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丨专家提醒:糖尿病可防可治 做好自我管理很重要

[知识] 时间:2024-05-09 20:12: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娱乐 点击:109次

原标题:联合国糖尿病日丨专家提醒:糖尿病可防可治 做好自我管理很重要

新海南客户端、联合南海网、国糖管理南国都市报11月14日消息(记者王洪旭 通讯员黄妃)11月14日是尿病第16个世界糖尿病日,今年的日丨主题为 " 教育保护明天 ",旨在更好地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和糖尿病患者提供优质糖尿病教育。专家治做重

近年来,提醒糖尿全球的好自糖尿病人数不断增加。然而,联合有不少人对糖尿病防治掉以轻心。国糖管理对此,尿病海南成美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俞力军提醒,日丨糖尿病患者的专家治做重自我管理很重要!

俞力军主任说:“糖尿病患者做好自我管理很重要”。提醒糖尿黄妃 摄

糖尿病可防可治

俞力军介绍,好自糖尿病又称“富贵病”,联合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受损,引发高血糖。长期高血糖又会导致各种组织,如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 " 三多一少 "(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还会出现疲乏无力、四肢发麻,刺、痛、皮肤瘙痒、尿中泡沫增多以及视物模糊等症状。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是血糖,空腹血糖 ≥7.0mmol/L(毫摩尔每升),或餐后 2 小时血糖 ≥11.1mmol/L (毫摩尔每升),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6.5%,也可诊断为糖尿病。

“很多患者一听说自己得了糖尿病,就有一种恐惧的心理,变得很焦虑,而另一部分患者又会变得很消极,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病情控制。”俞力军表示,糖尿病不可怕,糖尿病是可防可治的,正确认识糖尿病,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病情发展,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仍可以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做好自我管理很重要

俞力军在临床一线工作近30年。回顾多年诊疗经历,俞力军表示,糖尿病的治疗,不能仅靠医生,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在超过 95% 的时间里,糖尿病患者都在照顾自己,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持续规范的糖尿病防治教育。”俞力军说,许多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病情很稳定,出院不久病情就出现反复。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缺乏自我管理意识。

俞力军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很重要,只有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状况,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依靠糖尿病患者的自觉性和主动配合,使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从而避免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减轻个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科学防治是关键

在糖尿病防治的过程中,一个科学、合理的血糖目标对于血糖控制尤为重要。俞力军强调,每个患者的血糖目标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性“量体裁衣”来制定,既要控制高血糖,又要尽量避免低血糖。

俞力军表示,在积极服用降糖药治疗的同时,糖尿病患者更要注重在生活方面采取综合管理的、科学的、全方位的血糖健康管理措施:

一要营养均衡饮食,要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减少动物脂肪和富含胆固醇食物的摄入,糖尿病患者日常每天热量摄入不要超过10%;二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三要坚持体育锻炼。运动对于改善整体的血糖代谢紊乱是很有帮助的,建议运动的类型以有氧运动为主,如跑步、骑行、游泳皆可。但是,病情较为严重者应减少或避免高强度运动,同时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也要根据身体的实际情况调整运动策略;四要养成居家监测血糖的习惯。监测和治疗同等重要,通过定期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病情,指导合理用药。

此外,俞力军强调,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慢性并发症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要等到有了明显症状以及并发症严重了才去就诊,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再后悔为时已晚。

警惕“八大”高危因素 海南医生:降糖降压运动治疗>>

糖尿病可怕的是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不在其疾病本身,而在于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符茂雄表示,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尿糖出现,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矿物质代谢紊乱。严重的高血糖可以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大血管和微血管的慢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相关数据显示,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超七成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不但发生率高,而且具有发病年龄早,症状隐匿或不典型、病变严重、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容易发生休克、心衰、猝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符茂雄表示,糖尿病并发症会使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严重受损或破坏。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致残或致死,给个人、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糖尿病综合治疗的目标: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综合达标,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警惕“八大”高危因素 运动营养等综合治疗

其中,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有八种,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八大因素包括:年龄≥40岁;超重与肥胖;患高血压;血脂异常;静坐生活方式;糖尿病家族史;妊娠糖尿病史;有生育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另外,糖尿病前期患者要注意。在血糖监测中,6.1mmol/L≤空腹血糖(FBG)医生:合理膳食健康生活 40岁后每年测一次空腹血糖

在预防糖尿病方面,符茂雄建议,广泛普及糖尿病的防治知识;保持合理膳食及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及早干预,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此外,糖尿病患者除了满足降糖需求之外,要加强对心血管及其他风险因素进行控制,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保障:糖尿病患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为进一步减轻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医疗费用负担,2019年12月10日起,海南将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以下简称“两病”)患者门诊用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参加海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居民,经医疗机构有资质的医师临床诊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确需在门诊采取相应药物治疗,但未享受门诊特殊疾病待遇的“两病”患者,纳入医保保障范围。

用药方面,定点医疗机构和临床医师应遵循诊疗规范,合理用药、对症治疗的原则为“两病”患者开具门诊用药。对病情稳定、依从性较好、需要长期服药的“两病”患者,釆取“长处方”管理,依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用量,一次最多可开处3个月药量。

对“两病”患者门诊使用的降血压、降血糖的用药,要优先选用目录甲类药品,优先选用国家基本药物,优先选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优先选用集中招标釆购中选药品。不得以费用控制、药占比、医疗机构用药品种规格数量、药事委员会评审等为由,影响药品的合理使用和供应保障。

另外,因病情加重符合门诊特殊疾病标准的,经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核准后,可享受门诊慢性特殊疾病待遇。其中,从业人员享受待遇标准为500元/月,城乡居民享受待遇标准为400元/月。(王洪旭)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