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一些没有边界感的社交方式!”

[综合] 时间:2024-04-27 22:29:0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47次

    

前几日

关于微信显示已读功能的讨厌话题上了热搜

虽然微信官方很快就对此作出了

“没有‘如果’”的回应

也还是引发了网友的很多讨论

有人直接将自己代入“已读不回”的角色

有人则直接对“已读”提醒表示了不认同

还有人认为显示“已读”也是一种回复

“我回了,回了沉默”

从这些讨论中可以看出

大部分人对于显示“已读”的功能

还是十分抗拒的

已读功能其实已经在很多社交软件中都有所应用

大多都是工作软件

虽然是以企业管理为目的

但是总会给人一种必须要立刻回复的压力

即使没有面对面社交

也会有种被一双无形的眼睛紧盯的紧迫感

如果这双眼睛也转向了

微信等更为私人的社交软件

将会给人带来更多的不适和生活被侵占的感觉

有时已读不回只是

像网友说的一样“意念回复”了

或者是不知道怎么回复,需要一段思考的社交时间

但是“已读”的显示

直接略过这些原因定下了结论

造成不必要的社交压力

一句话总结下来就是

讨厌一些没有边界感的社交方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让我们更容易找到彼此

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沟通

但是与此同时也压缩了很多个人空间

我们的动态、喜好甚至内心想法

可能都在不知不觉中被他人窥探着

边界感在这种情况下

反而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和提及

我们像不喜欢被开没有边界感的讨厌玩笑一样

不喜欢在互联网上被动地释放信息

不光是微信消息

还有朋友圈的分组设置

不愿向周围人透露的其他平台的社交媒体账号

包括“大隐隐于网”的“momo”大军

都是我们在互联网上

守住属于自己个人边界的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

已读不回到底算不算是一种社交默契?

小时候在礼仪课上

我们学习过面对面交往的礼仪

长大了靠自己的摸索也发现了一套

属于互联网交往的礼仪

比如

有话直说不问“在吗”

避免回复单字“哦”让态度显得不那么冷淡

有的表情包是对话结束的含蓄表达

都是互联网交往的礼仪共识

读后回复是否也要算作是一种社交礼仪呢?

不管算不算,归根到底

社交软件只是边界我们社交生活的其中一部分

无法成为判断一个人的绝对依据

给彼此都留出一些个人空间

主动直接地交流才是打破隔阂

守住边界的最好方式

毕竟真诚才是最大的必杀技

你怎么看待“已读不回”?

你见过哪些没有边界感的行为?

监制:孙爱东

主编:王新亚

编辑:张子晴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