的昆明人喜食茄子鲊,“但你们没听说过海菜花鲊”,李海说在以前海菜花鲊是家家都会做的平常菜。把海菜花捞回来晒干,用蒸笼蒸熟,拌入盐巴摊开放凉。炒香的草果八角和大米打碎成粉。鲜红辣椒洗净舂碎。最后把所有食材混合在一起放入坛子中,吃的时候捞出用油炒,嚼起来又香又糯。

  说起儿时滇池里有什么鱼,李永周掰着指头数起来,“最多的是鲫鱼、鲶鱼,和长得像黄辣丁的一种鱼,个头大一点,二三两重。”李海则说现在大家都知道的金线鲃在他小时候已经比较少了,在山泉水流入滇池的地方才见得到。多的是当地人叫的扁鱼(音)和尤鱼(音)。“尤鱼长得像白鱼,只是鱼磷更细些,身上两边各有一道红线。每年有三天会在海埂大量出现,多得用脚都能踩到。”

  靠水吃水的渔民总结出滇池鱼类的习性规律。4月至8月鱼产卵,11月至来年1月是水产最丰富的时候。

  古代滇池周边的居民有吃螺蛳的习惯,李海笑说他儿时在滇池边上见到的螺蛳小,肉不多。倒是淤泥里河蚌数量惊人,比手掌还大,村里人捞上来喂猪喂鸭。

  童年撮虾游泳看鸟捡蛋,长大婚娶育儿都在船上

  生物多样的滇池是渔家娃的天然乐园。

  李永周、李海以及更多的渔民,从学织渔网开始进入渔民的角色。用一种形似扁头毛线针的工具,穿上网线,织累了就在挨着排成一排的渔船上疯跑。又或是沿着岸边捡石头。李永周记得海口的石头最好看,冬天水一退,红红绿绿的彩色石头露出来,他可以捡满一玻璃瓶。

滇池

  渔民天生亲水,像李永周这样船上长大的孩子,不用刻意学游泳,刨着刨着就会了。夏天从船头一跃而下,借助浮力自己浮上来。

  李海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是草海里天然形成的一块大湿地。“有几十个足球场大。”枯萎的水草形成一层厚厚的软陆地,芦苇和蒲草丛里有野鸭和秧鸡蛋。夏天,他和村里的娃娃聚集在这里放牛、撮虾、游泳、看鸟、捡蛋。“野鸭的蛋比鸡蛋小,皮是灰绿色的。”

  尽情玩乐的间隙,头上不时飞过几只鸟。有些鸟他们也不知道学名叫什么,一直沿用老辈人用方言给起的名。李海说以前水面上除了常见的野鸭、秧鸡,还有当地人叫的青砖(音)和鹅子(音),数量不少。

滇池

  渔民的一生都与水和船有关。十二三岁开始跟着父母一起捕鱼,学着长辈的样子拿起工具。十六七岁成为家中的捕鱼主力,寻找鱼群,下笼撒网。下午三四点挑着满满的收获去附近村的鱼市上售卖。夕阳落下回到船上睡去。

  李永周独立捕鱼收获多的时候父母会夸奖:“你今天运气好嘞,找到鱼窝子了。”若是收成不好,父母则打趣:“今天没本事啊,咋个才拿着两条。”

  技艺娴熟,年岁也在长。李永周结婚娶媳妇时家里给置办了一条新木船。婚礼在船上,船头摆上两桌,喝喜酒念绕口令闹房,就是嫁娶了。生儿育女也在船上,有钱的请村子里的产婆,没钱的就请家里老一辈有经验的帮着生产。

  孩子见风长,李永周又在船上教孩子捕鱼。“风大不出海,我们的小木船抵抗不了,就在边上等风小一点再出。”祖祖辈辈逐水而居,渔民们早已熟悉滇池的天气变化。

  滇池富营养化,巾帼打捞队一船一船往岸上运打捞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昆明城市的发展,湖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

  据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黄育红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进入滇池的污染负荷超过了其自净能力,破坏了生态平衡,滇池水质快速恶化。主要因为滇池位于滇池流域的最低点,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河道呈向心状汇入滇池;同时昆明是严重缺水城市,且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和清洁的水源补给。上世纪90年代以后,滇池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质已经降为劣V类水。

  湖泊不堪重负,自净能力进一步衰退。曾经为李永周和李海所熟悉的鱼和鸟也在减少。

  李永周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船房河变成了臭水河。”李云丽所在的巾帼打捞队在这期间成立。据她回忆,1987年以后入滇河道上都是水葫芦和垃圾,来往船只水路不通畅,有渔船的村民都到滇池自发打捞垃圾,打捞了一年,湖面上仍是垃圾随风飘动。

巾帼打捞队

巾帼打捞队队员吃午饭

  为保护母亲湖,还子孙后代一池碧水,1988年居住在滇池草海的渔家女自发成立了一支打捞队。随后,昆明市西山区妇联在福海街道办事处新河社区正式组建“巾帼打捞队”。成立之初,队员从十几岁的女孩到花甲之年的老妇共有40多人,她们划着自家木船,拿网兜打捞水草、垃圾和漂浮物。34年来,巾帼打捞队历经了三代人,队伍规模最大时曾达上百人,队员不分刮风下雨,白昼黑夜,一船一船往岸上运送打捞物。

