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时尚 >林溪深处是鲵家 正文

林溪深处是鲵家

[时尚] 时间:2024-05-06 12:54:05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85次

原标题:林溪深处是林溪鲵家

放生大鲵。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宏冰 摄

□河南日报记者 胡巨成 通讯员 杨绪伟 罗玉兰

青山不老,深处清溪长流。林溪

12月10日,深处在山里盘来绕去,林溪车子停在林密溪清的深处深山峡谷之中,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刚台片区西河保护站就设在这里。林溪

“守护好这片青山绿水,深处就为娃娃鱼营造了最舒适的林溪家。”商城县金刚台林场党组成员、深处纪检组组长侯名根说。林溪

娃娃鱼是深处中国大鲵的俗称,是林溪由3.6亿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时期水生鱼类演变而成的两栖类动物,体大而扁平,深处是林溪世界上现存两栖类动物中体形最长、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因其叫声酷似婴儿啼哭又名娃娃鱼,栖息于生态良好、水质清凉的深山溪流之中,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上世纪80年代,这里就有人发现大鲵。”侯名根告诉记者,由于大鲵一般都隐藏在溪流深潭内的岩洞、石缝之中,平时难得一见。他1998年到自然保护区上班,直到2009年在杨洞修建跨河大桥时,才第一次见到。“当时一共发现2只,从河中石缝里挖出来后,我们立即放生。”侯名根比划着说,这片好山好水,除了大鲵,还有3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例如商城肥鲵,是中国特有物种,目前只在大别山区的狭窄区域有分布,常栖于流速缓慢、清澈见底的大小水坑内,西河景区内的峡谷溪流中经常能看到。

当年,西河保护站发现大鲵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人慕名而来,西河从此走上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之路。随着西河内增建水库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大鲵的数量也在增加。2011年,保护区修建杨洞至半条街林区公路时,在河道内再次挖出了两只重达十多斤的大鲵,一只放生,另一只因碰伤尾部未能存活,制成了标本保存在保护区标本馆内。2016年3月,保护区在对辖区内画眉湖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时,又一次发现5只大鲵,全部转移到附近的望月湖放生,这也是当地首次集中发现如此多数量的大鲵。

保护区内连续发现大鲵,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信阳师范学院研究两栖爬行类动物的鲁有强教授,2016—2018年连续三年赴保护区进行跟踪监测,初步评估西河河道内有大鲵20只左右。

“大鲵对环境的要求特别高。它生活的区域,水可以直接饮用。”侯名根自豪地说,保护区地处大别山腹地,植被丰富,河谷众多,水质清澈,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既是生物宝库,也成了大鲵生存的绝佳地域。特别是近年来,商城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持续保护生态、优化生态、利用生态,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57%,总面积10600公顷的保护区也从原“金刚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动植物乐园。初步推算,目前商城县全境野生大鲵数量有近百只。

“去年5月,在鲇鱼山水库汤泉池境内,有群众发现了一只被困的大鲵,主动打电话让我们去救助。”商城县林业和茶产业局副局长朱孝新表示,这次发现,意味着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金刚台和鲇鱼山两个片区,都有了大鲵的存在。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鲵和商城肥鲵,我们编制了总投资达1.1亿元的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已获国家批准。现已开展本底资源调查,摸清保护区内大鲵的数量、生活习性、分布范围、活动规律等,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并联合高校开展科研监测工作,力争早日做出科研成果,提升保护管理水平。”侯名根说。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