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知识 >一声谢谢暖哭社区“采药人” 正文

一声谢谢暖哭社区“采药人”

[知识] 时间:2024-04-29 04:44:1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综合 点击:68次

原标题:一声谢谢暖哭社区“采药人”

志愿者对小区隔离居民需要的采药人药品一一记录。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我在中高风险区·记者疫线日记

6月6日上午,声谢广船鹤园小区。谢暖宁静的哭社社区里,穿梭着防疫人员忙碌的采药人身影。

陈莉举着电话,声谢在志愿者、谢暖医护、哭社保安间来回走动,采药人远远看去,声谢略显焦急。谢暖今天,哭社又有一箱医药单被收上来,采药人陈莉把箱子拖到面前开始清点里面的声谢单据,这些都是谢暖她今天要完成的任务——帮助社区居民采购清单上的药品。

自5月26日起,广船鹤园小区实施全员居家隔离,药品如何确保供应?关键时刻,居委会专职干事陈莉主动承担起社区居民“健康管家”的角色。

短短10多天里,她一个人为100多位街坊同时采购药品。起初,居民们也有责怪,但她用热心和坚持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我不怕被误解!”尽管她已做好心理准备。但采访中,当一位老人突然进门对她说“谢谢”,陈莉仍控制不住流下眼泪。

坚守社区,守护居民健康

一摞摞文件袋溢出了纸箱,每个袋子里都是一沓记满个人信息与药品名录的单据。如今,这些信息大部分已在陈莉的脑海里。严峻的疫情突袭,白鹤洞街的药店都关了,多家医院也相继停诊。陈莉想为街坊买点药,但很难。

对于生活在疫情高风险地区的居民来说,健康是一个焦点话题。

排队挂号、问诊、缴费、取药……全流程由陈莉一个人承担。“居委会一共就8个工作人员,大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任务,没有人是不忙的。真的没有办法……”

药品是通过珠江医院采购的。陈莉说,每出去一次至少4小时,特别是到后来,100多个人的药单,光挂号也要近1个小时。

陈莉说,疫情刚开始时,差不多每天只有10多个人有购药需求,如今人数已经扩大到上百人了,药品采购清单越堆越厚,采购品类也愈来愈杂。

“一个人和一百个人不单单是量的问题,人越多排列组合的方式越多,一百个人可以演化出几百上千种药品,这是指数增长。”陈莉说。

由于不理解她的工作流程,起初,常常会有居民抱怨甚至投诉她:“怎么这么慢还没有药?”面对疑问,她只能一遍遍地去解释。

近日,得知社区医院开通疫情期间购药通道后,她松了口气,终于不必再跑去珠江医院拿药了,不但节省自己的精力,也可以缩短邻居们拿药的时间。

她还通过广药集团药品配送团队,解决社区居民药品的购买和配送问题。

家,是让人安心的地方

在高风险封闭管控区内,陈莉每日往返于小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首先面临的便是出行问题。

“每次拉着一大箱药单出门,我都会提前向热心的邻居约车,请他们送我去社区医院。”陈莉笑着说。因为防控,她无法进入医院。

6月6日中午,陈莉像往常一样,将装满药单的纸箱放在医院门口,上面用黑色签字笔写上“鹤园小区”几个大字。在将单据送去医院前,她将一个个居民的信息誊抄在一份表格里,以留存资料。

一般来说,上午送药单,往往到晚间或第二天上午才能取药。然而,这一来一回间却不是总有人能够接送她。遇到没车的情况时,陈莉只能拖着沉甸甸的药箱到马路上去“拦车”。“公务车、私家车、摩托车……大家看我穿着志愿者背心,一个女人拉着这么满满的一箱东西,很多人都会停下来帮一把。”她说。

药箱送进小区后,陈莉依据小区中片、东片、西片三个片区取出来三个袋子,开始麻利地为取回来的药品做片区分拣,完成之后,才让志愿者们各自将它们送到居民家中。

一回生,二回熟。如今,大家都认识了这个居委会的普通职员,只要陈莉出现在小区里,就会有人上前咨询,她也明显感受到了一种被信任感。

恰巧,这份信任尤其体现在家住西三苑的一名71岁老人身上。老人姓陈,陈莉称他为陈叔。在记者采访期间,陈叔突然到来,见到陈莉的一瞬间,便紧紧拉着她的手说:“感谢你,我知道你们24小时为我们服务,十分不容易,真的谢谢你”。陈莉见状,迅速接过病历本,挽着陈叔胳膊,连连安慰:我立马给你去拿药。

原来陈叔患有心脏疾病,不久前才做完支架手术,急需药品。听到陈莉的许诺,老人陷入哽咽,几秒钟内,陈莉的情绪再也无法抑制,眼泪夺眶而出。

由于工作原因,陈莉知道很多老人的身体和生活境况。在她看来,为老人们做些事是应该的。“居委会的工作本来就是琐碎的、服务性的,但是民生无小事啊。”她说。

家,是让人安心的地方。忙碌过后,陈莉每晚见到父母时,这样的感受尤其强烈。她说:“让居民能够安心在家抗疫,就一定要保障他们的吃喝用度。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消除不安的情绪,我愿意担起这个责任。”

南方日报记者 郎慧 朱红鲜(郎慧 朱红鲜)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