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yyds屡上热搜 导演张永新谈“演员眼睛里的力量!”

[探索] 时间:2024-04-27 20:39:4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96次

原标题:觉醒年代yyds屡上热搜 导演张永新谈“演员眼睛里的觉醒力量!”

东方网记者解敏6月9日报道:在刚刚结束的年代2021年高考中,有细心网友发现热播剧《觉醒年代》押中了多地高考作文题,屡上里的力量直呼“觉醒年代yyds(永远的热搜神)”。在今天举行的导演第27届上海电视节“新时代精品电视剧创作新趋势”论坛上,《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表示:堂堂正正,张永是新谈这部剧所要表达的精神,这可能也是演员眼睛高考的出题老师所要传达给同学们的中国人的精神。

这可能是觉醒我最踏实的一次工作”

剧本创作6年,实拍2年,年代前后近7年的屡上里的力量时间来打磨一部剧,这在张永新的热搜整个导演生涯中是罕见的,“这是导演20多年来,创作类型上最艰难的张永一次,但是新谈从今天来看,可能也是我最踏实的一次工作。”张永新说。

经过与编辑的无数次讨论,《觉醒年代》的主题方向定位为“从红楼到红船”,成为整个剧的核心方向。作为导演接下这部剧的时候,少不了查证历史资料“做功课”。1915年到现在,这100年到底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意味着什么?

在查证资料时,张永新发现这样一条“历史线”:1882年,美国颁布首个《排华法案》,当时陈独秀先生3岁,这个法案颁布7年后,李大钊出生;1903年驻美外交官谭锦镛因受屈辱自杀;直到2012年,美国众议员才真正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为《排华法案》道歉……

当把自己置身于历史长河,张永新深刻地认识到,100年前这个国家正遭受着怎样的屈辱。身处100年后,国家的大命运跟每个个体都有着呼应关系。

平视”是堂堂正正中国人的气质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当陈独秀不舍地目送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出国,镜头闪回,出国前意气风发的青年与之后二人在狱中脚戴镣铐、血肉模糊的牺牲画面形成鲜明对比,他们短暂而又灿烂的人生,让许多观众泪目。

有网友在看完这集后给导演张永新发了这样一张照片,有人在龙华烈士陵园的陈延年烈士墓前公整地摆放着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今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开场时,杨洁篪主任痛斥: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

张永新说:“这100年的沧桑与灵魂,作为创作者,通过《觉醒年代》这部作品抵达每一位观众的内心深处。”

“今天的中国人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这句话在张永新看来,正是堂堂正正中国人的一种气质。“堂堂正正,也正是《觉醒年代》这部剧所要表达的主题,这种感受可能也是今年高考时,出题老师们所要传达给同学们的中国人的精神。”

衡量演员的标准:眼神是否真实

在谈到当前电视剧创作的真实性时,张永新表示,《觉醒年代》的创作过程,不仅要求剧本要真实,所有创作人员对剧本的理解,也要以真实为基础。当下有许多影视作品被观众所诟病的正是因为它的虚假,如何判断虚假与真实,在张永新看来,当演员说台词的时候,眼神里有没有力量,这是他作为导演衡量和指导演员时的标准。

张永新提到,在拍摄《觉醒年代》时有一场戏,李大钊先生在长兴店站在火车头上作演讲,“那场戏我们动员了350多个群众演员,当时我们有一个担心,那么多群众演员是否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真实感。”

但是当饰演李大钊的演员张桐站在火车头上说出一句台词,“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自己不爱,谁爱呢?”张永新注意到,现场350多双眼睛,是晶莹剔透的,甚至是热泪盈眶的。

“当我喊停的时候,现场没有人动,那一刻他们跟演员台词里所表达的精神是同频共振的,那一刻戏里戏外,所有在场的人心里只有三个字,中国人。那一刻他们把真情放进去了,他们的眼睛可以传达出内心。”

在本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中,《觉醒年代》以8项提名领跑,张永新也入围最佳导演。最终获奖结果将于6月10日晚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的“白玉兰绽放”颁奖典礼上一一揭晓。

(解敏)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