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会展人才培养:既要“长个子” 也要“塑体形”

[时尚] 时间:2024-04-27 15:30:21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知识 点击:25次

c70c867c-2282-4da0-a1a9-fdbe3d1c2bf8.jpg.2

西安临空会展中心一瞥。长个子 受访者供图

会展业是陕西塑体知识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行业。专业人才是培养会展业市场竞争中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会展经济的既也高质量发展。近3年,长个子一批批坚守初心、陕西塑体笃行不怠的培养会展人,在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既也情况下,把更多的长个子精力用于内部能力的提升与能量的集聚。伴随着春天的陕西塑体来临,会展业伸展枝条,培养迎风起舞。既也

密集的长个子会展档期,让陕西会展业焕发出蓬勃生机。陕西塑体但在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培养同时,人才不足,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匮乏,成为制约陕西会展业发展的瓶颈。

陕西会展业要“长个子”“塑体形”,根本在于会展人才要“长个子”“塑体形”。这就需要行业相关部门务必未雨绸缪,一方面在人才的学历教育和产教融合上下足功夫,另一方面在市场急需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上下足功夫。

■ 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举

会展业人才培养主要有业内培养和学历教育两种模式,从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的视角看,学历教育应该成为主角。但现实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陕西是高等教育大省,诸多学科全国闻名,但会展业学科却不尽如人意。据悉,目前陕西省共有2所民办本科和3所公办高职院校设立了会展专业,学科设置主要包括:会展基本原理、策划、营销、项目管理和设计等。由于专业辨识度不高、社会上升空间不大等因素,每年报考会展专业的考生数量并不多,在校专业教师配备亦不足。

造成这一现状固然有教育资源配置上的问题,但根本上是会展业发展的问题,会展业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加快,市场辨识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唯有市场上形成虹吸效应,才会生成会展业学历教育的磁场。”一位高校会展专业教师如是说。

“学历教育依旧是会展业生命周期最长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应该成为会展人才最重要的培养方式。随着会展经济快速升温及转型升级,尤其是政策效应逐步释放,这一局面将会得以改观。”陕西省会展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会展专业负责人黄运鑫说,“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尤其是会展专业,教师本身就是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直接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提供产业实训服务,帮助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大量的会展业一线专业人才也应该成为重要的师资力量。”

在学历教育无法提供有效供给的情况下,短期培训就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近年来,陕西会展行业积极开展教学活动,推动会展人才培养建设。由西安市商务局和丝路会展研究院共同举办的西安会展大讲堂,于2019年11月启动,成为行业常规活动,每期邀请专家学者、行业同仁共聚一堂,围绕不同主题,共同探讨会展企业和人才在市场竞争中的成长之道。

去年,以“打造人才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2年西安市会议会展产业中高级人才培训班开课。经过5天的培训,全国会展行业专家储祥银、姜淮、许锋、张凡、潘涛等为陕西会展业内人士提供了系统性、前沿性、实用性的培训课程。先进理念与管理技术的引入,为陕西会展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陕西省商务厅会展业发展处处长南阳表示:“会展业要发展好,归根到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省市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不同的分工,我们首先要打通部门间的壁垒,让会展人才培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努力推动部门间的合作。今年,我们将通过项目支持的方式,推进高校学科建设、行业智库建设、国际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我们还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接,计划开展会展教育进课堂专项活动。相信在省市部门、协会、高校、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陕西的人才培训会有一个好的发展。”

afac9744-cdf5-4498-abe2-219635e61ba6.jpg.2

中国(西安)会展产业教育与人才发展论坛现场。 受访者供图

■ 人才培训与产业需求对接

教育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产教深度融合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学界有责任促进产业发展,业界有责任协助培养人才。

去年底,由陕西省商务厅、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培训中心、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指导,西安市商务局、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管委会主办的中国(西安)会展产业教育与人才发展论坛在西安临空会展中心举办。论坛期间,与会领导嘉宾、专家学者以“产教融合、育人强业”为主题,围绕会展产业前景及人才需求、会展产业教育实践、产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交流探讨,为陕西会展业教育与人才发展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论坛的重要成果,是确定设立“两基地一中心”,即中国(西安)会展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西安会展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西安会展志愿者服务中心。该产教融合合作项目,旨在推动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协会、企业以及行业研究机构之间共建协同生态,打通链路,突出就业导向,鼓励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推行,落地协同育人措施,为陕西会展业人才培育发展注入新动力。

