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资源潜力 做活土地文章!广西钟山:数字赋能加速耕地撂荒整治

[热点] 时间:2023-12-27 22:47:42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68次

  人民网钟山4月29日电 阳春四月,激发加速草长莺飞,资源做活钟山整治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潜力一派繁忙。土地在广西贺州市钟山县两安乡星寨沙溪源桥头旁有一块0.2亩的文章撂荒地,驻村第一书记李恒根据手机上的广西耕地地图应用软件显示的图斑寻“迹”核查而来。根据导出的数字定位数据,这是撂荒村民邓冬贱家闲置多年未耕的一块地。“听了村里的激发加速大喇叭宣传有关政策后,知道土地是资源做活钟山整治国家宝贵的资源,不能浪费了,潜力趁现在春耕,土地我打算今年在这里种上香芋。文章”目前,广西耕地星寨村已将零散土地整合成大块,数字充分利用闲置土地200多亩。

  今年以来,该县强化“开春就开干、坚决不撂荒”的工作理念,以撂荒地整治为小切口,创新运用数字科技,推行“两图两策六到位”工作机制,全面加快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撂荒地整治工作,确保全县耕地撂荒和“非粮化”目标清零。

  精准排查,让撂荒地“动”起来

  来自钟山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全县撂荒地面积有1.9万多亩,其中连片撂荒面积达1500亩的乡镇就有6个,占比50%。为有效破解基层撂荒地和“非粮化”排查难题,钟山县在全区首创使用智能手机地图应用软件排查撂荒地块,利用软件简索功能,导入显示具体位置为现场核查提供导航功能以及地块相关信息。排查人员只要将农业部门推送的数据包导入下载好的地图应用软件,利用手机就能快速实地找到撂荒地块,即使年纪大的村干部也能轻松操作,切实做到撂荒地排查不漏一块、不落一户。

  “以前找撂荒地是走在田里撞见一处是一处,回来还得填一堆表上报;现在拿着手机,打开软件就能导航到疑似地块,马上就能把核查信息上报到后台,年纪大的村干也能轻松操作,效率高多了。”该县燕塘镇张屋村的驻村队员李泓君说。截至2022年4月底,钟山县精准核实耕地撂荒19328.7亩,“非粮化”54200亩,详实、精准的数据,为整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施策,让撂荒地“活”起来

  在全面排查掌握了撂荒地、“非粮化”地块信息“家底”的基础上,钟山县创新推行“一户一策”的精准举措,确保撂荒地及时复耕复种、耕地“非粮化”治理精准有效。该县将撂荒复耕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行政村、自然村(屯)、村民小组、农户、地块,有力有序推进复耕工作。通过各类惠农政策引导农民保护耕地,进行耕种,并且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使土地资源“活起来”。

  在钟山县公安镇大田村,通过村集体流转原种甘蔗420亩土地,引进贺州市益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金融+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运营模式综合开发,即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又能让农民每月增加2000元收入,实现企业增效、农户增收。在钟山县回龙镇龙福村700红薯种植基地,只见100多名村民冒着绵绵春雨忙着种下薯根,赶来务工的村民董大姐说,2021年这里还是一片撂荒地,今年村里引进了公司,把撂荒的土地重新耕种,预计8月份就有收成。

  “一户一策”是指将所有的耕地承包户划分为有劳动能力户与无劳动能力户,对有劳动能力户,鼓励其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以订单农业的方式,积极种植粮食作物。对无劳动能力户,引导鼓励流转土地,或以土地入股村集体经济或新型经营主体等方式,取得租金或股金,盘活闲置土地。截至2022年4月底,钟山县完成耕地“非粮化”整治8878多亩,撂荒地整治5342亩;及时复耕复种玉米、红薯、香芋、南瓜等农作物,让“良田”回归“粮田”。

  坚决整治,让撂荒地“绿”起来

  为实现全县撂荒耕地整治全覆盖,钟山县按照“六个一批”开展工作,即开垦复种一批、引导流转一批、代耕代种一批、土地托管一批、改善提升一批、还林还草一批等,及时清理和复耕复种。该县利用复耕春播大好时机,开展撂荒地整治攻坚行动,着力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管理,纠正和解决农村土地弃耕撂荒、毁损耕地等现象。同时,将耕地保护补贴、产业扶贫、农业产业扶持等国家涉农惠农政策与耕地种植直接挂钩,做到“谁种补谁、多种多补、不种不补”,以此调动农户种地积极性;对不能按期复耕的地,村集体代为经营;对举家外出务工等无法复耕的撂荒地,动员农户“谁的孩子谁抱”,采取流转耕地、联合耕种、托管托收等多种方式集中恢复种植。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各乡镇进一步了解掌握农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确保相关短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目前,全县已完成高标准良田建设6.25万亩,新一轮的2万亩高标准良田建设正在推进,助力耕地撂荒和“非粮化”整治工作跑出“加速度”。

  如何在绿色的田野上唱响幸福的赞歌?据悉,下一步,钟山县将在保持撂荒地整治的良好势头基础上,巩固江河流域综合整治成效,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兴修农田水利,大搞现代设施农业,从源头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增强抗灾能力,防止出现新的丢荒弃耕。同时,探索推进“休耕轮作”模式,实现种地、养地相结合,有效提高耕地综合生产力,提升农业产值,让“绿”起来的撂荒地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饽饽”。(吴明江、余春香、谭玉强、陈晓杰)

(责任编辑:焦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