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花桥港村:暖了人心,美了“容颜”

[焦点] 时间:2024-04-30 10:21:58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探索 点击:188次

原标题:桃江县花桥港村:暖了人心,容颜美了“容颜”

文/江泽智

5月15日至19日,桃江湖南省委党校第64期中青一班第三党小组来到益阳市桃江县修山镇花桥港村开展调查研究及体验式培训,县花厚植为民情怀。桥港

花桥港村地处修山镇东北部,村暖是人心益阳市桃江县、资阳区和常德市汉寿县三县的容颜交界处,有“一脚踩三县”之称。桃江曾因基础设施差,县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桥港2014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贫困村。村暖加上村里人员流动频繁,人心社情民意复杂,容颜邻里纠纷较多,桃江村支两委班子不团结、县花人心涣散,2015年,该村综治民调排名全市倒数第一。2017年,村支两委因带富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群众满意度低,被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

久有凌云志,何惧关山险。桃江县派出了县领导带队的帮扶班子,修山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调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带领该村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响应“强作风、优环境、建设清廉桃江”活动要求。

立规矩。村支两委建章立制,立规明矩锻造勤政清廉形象,以“五清建设”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经济发展统筹推进。“一清二白”树威望,建设“清”正的村级班子;“一呼百应”谋事业,构建“清”和的干群关系;“一抓到底”促发展,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一流标准”抓落实,打造“清”洁的美丽乡村;“一步到位”改陋习,营造“清”朗的乡风民风。

规矩立起来了,村民的心也热了。班子清正、干部清廉、干群清和、村务清爽、村容清朗,全村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参与公益事务的热情高涨。村支两委趁机利用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在文化广场两旁立了宣传栏,组织专家编写村民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英雄的英勇事迹,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举办“红色文化节”,组织“屋场恳谈会”,定期开展“美丽屋场评比”,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花桥港村“华丽蜕变”:农村美了、农业强了、农民富了,村民由过去“抬不起头”到现在“扬眉吐气”。近年来,花桥港村先后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等。

位于花桥港村的圣恩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外墙上的《圣恩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湘楚之地,潭州以西。善道之域德尚,礼仪之滨尊阳。山冈溪谷画廊,翠涛碧波共赏。风清清而日朗,云淡淡而星光。茗折芽香,心神怡以流芳。圣恩华章,百姓兴以安康......。”

《圣恩赋》记载了乡贤赵华安回乡创业的大爱情怀,也成为了村民的“心灵鸡汤”。

花桥港村远离城市,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以前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民大多是靠外出打工赚钱。

改变,不是容易的事。村支两委深入调研后,得出结论:要想富,发展产业是关键。怎么发展?首要的是建好两委班子,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班子,以党建带村建。同时结合花桥港村实际,走稳三条路子,即立足一产业谋求二产业注重三产业。走出去,派年轻人外出学技术,引进来,邀请乡贤回乡产业。在村支书吴智毅的带领下,花桥港村齐心协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发展产业的成功之路。

引乡贤回故乡建家乡。2015年,经多方努力,成功邀请在外乡贤赵华安回乡创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投资近4000万元,成立桃江县圣恩茶业有限公司,租赁土地1630亩,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与深加工,村民纷纷加入到采摘队伍,实现家门口就业。茶农工资按月现金支付,大家采茶积极性很高。

自从圣恩茶业落户该村,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也回到家乡,32岁的村民贺艳美就是其中之一。7年前,在外打工的贺艳美回到基地采茶,采茶季节每年超过7个月,每月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我在家门口的茶厂工作,既照顾了家庭,又有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贺艳美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据了解圣恩茶业每年提供就业岗位 400余个,年发放劳务工资300余万元,助力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8400元,增长到2022年的28524元。

兴产业,富了乡亲、美了环境、强了集体。花桥港村用活资源,做好“竹”文章,竹制品已销往长沙、河南等地,全村仅“竹扫把”年销售额已超400万元。挖掘红色文化和乡村农耕文化,打造极具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乡愁空间”,让游客“留住乡愁”。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多万元,花桥港村实现了从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到“富裕村”的跨越。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带着群众干。花桥港村集体“钱袋子”鼓起来后,村支两委立足为村民办实事,解决了一批村里多年无法解决的难题。

办实事,确定“小目标”;得人心,大家一起干。近年来,花桥港村集中力量开展攻坚,通过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村级集体经济投入和村民筹资投劳等方式,累计黑化亮化主干道6公里,硬化组级公路30余公里,衬砌河岸2公里,新建节水工程2.4公里,两厢植树、植草皮6.8公里,通过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培土、种植、浇水、踩实、修剪中来,由过去花费20元/平方降低到8元/平方,大大节约投入。

在公共服务建设上充分考虑成本少投入,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合理布局做到既现实又物美价廉,如在绿化建设上,花桥港村从山中挖树移栽,虽现阶段成形慢一点,但实实在在降低了成本;同样廉价收购废旧凉亭维修安装也达到了很好效果。以此为原则,花桥港村相继建成农家书屋、卫生室、活动室、村民活动中心、国学清廉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村里一批以前想办而又未能办成的实事、难事均办成了村民心中的“好事”。

千里寻故地,谈笑凯歌还。清晨,走在花桥港整洁如新的道路上,透过道路旁的树叶,享受着阳光的温暖,路旁的分类垃圾桶干净整洁,这样的乡村,便是我心中的美丽乡村。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有幸作为此体验培训中的一员,从花桥港的蝶变中,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坚持群众至上,不仅是一种理念,更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落实韧劲。要用自己的真心、热心、爱心,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为百姓办实事解实难,换来百姓的开心、放心、暖心。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第64期中青一班学员、湖南省水利厅水库移民处处长)(江泽智)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