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全民发钱,为什么这么难 正文

全民发钱,为什么这么难

[休闲] 时间:2024-05-08 08:55:1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07次

    

撰文丨熊志

该不该全民发钱促进消费,拉动经济?

最近,为什难官媒的全民发钱一篇文章引发广泛关注。文章提到,为什难发钱促消费这种方法成本太大,全民发钱“在我国根本不可行”。为什难

相对而言,全民发钱更应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为什难打破“投资过多、全民发钱消费过低”“投资效率不高”“基础设施过剩浪费、为什难空间有限”等的全民发钱认知误区。

图/网络

图/网络

需求收缩,预期转弱,全民发钱这是为什难当前经济的主要问题。关于提振扩大消费的全民发钱文件发了一个又一个,但反映在消费端,刺激作用依然比较有限,大家还是不敢花钱。

面对如此局面,全民发钱当然不是一个万全之策,但把宝贵的资金投入到基建中,是否一定更高效?也许未必。盲目鼓吹大兴基建,可能是开错了药方。

01

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直升机撒钱”的说法,当经济进入低迷状态时,这样的刺激手段也被一些国家广泛运用,它可以立竿见影地拉动消费增长,当然也是政客拉拢选票的一个重要手段。

比如在疫情期间,有不少国家都采用了简单粗暴的全民发钱手段。以美国为例,它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全民发钱,符合条件的美国民众,可以领取达2000美元的纾困资金。

我们没有直接发钱,而是采取了发放消费券的措施。特别是针对汽车、家电等一些大宗消费领域,面向企业或者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大额补贴,比如湖北定向东风系车型的“天价补贴”。

不过,尽管经济社会恢复正轨,人们期望的消费报复式反弹并没有全面出现。同时,消费券的费发放以地方主导,覆盖面有限,而现在需求不足的状态持续,全民发钱促消费的呼声,也就越来越强烈了。

关于全民发钱,反对声音很多,但有一些说法不值得一驳。像之前胡锡进表示,“都发钱就基本等于都不发钱”,他忽略了一点:这笔钱对富人是锦上添花,但对穷人可是实打实的救济。

图/网络

图/网络

官媒文章提到,假如每人发1000元现金,则需要约1.4万亿元,这会形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而且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结构和消费意愿也制约了其效果。

这样的说法不能说没有道理。现在地方财政压力大,而中国人口规模庞大,1.4万亿元不是小数目,2022年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都只有1.3万亿多。

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偏保守,直接发钱大家未必会消费,出于防范风险可能会存起来,这样就起不到刺激消费的效果。

事实上即便是储蓄偏好偏低的美国,政府发放的纾困资金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被用于还债,或者存起来了。

02

全民发钱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刺激手段,除了增加财政负担外,还可能引发通胀等等。

但换个角度看,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型经济体,如果不适合直接全民发钱,那么针对部分中低收入者,或者失业人员发钱,是否可行?

这两天,头部房企碧桂园陷入困局,碧桂园、恒大等巨无霸房企,它们的负债以万亿为单位计算,足以让外界咋舌。

货币放水政策,本质上就是在变相发钱,然而钱并没有发到最有需要的中低收入人群中,恰恰是房地产等一些行业,之前成了主要的蓄水池,而富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高房价带动的房价和租金上涨,反而变成了对穷人财富的掠夺。

图/网络

图/网络

所以,比起把货币的水龙头打开,大水漫灌,全民发钱反而是更直接有效的工具。而且哪怕不撒胡椒面,而是定向对中低收入者纾困,以现在的数字化手段和税收监管力度,将钱发到有需要的人手中,并不存在绝对的技术障碍。

至于增加财政负担,也只是一个方面,消费拉动增长,可以带动就业,同步创造税收,这也是为财政增加收入。在这个角度上,发钱其实是对创造税收的一种预支。

经济学者管清友之前曾呼吁,“直接给中低收入群体发钱,三到五年内每个月都发”。这并不是一种迎合民粹的理论。

财政支撑不起全民发钱,可不可以定向发?担心发钱的效率低,可不可以变通下,免消费税或者消费补贴?

现在谈发钱,就说“水土不服”“国情不符”,这本身就是预设立场。说到底,一些反对者还是幻想着政府有大招,更有效的刺激手段。

03

就像前述那篇澄清“认知误区”的文章所反映的,反对全民发钱,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是,钱应该花在刀刃上,花在回报率更高的地方,通过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来拉动增长,而不是直接折现。

有没有道理?也有。

消费需求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投资的扩大,是投资的结果。所以,就像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说的,不能光讲刺激消费,还要有效投资,有效投资才能增加就业机会,带动收入增长。

但要注意,我们需要的是“有效投资”,而不是乱花钱,大兴基建。

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进程,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代表,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取代的拉动作用。

中国的GDP长时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背后是基础设施的大跃进。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基建投资增速,都维持在20%以上的水平。

得益于此,一些偏远落后地区,也接入了高铁、高速公路网络,实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种改变很难直接用数据衡量——基础设施建设除了产生直接收益以外,还可以提升宏观经济效率和改善民生。

比如贵州县县通高速,加上高铁日益便利,在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方便民众出行。它所产生的“正外部性”效果,很难具体量化,用简单的投资回报率来衡量花钱的效益。

图/网络

图/网络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顾投资效率,不看投资回报。

前些年,国家在“铁公基”上使劲砸钱,在经济增长方面能收获明显的正反馈,是因为我们处在城镇化、工业化初期,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很多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都处在短缺状态。

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城镇化放缓,人口红利衰退,已经过了大兴基建的阶段。各项数据都显示,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每单位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在逐年下降。

一些地方过度超前,超出地方经济实力和城市、人口规模,举债建机场、高铁站,最终的结果是高大上的站点、场馆建起来了,但根本么没有多少人使用,海南儋州闲置的高铁站,正是一个缩影。

这些闲置的基础设施,当然不能算一种“有效投资”。但类似低效、无效基建,在过去几年的基建浪潮中比比皆是。

有的地方把它当成了拉动增长的万能解药,不顾代价,不计后果。自己没有充分的财政造血功能也不要紧,反正还有转移支付兜底,于是才会出现疫情结束了,一些地方还想继续建方舱的诡异现象。

政府财政资金是有限的,而预算内资金是基建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投资浪费严重,不仅挤占了财政资金,还会放大债务问题。这几年来,基建投资增速放缓,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方债务压力凸显,把未来的钱都快花完了。

所以不是不要投资,不要基建,而是不能大兴基建,甚至举债过度基建,这条路已经被证明不适合当下的国情。

现在既然过紧日子,面对一些地方的无效基建、无效投资教训,就更应该讲投资回报率,追求有效投资,而不是忽视一些领域投资效率低的真问题。

基建投资的回报率下降,那么依靠基建拉动增长,不仅周期长,效率可能未必会很好。

在这个大前提下,如果要在投资和消费之间作出选择,那么在我看来,比起将宝贵的资金投入到效益低的基建中,投入到一些可能看不到任何产出项目中,还不如直接折现发给民众。

老百姓能拿到手真金白银,还有比这更能直接提振消费信心的手段吗?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