  巾帼打捞队成立头十年工作量很大,每天天不亮出发,干到中午11点半左右回到岸边,拿出早上出门前准备好的午饭,快速吃完又接着干到天黑。两个人一条船每天打捞好几趟,捞上船来的大多是生活垃圾,早上装两三船,下午再装两三船。看着湖面上捞不完的垃圾,难过之情泛上李云丽心头,滇池水养活了祖祖辈辈,怎么就变脏了?“我想回到小时候舀起滇池水就喝的日子。”带着这个愿望,李云丽在巾帼打捞队干了几十年。

  水质的恢复,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滇池治理提上日程。1996年到2015年,是大力治滇时期,国家把滇池纳入重点“三湖三河”治理体系,并连续四个五年规划将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纳入重点流域治理规划。2015年后又进入精准治滇,形成了“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的新思路,提出了“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的发展理念,彻底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全力以赴实施“三年(2018年-2020年)攻坚行动”,并取得了突破性成效:滇池水质从2015年的劣V类连升两级,提升为2018年以来的IV类,富营养化也从中度转为轻度。

滇池

滇池

滇池

  如今,李云丽依然每天5:30起来吃早餐,带午饭7点到岗。队员们从负责的各个分段出发在河道里循环往返,直到下班。工作几十年让李云丽对打捞工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一天不去还有点不习惯。” 随着水质的恢复,打捞队也轻松下来。李云丽说:“老百姓都有了环保意识,我们打捞上来的生活垃圾少,都是枯枝败叶和水草,两人一天捞两三船也就差不多了。”

新河社区滇池流域河道

新河社区滇池流域湿地公园

  水质的恢复,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的恢复。2021年5月,环滇池湿地植被覆盖率从2007年的13.1%提升到现在的约81%,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至303种,滇池湖滨湿地已基本形成了以芦苇、茭 草、香蒲、李氏禾、柳树、杨树和中山杉为主的群落结构,在滇池南岸出现了喜清水性的苦草、海菜花等物种,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有所提升。滇池现存鱼类增至26种,其中土著鱼类5种,分别是金钱鲃、滇池高背鲫、银白鱼、云南光唇鱼、云南侧纹鳅。滇池银白鱼属多年未见的濒危物种。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物多样,维护生物的自然繁殖,滇池划分了捕鱼期和禁渔期,从一年封渔一两个月,到只开湖一两个月,直至2020年8月20日,昆明市滇池管理局正式公布《关于在滇池流域重点水域实施禁捕的通告》。从公告发布之日起,滇池全湖及主要入湖河道暂定10年内全面禁捕。和其他渔民一道,李永周结束了六十年捕鱼生活,住进小区楼房。李海1985年开始做水产养殖,抓鱼虾的篾花篮,泥鳅笼和撮笼,渔网、水车、帆布等,在他家的仓库里放置了好多年。

每年冬天都会来到昆明的红嘴鸥

  滇池周边鸟类也有明显增加,目前共记录鸟类139种。当地人对鸟类的态度早就从李永周幼年时“捕鸟”变为了护鸟、爱鸟。在滇池周边地区所调查到的鸟类中,有 7 种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它们是黑翅鸢、黑鸢、普通鵟、红隼、游隼、草鸮和彩鹮。从1985年开始,每年冬天红嘴鸥都会来到昆明,滇池大坝也成为红嘴鸥过冬的地点之一。从“海鸥老人”吴庆恒、“海鸥督察员”刘震到“海鸥食堂掌勺人”赵刚,鸟和人在这座城市的关系日渐紧密。

  开展联合行动,围绕母亲湖滇池打造城市生物多样性“示范窗口”

  5月22日,在云南“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系列主题发布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向昆明市西山区福海街道赠送了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花鱼蚌生态模型”。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维薇表示,昆明动物研究所将在福海街道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普展示。为本地居民提供具有地域特色的物种介绍,为游客和市民提供可参与的科普互动内容,弘扬和保护当地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向昆明市西山区福海街道赠送3D“花鱼蚌生态模型”

花鱼蚌生态模型

  在未来,昆明动物研究所计划在福海街道船房河等生态河流一定范围内建立鸟类生物多样性智慧化监测系统。引入AI鸟类监测识别技术,精确掌握鸟类群落特征与栖息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在该区域内的示范应用,建设鸟类友好型社区,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奠定基础。

  同时,还将在西山区福海街道片区开展基于环境DNA技术的科学调查监测活动,为区域内生物多样性本地调查和入侵物种监测等提供科学数据。

  此外,作为科技支持,还将充分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技创新,打造城市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的智慧化“样本”。

  福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昆林在接受模型赠送后表示,福海街道位于滇池西北岸,有大量的湿地和丰富的土著鱼、鸟类等物种资源,在省、市、区领导的指导下,福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在福海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街道过程中,将联合中科院等机构,围绕母亲湖滇池打造城市生物多样性“示范窗口”。

  滇池逐步返清的背后是生态文明理念的落地生根。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这些耳熟能详的发展理念,带来了发展方式的转化,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发展与生态的关系。从沿湖徒步行走、宣传环保理念,到弯腰拾起垃圾、拿出手机举报排污行为……爱滇池、护滇池,已然成为昆明人自主自愿的行动。

  人们期盼美景重现、滇池返清,主动参与到滇池治理中。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相信不久的将来,滇池一定会重现大观楼长联中“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的风采。(记者 李丽萍 王砚菥)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