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之声】科技报国70年的石化技术开拓者

[休闲] 时间:2024-04-27 21:00:0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时尚 点击:190次

  1949年,声科术开新中国成立,技报中国人民开始了改造山河、国年建设祖国的化技伟大壮举。然而,声科术开一条石油锁链,技报却让新生的国年国家呼吸艰难。这一年,化技一位22岁的声科术开青年,带着北京大学的技报毕业证书,申请前往条件艰苦的国年辽宁抚顺,成为人造石油厂的化技一名技术员。为祖国需要,声科术开为新中国“造血”,技报他人生的国年第一个重大选择,就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70载沧海桑田,当年的青年已是92岁高龄的老者。为新中国石油石化事业奋斗了70年的他,仍坚持每周3天到办公室“打卡”上班,堪称中国最年长的“上班族”之一。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我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现代煤化工工程技术专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陈俊武。他投身中国石油石化工业70载,推动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国炼油工业进步做出开创性贡献。进入耄耋之年,他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为煤炭替代石油生产烯烃开辟了新的工业路径,为国家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的制定建言献策。他以一颗报国赤心标注了时代精神坐标。在举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悦时刻,中共中央宣传部等部委先后授予陈俊武同志“最美奋斗者”和“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向他学习。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始终把“国家需要”扛在肩上

  许多人问过陈俊武,70年来一直这么拼,为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国家需要。”这四个字坚毅笃定,又因他70年来的矢志奋斗而深沉厚重。

  陈俊武祖籍福建长乐,1927年3月出生于北京,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中学时期,陈俊武对化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1944年,17岁的陈俊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工系。当时的中国民不聊生,工矿企业凋敝衰败。1946年,读大学二年级的陈俊武到抚顺人造石油厂参观,第一次见到了日本人丢弃的一直没有投产的煤制油生产装置。国家石油石化工业落后、处处受制于人的窘况对他产生了巨大冲击。他当即立下誓言:一定要投身石油石化工业,用己所学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2010年6月,陈俊武(中)不顾83岁高龄,登上包头甲醇制低碳烯烃现场40多米高的作业平台,观察设备运行情况。 中国石化供图

  心有大我,就不会囿于小我;胸怀国家,就会选择奉献担当。大学毕业后,怀揣着一腔报国热情的陈俊武,谢绝了家人劝他留在大城市、大化工厂工作的建议,毅然前往条件艰苦的抚顺,从事人造石油项目设计与生产,以解国家燃料油极度匮乏的燃眉之急。

  当时的人造石油厂,技术资料匮乏,生产条件简陋。陈俊武一头扎进车间,废寝忘食,与技术专家和老工人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接连完成蒸汽喷射器、蒸馏加热炉等技术革新任务,并逐步成长为一名青年技术骨干。

  1956年4月,陈俊武加入中国共产党。“我的几个姐姐都是共产党员,我一直觉得共产党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我也愿意为了这个事业而奋斗终身,当初的入党志愿书就是这样写的。”92岁的陈俊武语气坚定地说,“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许党许国、一生献身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

  上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原油供给不足的问题得到逐步缓解,但当时国内的炼油能力和炼油技术都不过关,不能进行有效深度加工,汽油和柴油产率只能达到30%多,“就像好不容易有了上好的稻谷,却没办法把它变成香喷喷的大米饭”。看到铁人王进喜们辛苦开采的原油,很多沦为烧火取暖的燃料,陈俊武心痛不已。当时国际上有一种先进的技术叫流化催化裂化,能让原油中的重油再转化为高品质的汽油、柴油,俗话说“催化一响,黄金万两”。然而,这类装置当时在西方国家也不过20多套,而且对中国层层封锁。

  陈俊武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拿下这项“卡脖子”技术!1961年冬,34岁的陈俊武受命担任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师。他吃住在工厂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消化资料、分析计算、对比论证,脑子里全是数据和方案。经过艰苦攻关,1965年5月5日,当清晨第一缕霞光拂过地平线,位于抚顺石油二厂南端的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展现出钢筋铁骨的雄姿。这个自主开发、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造的装置一次投产成功,带动我国炼油技术一举跨越20年,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扭转了我国依赖“洋油”的被动局面,被誉为新中国炼油工业的第一朵“金花”。

  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的奋斗融入时代洪流中,才能写下俯仰无愧的人生篇章,成就利国利民的非凡事业。追寻陈俊武的足迹就会发现,强烈的爱国心、报国志始终是支撑他创新突破、拼搏奉献的强大精神动力。

  敢为人先、勇于登攀,在炼油工业领域创出共和国多个第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技术每前进一步,就会带动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就是在技术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

  1969年底,根据国家需要,陈俊武随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搬迁到位于豫西山区的洛阳市宜阳县张坞乡竹园沟,从此扎根洛阳50载。他紧盯世界炼油技术发展形势,一心想的就是怎样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低成本高效炼油技术。为加工更多的大庆原油,在临时搭建的简陋板房中,陈俊武和同事们为研制蒸馏—催化裂化联合装置绞尽脑汁。在他们的反复努力下,1972年,一套被称为“一顶二”的装置在锦州试运行成功。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陈俊武光荣地参加了这次大会并受到表彰。“邓小平同志说,以后要主动抓科学技术,而且要当我们的后勤部长。就是这句话,让我感到,科学的春天来了。”谈到40多年前捧着红绒面烫金字荣誉证书的情景,陈俊武内心仍然激动不已。时代的鼓舞、国家的重托,让陈俊武更加坚定了科技报国的决心:一定要在自己从事的炼油技术领域,特别是催化裂化技术领域猛追世界先进水平,盯住他们,跟紧他们,不能落后。

