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周刊 | “渔船打捞垃圾”项目演绎新渔夫与海的故事 “海洋猎人”让垃圾上岸

[时尚] 时间:2024-04-28 07:57:20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休闲 点击:118次

原标题:海南周刊 | “渔船打捞垃圾”项目演绎新渔夫与海的海南故事 “海洋猎人”让垃圾上岸

昌化渔港港口,冬日暖阳。周刊出海归来的渔船演绎洋猎一排渔船甲板上堆着许多渔获和垃圾。

“鱼是打捞的故专门出海打的,垃圾是垃圾垃圾顺便捞上来的。”出生在海边的项目新渔钟强彬说。与祖祖辈辈一样,夫海他靠海吃海,事海上岸出海打鱼已有20年。人让近一年来,海南打捞海上垃圾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周刊一部分。

从去年开始,渔船演绎洋猎钟强彬与生活在这片海岸线上的打捞的故一百余名渔民一样,多了一重身份——欧盟项目“渔船打捞垃圾”海南试点工作志愿者。垃圾垃圾该项目试点执行方为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项目新渔渔民出海时既捕鱼又“捕垃圾”,成为绿色环保的“海洋猎人”,让海洋垃圾上岸并有了“新归宿”,不断演绎着新渔夫与海的故事。

昌江渔民出海时既捕鱼又“捕垃圾”。 刘晓 摄

出海既捕鱼又“捕垃圾”

昌化渔港岸边,昌江黎族自治县昌化镇环卫工人罗英兰和陶老英骑着工作用的三轮车,在码头等候多时。一艘艘渔船靠港后,她们开始忙碌起来。

罗英兰和陶老英近来多了一项新任务——接收渔民出海捕鱼时从渔网上清理下来的垃圾,分门别类做好登记,将相关信息填入表格,再将垃圾转运到垃圾处理站或交到回收点。

“登记好垃圾件数、重量,就能给渔民换成积分。”罗英兰说。她拿出一叠登记表,表上需要填写日期、渔船号等信息,并区分出塑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

昌江环卫工人将渔民打捞上岸的垃圾分门别类进行登记。 海南日报记者 周晓梦 摄

出海回港后,钟强彬驾驶的渔船“琼昌渔30010”停靠在码头。与渔获一起靠岸的,还有缠绕在渔网上的塑料垃圾。钟强彬和家人用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清理分拣垃圾,装入专用垃圾袋后交给环卫工人处理。

“渔船打捞垃圾”、垃圾“上岸”后分类回收处理、为渔民登记积分……这一系列变化,始于2021年2月9日。当时,欧盟“塑料再思考——循环经济应对海洋垃圾”项目之“渔船打捞垃圾”海南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示范渔港选择了两处:昌江昌化渔港和三亚崖州渔港。

“渔船打捞垃圾”试点项目通过以积分兑换商品、关怀渔民出海生活、邀请渔民参加相关活动、对渔船打捞垃圾行动宣传报道等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的方式,提高渔民参加项目的积极性和认同感,目的是将最能有效减少海洋垃圾的渔民纳入社会治理体系,探索适合本土治理的工作方法和机制,推动形成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海洋垃圾治理模式。

“为了推动项目落地,我们在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塑料再思考’项目组的指导下,联合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花了近一年时间制定实施计划。”试点项目负责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海生态环境研究所负责人吕淑果说。

去年,为了选择示范渔船,吕淑果和团队成员几乎走遍了海南岛所有的渔港。“一开始项目落地并不顺利,直到遇见昌江综合行政执法局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大队昌化中队负责人蔡进三和昌化渔港渔民钟强彬,才找到了项目的切入口。”吕淑果说。

渔民将渔网上的垃圾清理后装入专用垃圾袋。钟强彬 摄

从1艘船到35艘船

去年2月,试点项目刚启动时,昌化渔港只有钟强彬家1艘渔船加入。目前,参与项目的昌化渔港示范渔船达到35艘,远超项目设定目标。

“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必须以非常真诚的态度站在各方立场上思考和解决问题。”吕淑果说,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该项目的做法得到广泛认可,加入的渔船也越来越多。

钟强彬是最早加入试点项目的行动者。他回忆道,过去大家出海,有时也会将捞上来的垃圾带回岸上,“但不会进行垃圾分类和统一处理。现在不一样了,垃圾有规范去处了。”

