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你的“教育焦虑”成了别人的“智商税”

[探索] 时间:2024-04-28 18:14:3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热点 点击:187次

  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教育焦虑笔者,几乎每天都在被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的莫让广告狂轰滥炸,“都两岁了,成的智还没有开始学英语,别人您快要错过敏感期了。商税” “三岁再不学编程,教育焦虑孩子就被时代抛弃了。莫让” 既然是成的智广告,自然要制造紧迫感,别人“您来,商税我们培养您的教育焦虑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莫让竞争对手”……

  尚不熟悉母语规则的小宝宝,能否系统性学习与母语全然不同的成的智第二语言?少儿编程队还在学数数的小孩子究竟有多大效果?其实,这些问题,别人教育专家已经有权威回答,商税小孩子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而知识的学习是需要系统性和规律性的,超越年龄拔苗助长不仅效果堪忧,有时反受其害。

  说白了,有的广告,真的就是“智商税”。我原以为“久经考场”、警惕性高、辨别能力强的当代青年人,对这些广告应该能够做到“刀枪不入”。但当我加入若干“妈妈群” “闲置物品转换群”后,发现事实上,这些群归根结底都是“拼娃群”。家长们的“教育焦虑”比推销广告的话术来得还夸张——不用商家“忽悠”,就能“自投罗网”,争着抢着被“割韭菜”,交纳“智商税”。

  上补课班只是“沉迷鸡娃,不能自拔”的家长们,日常花费的一个小头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怀胎十月就开始购置胎教仪器,价格还很贵;生下来就开始想办法、提前交费占“坑好”的幼儿园;为了给孩子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当代孟母”,选小区、帮孩子筛选接触对象;最费钱的是购置天价学区房,上千万元的“老破小”,经常要靠抢才能锁定……家长疲于奔命地“自鸡”,倾其所有地“鸡娃”,到头来,真正“上岸”考入理想学校的孩子还是那个人数。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