  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陈俊武坚持奋斗、矢志创新,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贡献。1978年,由他指导设计的中国第一套快速床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乌鲁木齐炼油厂试运行成功,第一套120万吨/年全提升管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在浙江镇海炼油厂开车成功。1982年,按照陈俊武提出的技术方案建设的兰州炼油厂50万吨/年同轴催化裂化装置投产,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国优秀设计金奖。1985年,由陈俊武担任“六五”攻关课题组组长、指导设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在石家庄炼油厂实现产业化,该技术于1987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陈俊武负责设计的既有同轴结构、又有高效再生的1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在上海炼油厂建成投产,该技术于1994年获得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发明专利授权。

  “鱼和熊掌兼得”,是陈俊武在科研道路上的不懈追求。当时,上海炼油厂要新建一套催化裂化装置,该厂总工程师对陈俊武说:“你那同轴式我想要,烧焦罐我也想要。”“同轴式”就是把炼油装置的核心设备——反应器直接放在再生器上面,就像“叠罗汉”;“烧焦罐”则是一种高效再生技术。这个看似玩笑的要求,却一下子点亮了陈俊武的灵感。他着手查阅了许多国外技术资料,组织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最终实现了这两项技术在上海炼油厂的完美结合。1990年,这套装置的模型在北京国际博览会上一亮相,立即引起各国专家的关注,盛赞这是“现代科技与美学艺术的融合、智慧和意志的结晶”。

  在陈俊武等几代石油石化人的开拓创新、不懈奋斗下,我国炼油加工能力达到世界第二位,催化裂化技术更是从一片荒芜到锦绣满园,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催化裂化强国。流化催化裂化技术,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才会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回顾陈俊武的先进事迹,创新精神始终贯穿于他的奋斗历程,是他人生最亮丽的底色。

  老骥伏枥、奋斗不止,退休后三十年仍躬耕科研一线

  奋斗的人生才是最美丽的人生。退休后,陈俊武坚守科学家的责任和担当,不断推动我国能源行业科技创新发展。这位一辈子胸怀科技报国梦想、走在科技创新前沿的老人,从不停歇。

  “只要身体允许,我会继续工作下去。”1990年,陈俊武主动卸任中国石化洛阳工程公司经理的职务。许多人觉得他该功成身退享清福了,而他考虑的却是为推动国家石化工业发展还能再做些什么。他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技术资料分类整理成册,精心选取工业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和数据,一一核对分析,用时两年写成《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一书,于1995年正式出版。2015年5月,该书第三版出版发行。20多年来,该书为从事催化裂化行业的技术人员在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中搭建了桥梁,广受赞誉。

  科学家的目光永远在前方。为促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从1997年开始,陈俊武将研究方向转向国家石油替代战略,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指导完成了甲醇制低碳烯烃工程技术开发及工业化应用。在万吨级甲醇制低碳烯烃工业化试验装置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70多岁的他,每周听取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多次主持试验装置设计方案讨论。

  2006年2月,春节刚过,陈俊武办公室的电话就响了起来:甲醇制低碳烯烃试验现场出现了由于催化剂磨损而使试验无法正常进行的问题。他急忙赶到现场,查看电脑试验数据后,二话不说,穿上工作服,迅速爬上几十米高的反应器平台,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十几层楼高的平台,小伙子上去都气喘吁吁,这位年近80岁的老人,竟然一口气爬了上去!在场人员都感到震惊。陈俊武常常告诫大家:“做工程设计的人,在现场工作的时间不够,是干不好的。”在他的教诲和带领下,技术人员每到现场都必须做两件事——钻两器(反应器和再生器,都是炼油装置的核心设备)、爬高塔,近距离察看每一台设备、每一根管线。

  “要思路更开阔一些,从宏观角度和世界范围了解能源问题。”进入耄耋之年的陈俊武,将目光投向了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这个新领域。他广泛搜集数据资料,打印的资料摞起来超过自己的身高。他说:“这是出于科学家的责任,去学习过去不熟悉的知识,争取提出一些对国家、对大局有益的论据和建议。”从2011年开始,陈俊武与同事合作发表十几篇关于中国碳减排战略研究的论文,并用时3年写就24万字的专著《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研究》。2015年5月,中国科学院邀请陈俊武参加在香山召开的气候变化研讨会,他的学术报告引起气象专家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我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别人再站在我的肩膀上,才能带动创新。”如今,92岁的陈俊武胸中依旧燃烧着激情,装满了计划,“虽然我退休后又工作了30年,不能觉得自己得了很多荣誉,就该歇一歇了,今后还会继续思考下去,继续保持工作状态”。

  陈俊武用退休后30年的实践向我们证明,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奋斗的人才是精神上最富足的人。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