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心中最深的感念 正文

心中最深的感念

[休闲] 时间:2024-05-07 16:43:5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20次

原标题:心中最深的心中感念

我常常回忆起父亲、母亲在世时,最深一家人生活的心中画面,其乐融融……

我的最深父亲李德生,在我幼时记忆中,心中是最深很少出现的,他绝大部分时间带着部队在前线作战。心中母亲曹云莲带着我转战各地。最深由于生活艰苦,心中母亲生下我后,最深一直没有奶水。心中每当部队休息或宿营时,最深母亲除了完成工作外,心中另一件事便是最深到周边老乡家讨口吃的来喂养我。

再大一点后,心中我跟随父母从中原农村转战重庆、河北、山西、北京。直到在北京的史家胡同安顿下来,父母才先后把分散在外地的姥姥、妹妹、哥哥接来,一家人算是团聚了。

团聚没多久,父亲便赴朝鲜作战。1953年,母亲和几位阿姨结伴去朝鲜前线探亲。返程时,她们途经清川江大桥,遭遇美机轰炸。炸弹就在她们乘坐的汽车附近爆炸,幸亏驾驶员及时踩住刹车,母亲和阿姨们才幸免于难。汽车的前轮已经滑出桥面,真是命悬一线!

因为在战火硝烟中经受过生死考验,父母对我们兄弟姐妹生活上更加关爱。但是,他们对我们优良作风的养成,总是近乎严苛。

1955年,我上小学,学校统一每周给每个小朋友发两毛钱零花钱,小朋友们可以用零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寒假时,我无意中对母亲说起这件事。没想到,母亲当即找学校商议,取消了我的零花钱。等到下学期,我便再也没有零花钱可花。

“锄”了零花钱,让节俭在我心底“生了根”。此外,父母还通过另一种方式,让我眼见“果实”。1958年,父亲在高等军事学院学习。建军节那天,父亲、母亲领着几位叔叔、阿姨和我到学院附近开荒种地。纪念建军的节日氛围里,大家热火朝天齐上阵。当年,我们就收获了不少萝卜白菜,我家也成为军事学院首批开荒种地的家庭。父亲、母亲以身作则,让我们认识到要参加劳动、热爱劳动。现在偶尔路过那里,变化的是周遭环境,不变的是心间热火。

体力历练不松懈,思想教育也紧抓。我读初中后,每一学期,母亲都要让父亲给我们上一堂思想教育课,每次至少要上两个小时。父亲给我们讲毛泽东思想,讲中国传统的优良品德,母亲有空也会静静旁听。此时,父亲似我们的老师,母亲似我们的同学,这是多么珍贵的“亲子”时光。那时,我们一家生活在苏北地区,家里人口多,生活非常艰苦。父亲、母亲周边的朋友、同事看着心疼,包括机关,多次表示要提供帮助,都被父母婉拒。父亲、母亲用行动为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生活虽然艰辛,但磨砺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和艰苦朴素的作风。

父亲上的思想教育课,通俗易懂,还能引人深思,我们都爱听。这样的表达功底,与父亲在基层兢兢业业地工作紧密相连。那时候,父亲每年至少九至十个月不在家,都在基层部队。他深入连队一线,了解、掌握情况,抓点、抓线、抓全面建设,与官兵同甘共苦。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母亲督促父亲给我们上思想教育课,是把我们当成了父亲的“兵”,让我们在耳濡目染中,沉淀家国情怀。

父亲在我们学习上虽辅导次数少,但母亲常常讲述父亲的学习故事,父亲的学习精神常常鼓励着我们。母亲讲,父亲出身贫苦,没上过几天学,文化底子薄。14岁时,父亲参加了红军,基本上一有空闲便手不释卷。1932年,父亲负伤,在医院住了5个月左右。他抓住养伤时间学了不少文化,可以写字、看书和查看地图了。有些同志学习时,教员刚讲完,就说“会了会了”,可教员一离开,又不会了。父亲则不吭不哈,认真思考,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父亲的好学,还表现在工作实践中。每到一处,父亲必仔细勘察当地的地形、了解情况,日积月累,形成了第一手的知识和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父亲的学习生涯中还有一位高明的导师,就是毛泽东主席。毛主席经常指导父亲读中国古史精华、西方经典。毛主席对父亲学习的指导,倾注了他老人家对后辈的殷殷之情。父亲也算不负恩师,在一次战役战术作业中,苏联顾问给父亲打了满分。

父亲爱读书,却不墨守成规。母亲说,父亲是一个执行命令最坚决的人,面临最严酷的敌情,哪怕牺牲个人也毫不动摇。同时,父亲又是一个最有主见的人。只要有利于完成任务,父亲一旦下了决心就绝不会动摇。在抗日战争时的一次战役中,他顶住了压力,打赢了战斗。

父亲的一些学习、战斗经历,都是母亲讲给我们的。父亲在家庭生活中,从来没有说过自己的战争经历。还是在父亲晚年编写回忆录时,我才第一次听到父亲打了那么多硬仗、恶仗、有影响的仗。这些仗,母亲都知之甚少。

在我还没完全品懂母亲、父亲时,他们先后辞世。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从不曾走远,成了我心中最深的感念!(■李南征)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