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镇康:让驻村干部沾满“泥土香”

[焦点] 时间:2024-04-27 17:53:53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百科 点击:77次

  “傣族民居依山傍水,泥土香潺潺河流穿村而过,临沧山清水秀、镇康竹影婆娑、让驻小桥流水、村干宁静安谧……”这是部沾镇康县凤尾镇傣族寨留给大多数镇康人的乡愁记忆。

  然而,泥土香近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临沧傣族寨自然村一直苦于乡村旅游人才匮乏、镇康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不明显、让驻村民增收致富渠道单一、村干乡村旅游发展难等问题,部沾村民增收致富面临困境。泥土香

  今年50岁的临沧驻村干部杨应梅看在眼里、愁在心里。镇康为找对方法,迅速破局开路,她和工作队一头扎进村里,白天到田间地头看村庄建设盯产业发展、晚上接续走访收集村民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经过长时间调研发现,傣族寨拥有竹篾编制、傣族歌舞、傣族美食等优势资源,村庄发展潜力极大。

  掌握情况后,杨应梅多次往返县城争取“外援”。由此,傣族传统美食培训、竹编技艺培训、美丽庭院评比等活动相继在傣族寨“上演”。经过持续探索和发展,村民编制的竹篾产品逐渐有了销路、农家乐和民宿等业态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藏在竹林深处的傣族寨子陆续引来第一批游客。

  “我们还打算组织村里的“木匠”“篾匠”,在村头的天然瀑布景观下搭起竹桥、编起竹篱笆。同时,挖掘和收集一些具有傣族风物的老物件,让游客在吃喝玩乐之余,可以参观和感受傣族的文化和历史”。看到过去无人问津的村庄开始崭露头角,杨应梅又和大家一道规划起了今后的发展路子。今年7月,得益于沪滇协作项目,100余万元的项目资金进驻傣族寨,傣族寨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傣族文化展示厅也加速建设,村庄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今年5月,两年驻村工作结束的杨应梅又主动请缨,向组织提出申请继续留在村上。“如今村庄进入发展关键期,我还想为这里多做些事情……”继续驻村的杨应梅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干劲也更足了。

  景仕山今年13岁,目前在凤尾中学上七年级,今年年初父亲去世,母亲又一直生病,只能靠年迈的奶奶照顾。走访发现后,杨应梅经常去看望慰问。看到小景家条件困难,及时帮他申请到每月1300多元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今年“六一”儿童节,杨应梅带着这个好消息和慰问品来到小景家。“这笔钱帮了家里大忙,谢谢你们……”看着家里的困境得到改善,70多岁的老奶奶握着杨应梅的手说。

  杨应梅只是镇康无数驻村干部的缩影。近年来,镇康坚持县级统筹、精准选派,按照“先定村、再定人”原则,着重选派素质好、能力强、作风实、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干部到“最前线”。将“因村选人”与“因人派村”相结合,精准对接“组织涣散、基础薄弱、产业滞后、技能缺失、矛盾复杂”5类实际问题村,针对性选派具有党建、农业、经济、政法等专业背景或工作经历的干部到村任职,真正把“最能打胜仗的人”派到最前线。据介绍,2023年5月,镇康共选派驻村第一书记50名,工作队员76名。

  为提升驻村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帮扶工作成效,镇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省级驻村工作“大讲堂”、市级驻村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强化对驻村工作队员的日常培训,打造驻村工作“铁军”。同时,积极落实“师带徒”机制,以“老队员”帮带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传经验、教办法,帮助新队员融得进、驻得住、有成效。

  据县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罗银仓介绍:今年以来,一共举办驻村工作队员全覆盖培训1期123人次,分轮次全覆盖组织126人次参加市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业务“线上测试”,组织参加“大讲堂”9期530余人次。

  为强化正向激励机制,镇康还将驻村干部工作经费和个人生活补助纳入县财政专项预算,同时提供食宿、办公场所,进行体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坚持能上能下选人用人,坚持一线培养、一线考察,重用一线干部,今年以来,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全县提拔驻村干部、晋升职级16名,占总提拔人数28.57%。(临沧市镇康县委组织部赵玉雪 罗虹)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