“渔民打捞和清理上来的垃圾中,塑料垃圾相对多一些。”罗英兰说。海南日报记者看到,她手中登记表的塑料垃圾一栏,还细分为塑料瓶、塑料泡沫等16个种类。这些种类对应的空格,画满了一个又一个“正”字。

一次,钟强彬出海打鱼时,遇到一只受伤的海龟,它被废弃的塑料网缠住脖子,留下了深深的勒痕。“我把它带上船,回到岸上找人帮忙救治。”钟强彬说。

渔民郑永发的“琼昌渔08888号”是昌化渔港较大的渔船之一,较早加入试点项目。他们经常打捞到大海中废弃的蟹笼。一天晚上出海时,郑永发将废弃蟹笼拉上船时,被笼中的铁钩扎透了手指。

吕淑果回忆道,看到郑永发裹着纱布的手指,她和同事们感到很难过,也更加坚定了要把减少海洋垃圾这件事做下去的决心。

“这种看似微小的力量,能给我们的环境带来很大改变。昌化渔港渔民具有爱海护海的朴素情怀。有些渔民兄弟出海作业看到海漂垃圾后,还会改变航行路线专门去打捞。”试点项目资方德国国际合作机构 (GIZ)、“塑料再思考”项目主任刘晓介绍,通过“渔船打捞垃圾”试点项目,渔民在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海洋环境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大的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形成了内生的自我驱动力,持续激励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对此,昌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岑选锋也深有体会。“从直观感受上说,试点项目带来了许多新变化:港池环境更整洁、垃圾上岸交接处理更便捷、回收体系更完善等;从内在改变来看,项目落地带来的影响和意义,不只是打捞回收了多少海洋垃圾,更可贵的是越来越多渔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都在尽自己所能爱护海洋环境。”岑选锋说。

海洋垃圾无国界

全球海洋垃圾问题日益严重,大海中聚集了许多人类用过的废弃塑料。吕淑果认为,海洋垃圾无国界,很难区分出责任主体,因此特别需要全球治理和全民参与。

“‘渔船打捞垃圾’试点项目是一种可持续的模式。渔民与海洋朝夕相处,他们出海打鱼,顺带将渔网中的塑料垃圾带回港口处理,这个过程的执行成本消耗并不大,不产生额外油耗,不会增加船舶燃油排放量,其他物料成本及人力成本也非常低。但是,对于海洋垃圾去存量来说,渔船撒网作业的同时打捞垃圾应该说是最有效的处理方式。”吕淑果说,希望通过试点项目逐步建立起海洋垃圾去存量的“渔民—渔船—渔港—塑料回收利用”社会自愿治理体系。

这样的治理体系,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在昌化渔港,凡是加入“渔船打捞垃圾”试点项目的渔船船主,都有一个特别“定制”的垃圾回收袋。这些回收袋由赵月英老奶奶手工缝制而成。

赵月英是海口市美兰区白沙门环保教育站志愿者。得知“渔船打捞垃圾”试点项目启动的消息后,她利用废弃布料缝制了许多可重复利用的垃圾袋,无偿赠送给加入行动的渔民们。

“例如,这个袋子上写着‘琼昌渔00215梁利国’,那个袋子上写的是‘琼昌渔00070张恩雷’。加入试点项目的渔民都有专用垃圾袋,不会弄混,便于辨认。”罗英兰说。她的环卫车上摆放着多个蓝色编织袋,袋口处缝着布块,布块上写着对应的船号与船主姓名。

刘晓坦言,他们曾对试点项目能否落地有过疑虑。但是,从目前来看,项目实施效果超出预期。“当地政府给予的支持、渔民们形成了持续自驱力、不同社会组织的加入……在多方良好互动中,一个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区域治理体系正在逐步建立起来,‘渔船打捞垃圾’试点项目的价值得到了很好体现。”刘晓说。

海洋垃圾“上岸”的故事连绵不绝。加入试点项目后,钟强彬的手机里多了一个名为“无塑海洋行动联盟”的微信群,群里的聊天记录很长,他一直都没有删除。站在渔船边,钟强彬在这个微信群里找了好久,终于找到几张他们参加环保讲座的照片。

“这是去年6月世界海洋日我和一位渔民到海南大学演讲时拍的。我们给大学生们讲自己出海捕鱼和打捞垃圾的故事,他们很感兴趣,还不停给我们点赞。”钟强彬举着手机,海边的阳光透过薄雾照在他的脸上,话语里充满了骄傲。(周晓梦 董雅婷)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