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保险密度人均1.15万元,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热点] 时间:2024-04-30 22:59:04 来源:蓝影头条 作者:焦点 点击:143次

原标题:北京地区保险密度人均1.15万元,北京保险保持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2022年服贸会期间,地区第9月3日上午,密度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人均论坛主题为“护航经济大盘 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继续记者会上获悉,全国北京市保险市场发展较早,北京保险保持成熟度高,地区第潜力巨大,密度过去五年北京地区的人均保费收入年均增速6.6%,2021年实现了保险保费收入2527亿元;保险密度人均1.15万元,继续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保险深度6.3%,全国居全国第二。北京保险保持

据了解,地区第保险密度是密度指按限定的统计区域内常住人口平均保险费的数额,它标志着该地区保险业务的发展程度,也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与人们保险意识的强弱;保险深度是指某地保费收入占该地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反映了该地保险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近期北京发布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正式提出了建设与大国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业的目标,北京市把做强做大保险业放首都金融业发展的突出位置,支持保险机构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城市建设和社会民生质效,推动了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营造良好的保险行业生态,在中国银保监会的指导下,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北京将积极推动在京的保险、再保险、保险资管、保险专业服务等各类机构改革创新、稳健发展。支持外资保险机构来京展业,深耕中国的本土市场,不断地扩大业务和投资,分享国际领先的风险管理理念,打造面向全球的保险发展新高地。

二是支持保险业深度地参与城市治理,北京鼓励保险机构加强产品开发,为提高超大城市的治理水平提供有力的支撑。比如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扩大第三支柱的覆盖范围,推出更多老年人长期护理的保险等品种。

围绕新市民金融服务需求,积极发展新业态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补充医疗、意外伤害等保险。针对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健康需求,创新意外和医疗保险的产品。针对生命健康不同产业的发展规律,推出适应产业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的保险产品。服务安全发展,开发各类的公共安全责任保险。

三是加快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北京将以科技创新赋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公共数据平台和区块链、安全计算等专业的服务,助力保险机构优化精算模型、提升风控能力,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北京科技创新的监督监管试点。鼓励保险机构主动践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开展环境信息的披露和风险评估,加大对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四是扩大保险资金在京的投资运用,北京将继续支持各类的保险资金,以直接投资、保险资管等方式投资于北京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副中心的投入规模,积极参与城市更新、产业园区、新基建、基础设施绿色项目及其基金产品的投资。同时,北京将推动保险资金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更多长期资本,加大对创业投资基金的出资和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投资,帮助更多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得快速成长的机会。(潘福达)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