“‘两基地一中心’搭建起‘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平台。平台的建设是一个体系化的工作,需要大量人才参与其中。今年,协会计划组织会展服务比赛,以赛带训,以标准化宣贯,推动人才培训工作,完善志愿者体系。”西安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贾欣说。

西安市商务局会展处处长王志功表示:“从会展行业协会和政府相关部门来讲,‘两基地一中心’的设立,要做好定位、抓好落实、提高效能、搞好高水平合作。今年,我们要继续利用会展大讲堂、会展中高级人员培训班,发挥两个基地和会展实训讲师的作用,培养创新型会展人才;依托会展研究机构和高校培训平台,举办中国(西安)会展服务技能大赛,从会展项目策划、会展平面设计、绿色搭建设计、会展营销辩论等方面,促进会展人才专业素质的提升,增强与全国会展教育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

作为中国(西安)会展产业教育与人才发展论坛授予的首批实训基地,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管委会临空会展产业园管理服务办公室负责人马君鹏说:“会展人才培训要创新教学理念、办学模式,增设宏观经济、文化旅游、酒店管理、数字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协会、机构的合作,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学者给学员开展专题培训,及时分享国际国内会展行业的最新形势和经验,培养出与国际接轨的会展职业经理人。”

西安外事学院教授徐德洪呼吁,建立会展智库和会展实验室,举办会展主题的全国大学生竞赛活动;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构建政产学研用发展体系,为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在会展人才培训方面,临空会展中心计划申请承办IAEE注册会展经理人培训班,还要用好汉诺威平台,为陕西会展人提供与国外会展行业交流沟通的机会。”西安临空会展中心总经理邢宏斌说,“我们将不遗余力提供好各项服务,协调各方资源,助力陕西会展人才发展。”

■ 从物理空间向数字领域延伸

“过去的会展格局已经被打破,只懂物理空间的会展企业已经被时代抛弃。”IAEE国际展览与项目协会亚洲委员会主席顾学斌直击会展业痛点。随着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数字化人才缺口近1100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指出,数字产业化领域招聘岗位占总招聘数量的32.6%,高水平的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任务之一。

数字会展时代,人才培养面临挑战,需要调动行业内外部的资源,开展各个方面和领域的合作,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与其他行业跨界合作,协同创新。

“人才是技术的载体、创新的根本,创新驱动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数字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打造出素质高、结构优的数字人才队伍,方能助力打造数字会展发展新高地。”微嗨数科创始人丁新伟如是说。

随着百度创办世界大会,阿里启动数字展览,腾讯布局线上会展,以BAT为代表的我国三大科技企业巨头已齐聚会展领域。会展业已成为科技企业角逐的新赛道,而背后的人才的竞争也为会展人才市场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才培养面临挑战的同时,人才流失也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王志功认为:“面对会展行业的不断升级迭代,西安如何留住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提升人员的数字化、国际化、标准化的能力,业内培养尤为重要。要加大对数字人才的激励力度,深化数字人才‘引育留用’体制机制改革,激励更多相关学科人才到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发展。”

除了因地制宜确定本省会展人才构建的方向,借鉴学习其他会展名城的人才培育体系,也是助力本省会展人才优化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成都为例,随着会展经济不断发展,近年来该市持续优化专业人才,匹配产业结构,积极构建“市级部门+会展院校+重点企业+行业协会”四维一体人才培育体系。与此同时,成都市通过立法保障、特色政策推动,为引才、聚才、用才、留才创造良好环境,坚持将人才工作纳入《成都市会展业促进条例》等政策法规中,引领构建会展产业链人才队伍体系。南阳表示:“成都在会展人才建设方面,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举措。当前,提升我省会展业人才体系建设水平,并通过各种方式选拔、培育会展优质人才,不仅是保障行业升级的必要条件,更是促进陕西会展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代会展》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