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中国“心”!让北斗卫星的“心脏”每300万年差一秒 看北斗研制背后的故事

[焦点] 时间:2024-04-30 15:18:26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18次

  7月31日,心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宣布建成开通。最强中国从1983年“双星定位”理论提出,让北到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从单星研发到多星并举,斗卫的故从艰难追赶到昂首超越,星的心脏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每万秒让中国的年差北斗终成世界的北斗。 北斗的北斗背后研制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今天我们的节目将为您讲述。

  作为北斗卫星的研制“心脏”——铷原子钟,它的心每一次跳动都直接决定着北斗卫星定位、测速和授时功能的最强中国精度。从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到不断设计研发更高精度、让北更强能力的斗卫的故国产原子钟,研制团队付出了数十年的星的心脏努力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自我超越的每万秒发展之路。我们来看看北斗“心脏”研制背后的故事。

  眼前的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金属盒子就是北斗卫星的“心脏”——铷原子钟。已经79岁的雷文琦是我国第一代铷钟研制带头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开始了对铷钟的研究,却只停留在理论和地面研究阶段。直到“要建设中国人自己的导航系统”这个目标出现,研制团队意识到铷钟这颗导航卫星的“心脏”必须由中国人独立自主完成。

  摆在雷文琦和团队面前的是从无到有,从纸上的理论到可以上天的产品之间巨大的跨越。

  “不想受制于人”,这是整个北斗工程最核心的精神。即便要面对简陋的条件,技术的封锁,甚至科研设备也少之又少。但是他们知道,中国的北斗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

  2006年,我国第一台星载铷钟产品一飞冲天,搭载验证取得成功。团队来不及庆祝,就投入到了北斗二号首发星的研制任务中,而那时,属于他们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